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西方哲学从古典发展到现代,关于主体性的探索已经步入了新的领域。近代以来,西方哲学由认识论的哲学转向了语言哲学。这一转换过程隐含着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表明西方哲学由主体性的哲学向主体间性的哲学发展。现代西方哲学发展到今天,出现了后现代哲学。尤其后现代哲学将主体间性的问题作为首要的研究问题,关于主体间框架的建构也成为了哲学研究的主要命题。主体间性的讨论存在于西方很多哲学流派当中。可是任何一个哲学流派由于其本身理论的局限性都不能够对此进行真正全面科学的说明。这也是西方哲学发展至今所面临的一个困境。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实践哲学能够为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作为存在主义之父,克尔凯郭尔开启了现代西方哲学的个体生存论转向。克尔凯郭尔将哲学的重心从普遍性转移到个体性,对个体生存的关注揭露了西方传统理性哲学中个体性的缺失,揭示了体系化哲学的普遍性与严格性要求之中忽略个体生存的事实。克尔凯郭尔终其一生寻找使个体生命真正得到关切的方式。通过挖掘克式代表作品《恐惧与战栗》中所体现出的矛盾冲突,探究克式思想中信仰对于个体生存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哲学理性思维发展为线索,围绕典型哲学家的思想进行分析,综合考察在古希腊哲学时期三个发展阶段,即宇宙论时期、人类学时期、体系化时期中,哲学理性思维所具有的阶段性特点和意义;从理性思维发展的角度对于西方哲学的源头——古希腊哲学做出评价,以使古希腊哲学作为西方哲学渊源的地位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4.
由于受限于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近代认识论研究出现了困境。现代西方哲学通过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类主体和理性,摧毁了形而上学的同一性根基.从而实现了认识论研究方向的现代性转变。现代哲学是在反思和扬弃近代哲学基础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对近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巨大的延伸,是哲学史上的一个伟大进步与变革。在研究领域、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各自立场上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6.
金岳霖(1895—1984)字龙荪,浙江诸暨人,生于湖南长沙。我国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从事哲学和逻辑学的教学、研究工作,是最早把现代逻辑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逻辑学家之一。他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有较高素养的哲学和逻辑学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7.
德国古典哲学作为西方哲学发展的高峰,凝聚了两千多年西方哲学思想的精髓,从康德到费尔巴哈,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德国古典哲学王国。然而由于独特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本身所固有的缺陷,这一哲学最终走向了分裂。这种分裂是一种"终结"还是"出路",学术界对此莫衷一是。分析德国古典哲学分裂的过程及表现,探讨德国古典哲学的去向,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之间的扬弃关联,从而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超越以往任何旧哲学的新世界观,是哲学发展史上的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之前,人类哲学的发展大体发生过两次重大转折。第一次是从原始多神崇拜转向以古希腊哲学为代表的自然本体论哲学;第二次是由古希腊自然哲学转向近代欧洲认识论。现代西方哲学多少受到这些转折(尤其是后一次转折)的深刻影响。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现代西方哲学正继续着对  相似文献   

9.
中国哲学研究历史的研究从近代以来达到了高峰。不仅国内学者对其进行着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国外的哲学家也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中国哲学发展到今天,需要反思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尤其与西方哲学对比来讲,中国哲学的研究可以从中得到历史和价值的观照。从中国哲学释义的角度来讲,当前存在的模式主要是"以西释中"。西方哲学由于其不同的范畴,各自只能观照中国哲学的某个方面和维度。然而总体来说,中国哲学的价值主要是通过西方哲学来凸显的。中西方历史决定了中西哲学互相解读和对比的必然性。要在中国哲学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有必要以西方哲学为立足点进行诠释性的建设,从而启发对中国道德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哲学的目的是追求世界或者宇宙的终极,它在研究哲学问题的方式上与其他科学不同。科学都是关于具体问题的研究,而哲学研究的对象是所有科学问题的极点。在这一点上,西方哲学和中国传统的哲学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的传统哲学并非以追寻世界本源为根本目标,而是通过对宇宙观的讨论来明示人的生存哲学。在哲学方法上,中国传统哲学一直采用辩证法,而不是西方哲学的运动哲学。这两种哲学思维方式的差别造就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典型特征,即学说都是为社会治理服务的。本文在这里探讨中国传统哲学在受到西方哲学的冲击下如何重新构建其理论体系,发挥其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1.
