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文化空间既是物质的空间,也是行动和意义的空间,它并不仅仅是城市活动的载体和容器,而是成为浓缩记忆和情感、包含历史和文化、传递思想和价值的具有社会属性的公共文化空间。以TX淮海年轻力中心为个案的研究探讨了青年文化空间的公共性建构、场景构成要素和用户行为的发生机制,认为青年公共文化空间是在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相互交织中动态生成的,在推广过程中要注重传承红色文化、弘扬时代精神、融入时尚元素的相互结合。  相似文献   

2.
装置艺术是人类思维以及社会经济活动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体现了社会历史文化发展,反映了人类社会需求,展示了多种艺术形式完美融合的独特魅力。当前阶段,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开始不断追逐精神层次的文化需求,这为装置艺术的发展以及装置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融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装置艺术以其独特的形式表达、自由的艺术创作法则为广大艺术创作者提供了新的创作模板和空间,有效推动了城市公共空间发展,为人们带来了更为新颖的艺术体验。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应用装置艺术具备可行性,然而当前阶段此项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为了保证应用效果,相关人员必须深入研究融合原则,积极设计相应策略,以确保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黄城志 《城市》2011,(2):68-71
城市中的公共空间是从自然中限定自然开始的,是人类有目的地创造的、能够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和物质功能的善意空间。随着城市的大规模建设和快速发展,各式各样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尽管大多是纵向发展,往空中寻找生路,但城市中的公共空间仍是与日俱减。  相似文献   

4.
周颖  杨艳红  徐泰一 《城市》2012,(8):71-75
现代意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是人的一切行为的表达.对于城市而言,公共空间中文化的表达对增强城市意象、弘扬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公共空间文化来说至关重要.城市地铁站作为城市新兴公共空间,正逐渐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门户,对城市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作为城市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文化,在地铁站设计中予以表现和表达则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广场舞风靡中国,但同时广场舞扰民现象的频繁发生也被新闻所报道,由此引发关于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缺乏的思考。研究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需求的增加,人们身边的体育健身场地显得越发不足,体育休闲公共空间存在着严重缺失。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老龄化社会的形成;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土地显得寸土寸金,开发者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忽略了人们的根本活动需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在城市规划中应多关注本方面的内容,加大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的建设、管理、投入及立法;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人和场所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人类的发展都与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人的亲水性是与生俱来的,所以自古就有傍水筑城之说。滨水区作为城市发展的起点,是城市重要的公共开放区域,但也是生态最为敏感和脆弱的区域。城市滨水区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需要对其按照自然生态理念进行规划设计,这样不仅能保留其原始的自然风貌,增加滨水空间的公共性,还能防止滨水空间的生物灭绝、洪水泛滥等。由于滨水区的特殊优势,其景观规划已经在各江河区域展开,但其中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弊端。  相似文献   

7.
住区公共空间是女性群体的重要活动场所,安全感是影响女性使用公共空间最具决定性的因素之一。基于女性安全审计工具,选取H市F小区的公共空间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在住区公共空间中女性安全感的提升路径。研究表明:一、空间要素、设施要素、氛围要素、管理要素和人群活动对女性安全感有影响,其中空间要素影响最大,氛围要素影响最小;二、不同年龄段女性的安全感认知特征不同,在绿地空间、照明设施和人群活动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三、女性的安全感体验更加细节和偏日常,在同一个场景下会产生差别较大的感知倾向。为此,提出强化环境对女性的心理支持、满足多元主体的差异化需求、促进公共空间场景的生活化转向三个路径,以提升女性在公共空间中的安全感。利用女性安全审计工具进行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挖掘环境情感意义、促进女性参与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麦产 《城市》2012,(6):58-61
一、旧城区公园重塑与公共空间重建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基于快速推进城市化的需要,城市公共空间、生态空间的建设和维护一度被遗忘和忽视.尽管城市轮廓在不断变大,城市实力在日益变强,城市道路在变宽,城市整体容貌更加具有可欣赏性,但城市的人本价值取向却在不断地萎缩.一个例证就是包括生态空间在内的城市公共空间受到挤压和逼退,市民间的交流、沟通、休闲、娱乐等社会活动缺乏平台和条件.  相似文献   

