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也是民族文化建构的重要参与者,然而翻译主体在中国文化多元系统中长期遭到了遮蔽,出现了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现象。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主体研究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并逐渐走向深入。尤其在中国典籍文化翻译中,译者更要充分发挥主体性。许渊冲先生作为一位颇有成就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对我国的翻译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主要以许渊冲先生英译的《雨霖铃》为例,从译者的翻译目的、美学观和文化观三方面,研究译者主体性在翻译活动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典籍是承载了中国5000年传统文化的巨大宝藏。典籍英译是中国文化传播的核心力量。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典籍英译会具有一些特点。为了更好地达到中国典籍向外国传播的效果,典籍译本应该与原文意义相当,风格相称。本文以赵彦春教授的《英韵三字经》为例,从翻译策略与形式内容方面来分析典籍翻译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中医典籍作为中华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与文化维度上体现了中国话语特色。以文树德《黄帝内经·素问》英译本为例,从中国话语的视角,在语言层面以及文化层面探讨中医典籍翻译策略,分析典籍英译中的中国话语传达。  相似文献   

4.
<正>一、引言随着孔子学院在全球不断发展,孔子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文化符号,提到孔子就会想到中国文化。《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文言文书籍,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从古至今《论语》的语内翻译及语际翻译一直是文化典籍翻译的一个热门,不断有前辈向世界传递儒家思想,传播中国文化,但是成效并不显著。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文化传播力发展很快,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传媒大国。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文学作品作为其向外传播的重要途径,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翻译是不同语言间的桥梁,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学翻译的重点研究不可避免地从语言分析的阶段发展到对文化因素的分析上。2012年,莫言为成中国内地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丰乳肥臀》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是莫言颇为喜爱的作品,他在这部作品的序中说:"你可以不看我所有的作品,但你如果要了解我,应该看我的《丰乳肥臀》。"本文试从日本佛教大学教授吉田富夫翻译的《丰乳肥臀》和莫言的原作《丰乳肥臀》的文本对比出发,结合深入讨论分析日译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作为一个传承5000多年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人生修养素材和许多成功的人生修养范例。其中儒家的《礼记》等历史典籍可算是上乘之作中的“骄子”。  相似文献   

7.
以宋朝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从生态翻译学的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维度对这首词的五个翻译版本进行比对研究。从新的翻译角度来对我国传统古诗词进行研究,以期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消除因翻译不当而引起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读,巩固中国在世界语言文化生态系统中的身份地位,增进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促进世界语言文化的多元共存和全球语言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民族文化意象作为记录特定民族文化的符号,广泛存在于民族文化典籍中,这给典籍外译工作者带来不少挑战。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视角出发,以土家族典籍《梯玛歌》英汉对照本中部分巫术、饮食、禁忌、崇拜文化等具有土家族独特文化意象的俗语为例,从多个角度分析其文化内涵及英译策略,增强大众对湘西土家族文化认同,促进民族文化外宣。  相似文献   

9.
付琼 《现代交际》2011,(10):49-50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所作的惟一一部回忆散文集。本文以杨宪益所译《朝花夕拾》英译本为分析文本,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重点分析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杨宪益夫妇是如何处理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的。文化负载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缩影和焦点,如何向西方读者忠实地传播中国特有的文化是翻译过程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同时这个问题也是杨宪益夫妇在翻译过程中一直所重视的。本论文将试析在翻译过程中杨宪益夫妇是如何采取多种翻译策略从而达到自己忠实地向西方读者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10.
孙思邈作为关中地区的重要医学家,其重要著作《千金翼方》在新时期值得中医典籍翻译者的关注。《千金翼方》在本草学、中药史和伤寒论研究中都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其英译版本目前仍是空白。基于此,讨论在翻译《千金翼方》时可采取的方法,提出应根据其文化内涵和其他因素,采用音译、直译、意译或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11.
诗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近年来我国提倡文化走出去,做好诗歌翻译工作,将会助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我国文化走出去,使中华文化在世界各地熠熠生辉。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一位杰出的诗人,其诗歌具有很深的研究价值,国内外学者对杜甫诗歌和诗歌翻译的研究众多。对《登岳阳楼》的英译版本进行对比,分析各个英译版本的特点及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以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中医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一张名片。而《伤寒论》作为中医的四大经典之一,影响力巨大。目前《伤寒论》有7个版本的译作,有中国学者翻译的,也有外国学者翻译的。由于译者文化背景存在差异,因此《伤寒论》的英译本也各有特色。对《伤寒论》的几个译本进行梳理,介绍其译者及翻译背景,助力中医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先生所著的长篇小说《Moment in Peking》的汉译本。本文选择张振玉先生的译本,从社会风俗与历史传统两个方面,探究其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并从中得到一些对翻译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以文化转向理论为基础对中国饮食文化翻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文化习俗翻译离不开特定的翻译策略,使用合适的翻译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助于西方读者的理解和接受,有助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习俗的世界性传播。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人民也对中国及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国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涉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各个方面,而且权威、科学,所以,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关注。因此,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格外重要。笔者以翻译操纵理论为视角,对2015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进行分析,一方面证明了翻译操纵理论在研究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中的可行性,为政府工作报告等政治文本的翻译提供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拓宽了翻译操纵理论的应用范围,为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孟子思想,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儒家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和特殊地位。本文主要从孟子思想的性善论、建设的积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桂冠上的一颗眩目的明珠。它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后来成为儒家的最高经典。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权威性的文献典籍。《论语》篇幅不大。但内容宏富充实。且言简意赅。它所包含的思想。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了中国人的血液之中。国粹栏目从2004年起摘编《论语》的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音乐文化是国家的名片,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作为"中国风"歌曲的巅峰之作,《青花瓷》在传播中国传统陶瓷文化方面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其古朴典雅的歌词值得向外国民众推介。本文从文化因子的再现、意象意境的传达、修辞手法的处理和信息瑕疵的弱化四个方面,探讨了《青花瓷》歌词的翻译,以期更好地通过音乐传播中华陶瓷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球性传播,是塑造国家良好形象、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有效手段,而翻译工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国传统服饰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传播的环境下,服饰文化的翻译策略主要有异化法、音译法、省译法等,在具体翻译过程中要根据服饰文化的内容与选择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以达到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20.
<正>电影作为文化传播最有效便捷的方式之一,越来越引起各个国家的重视。而字幕翻译是文化传播能否实现最大化的关键,中国电影涉及很多独有的特色词汇,这些特色词汇翻译得是否恰当会直接影响国外观众对电影的理解程度,进而影响对电影的喜爱程度。文章以《唐人街探案3》影片为例,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角度出发,对此部电影中的中国特色词汇进行分析,希望为中国字幕翻译研究提供帮助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