冯友兰一生致力于中国哲学的研究。他全面探讨中国古代哲学,提出"接着讲"的哲学方法,并从中西哲学的比较入手,创立了"新理学"体系,并且还引进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和逻辑分析方法,提出中西哲学互释等思想,这些都是对中国哲学的现代化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胡塞尔的现象学从"严格科学"开始,终结于"生活世界".这一哲学理念的转变,不仅仅是他个人研究方式的转变,也反映了整个现象学运动的发展趋势.而且由于他的生活世界思想切中了现代社会的弊病,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因此也影响了现代西方哲学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黎鸣,1944年生,江西南昌人,新世纪以来中国最受关注的哲学家。黎鸣长期进行逻辑学、控制论、文化人类学等方向的研究,把哲学的基础从二元论转化为三元论,创立了以"三"为基础的运算规则,并在此基础上重构了逻辑学,从而完成了逻辑学的三元论和多元论转向,以及哲学的第四次转型——入学的转型。黎鸣迄今已出版译著8部,专著有《人性与命运》、《信息哲学论》、《中国的危机》、《问人性》、《问天命》、《中国人为什么这么"愚蠢"》、《西方哲学死了》、《中国人性分析报告》等30余部。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2月11日,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二届学术年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召开。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童世骏在大会上做了题为《“行动”和“行为”:现代西方哲学研究中的一对重要概念》的演讲。童教授在演讲中指出,“行为”和“行动”这两个概念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在整个20世纪西方哲学的发展过程中,概念区别的建立和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童教授提出,从事西方哲学文本的翻译和研究的人们,对其中出现的术语、概念和范畴的种种区别,应该有足够的敏感,并尽力用汉语把这些区别表达出来。本刊经童教授同意,发表这次演讲的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说起“功夫”,我们马上会想到武术,想到李小龙,想到少林寺,但事实上,中国传统中的“功夫”一词,其含义远远超出于此。在倪培民教授的眼里,“功夫”是一个桥梁,他借用这个桥梁巧妙地打通了中西方哲学,使我们找到了中国哲学中很多已经失落的意义。正如倪教授所说:用“功夫”概念来诠释哲学,不仅能让中国哲学变得有血有肉,同时也可以给西方哲学注入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许阳 《现代妇女》2014,(10):31-31
实践思维方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近代西方哲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理解和把握实践思维方式,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本质和精神实质。实践思维方式使得哲学对世界的思考方式得以改变,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有了深刻的转变,展现了实践在哲学上的功能。对实践思维方式展开研究,使得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认识增进,同时,实践思维方式促进哲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子通 《现代妇女》2013,(11):263-264
中西哲学方法论的差异是造成中西政治文化传统差异的一大重要因素。中国哲学从神秘主义的方法论出发,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政治道德本体论,进而形成了“圣人政治”和全能政府的政治文化传统。西方哲学从经验主义的方法论出发.形成了”天人相分“的宇宙观和政治权利本体论.进而形成了“契约政治”和有限政府的政治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8.
中国哲学发展了不同于西方的哲学诠释学传统,特点是相比于西方诠释学所关注的"道"与"言"的问题,中国哲学诠释学关注道、言、智、境四个问题,通过对形上之道的诠释,达到"天人合一"的最终境界。  相似文献   

19.
王国维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境界"说,"境界"说的核心是真,这个真的思想又是受到道家真我哲学以及西方哲学中生命意志哲学的影响。在后世的哲学中也有对王国维境界说提出了质疑,提出王国维的境界说到底是"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的哲学家们普遍断言哲学已经终结,但是对于哲学的终结意味,海德格尔把它理解为哲学从一个位置到达另一个位置。从知识的角度看,哲学的终结起始于知识对主体的脱离。知识问题毫无疑问是西方哲学尤其是近代哲学的中心问题,对知识的可能性和客观性的信仰是近代认识论得以可能的前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