9.
需要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动因,是理解人的活动和人类历史的逻辑起点之一。人的需要问题与大学生的情感发展息息相关,在人的需要视域中研究大学生情感教育的相关问题就显得尤为必要。从大学生情感问题现状、原因分析和大学生情感教育路径探析三部分展开论述,目的是认识到人的需要与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0.
基于焦作高新区防灾体系现存问题,建立社区公共空间防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交通、小型、中型、大型公共空间的防灾潜质,提出社区公共空间的设计对策,增强社区这一城市基本单元的灾害防御与防灾自救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杨东荣  石文华 《城市》2013,(9):50-52
一、引言城市开放性公共空间的相关规划理论已成为当前许多学科关注的对象,凯文·林奇曾描述过城市开放性公共空间的概念:只要是任何人可以在其中自由活动的空间就是开放性公共空间。城市开放性公共空间是城市接受各种事物、吸纳各种外来物质的场所,同时也是城市居民生活、购物、休闲及娱乐等必不可少的场所。另外,开放性绿色公共空间对提升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和局部小气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早在19世纪,美国景观专家唐宁就指出城市公共绿色空间  相似文献   

12.
公园的出现是近代宁波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显著变化。这一新式公共空间得以辟设是西方文化影响、城市发展需要、民众生活诉求、空间权力介入和经济发展支持等多种合力下的产物。对公园出现原因的分析有利于加深对近代宁波城市发展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严寒城市冬季寒冷、植物凋零,极大地影响了公共空间对人们的吸引力,降低了人们外出活动的兴趣。提高公共空间的景观活力能够加大人们户外活动的频率。本文以严寒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活力为主要研究对象,依据严寒地区独特的气候状况,结合亚历山大建筑模式语言理论,确定影响严寒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活力的要素归属的三大环境,分别为自然环境、事件环境和空间环境。以此为基础,构建包含3个层次的严寒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活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并建立评价模型。将评价模型应用于改造设计实例,获得改造重点和改造策略,通过使用后评价证明,利用该评价模型指导严寒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或改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简述现代博物馆定义及城市公共空间的狭义与广义概念,认知促进公共空间多元化需求的三方面城市公共文化艺术动力基础,初步探析基于公共空间多元化需求的集聚共享、混合使用、走向开敞、转化消极这四种类型的博物馆整合发展策略,以及其相关的典型案例,并藉此思考博物馆与城市公共空间的整合前景。  相似文献   

15.
城市生活基于一定的空间展开,更宜在日常生活世界中加以观察与理解。民国时期,作为公共空间的公园的辟设,不仅开启了城市居民追求生活现代性的新征程,也成为集中展示日常生活的寓所。它吸引了市民、精英、商人、政府等多种力量的参与。而公园生活恰好体现了彼时城市生活中日常性与现代性这两个紧密相关的重要维度,即在公园这一公共日常生活空间中,一种现代性生活方式的体验与形成和现代生活观念的养成,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塑造与诠释公园生活的日常性。  相似文献   

16.
德谚说,"城市之风,使人自由。"从前所有人都守在农村的一方水土,靠山吃山、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局限了人的眼界,而从市集开始的商品与文化的交流无疑是革命性的,城市被认为是更加开放、更加自由的公共空间。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城市虽然建立起一套越发明亮光华的外部实体,也成为一只急剧膨胀的容器,沉默无言地吞纳着更多的人口。也许有人会说,对于一个国家与地区来说,城市化是好的,它代表了这一地区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与信患产业水平已经足够高。是的,人们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法国巴黎蒙帕纳斯火车站综合改造项目为研究对象,指出城市建设中多个主体的相互协调与斡旋既实现了街区更新的目的,又在有限的用地中为城市提供了高质量的公共空间,最终实现了城市空间利益的平衡;而这种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双赢,无疑是城市建设中一条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与君话读书     
邓克谋 《老年人》2013,(3):48-49
一人创造了书,书卷记录了人类的历史。人的认识与探索,人的思想与情感,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都在书卷中反映出来,书是人类进步的有力见证;书是智慧的钥匙,向人们开启了未知世界的门扉;书是一艘航船,把人们从狭隘的地方载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书又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沿着阶梯攀登,伫立高高的山巅,视  相似文献   

19.
公共空间在空间规划改革和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中承担着关键的作用,我国在过去40年中公共空间的建设得到空前发展,2000年以后有关公共空间的中文研究文献也大幅增长。但在城市设计转型和城市治理精细化的背景下,公共空间规划管理面临着法律依据、规划引导和审查机制等方面的问题。通过文献梳理和实地走访,总结当下国内典型城市在公共空间规划管理方面的创新与尝试,提出"法制化、精细化、协同化"是未来提高城市公共空间治理能力的关键,并力图提供可供参考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0.
城市设计与城市更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秀英  韩仰君 《城市》2002,(1):38-39
城市设计也可以解释为“设计城市”,是对城市空间环境或者说是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城市环境中的环境要素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实体建筑要素,一个是城市公共空间要素。城市设计最重要的对象应该是城市公共空间,诸如城市广场、城市道路(包括步行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