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微  郭衡 《职业》2015,(10):249
人类文明发展产物之一的建筑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步与创新。当今时代,社会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趋势,建筑能够充分实现了人类物质生活、精神世界以及对美的欣赏的要求,并开始逐渐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然而具体实施单位往往没有重视建筑自身实质性内容即材料和建筑工艺。基于此笔者针对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
弗洛伊德在研究人类文明起源问题时,注意到禁忌的文化意味,而这种禁忌的主要根源就是对于身体——首先是对于性本能的崇拜与困惑。实际上,人类文明的起源离不开人类对于自己身体的体验与反思,我们甚至可以说,当身体不再仅仅作为肉体而是作为一种特殊文化意象的时候,人类文明才开始露出曙光。人类对于身体的自觉,赋予身体不同的文化意味,并以人伦的形式制约身体,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能源的开发利用极大地推进了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自从学会在地上直立行走的那一天开始,人类就踏上了向地球无休止索取资源的征程。钻木取火的发明,让人类告别了“蒙昧时代”,进入人类文明的历史。同样也使人类养成了向森林索取、向煤矿索取、向石油索取、向土地索取的生存习惯。  相似文献   

5.
陈斌 《现代交际》2012,(10):37-38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一部分,本身就是人类文明的推动力。本文将从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着手,分析科技进步会对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另外,社会发展也会反过来为科技进步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夏婕 《城市》2010,(11):72-73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建筑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建筑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一种物质成果,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有的艺术形式体现了人类文化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7.
"天人合一"生态思想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先秦时期,其中蕴含的人与自然合一、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折射出现代生态环境思想的光辉。生态文明是关乎人类生存与未来的最新人类文明,如何挖掘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汲取智慧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董丽丽 《现代交际》2014,(12):74-74
人类发展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努力保护生态环境。电影《猩球崛起》是一部生态影片,本文从人类的征服欲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两方面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解读该影视作品中的生态主义观念,旨在诠释关注自然和倡导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母亲,也是人类能够得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正是地球母亲,给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提供了最基础的自然资源,也正是在地球家园上,人类世代耕作,繁衍生息.受惠于地球母亲和地球家园,人类文明在近代200多年的时间里大跨步前进,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但是,地球只有一个,它的资源量有限,不可以随意挥霍;它的环境承受力有限,不可以任意破坏.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也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地球负荷已经越来越沉重.在过去的100年里,由于人类过度地索取,导致地球资源的存量加速耗竭,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污染,特别是二氧化碳的超量排放,给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敲起了警钟,人类正在承受极端天气带来的种种危害.  相似文献   

10.
丁桂馨 《公关世界》2022,(23):47-49
源于对大自然整体有机性特质的深刻把握,中华民族有着崇尚世界“和合共生”的传统价值观。21世纪日趋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昭示了西方主导的现代性文明形态有着内在的生态缺陷。人类必须以生态文明开创永续发展的现代性文明新形态。新时代中国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探索中,深刻把握“和合共生”传统价值观及其生态文明意蕴,采取系列举措推动地球村成员的“绿色”共在,以此保障人类文明的永续发展。从学理层面揭示新时代中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实践的文化基因,有利于从思维模式及其文化价值观的深度破除西方污名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思想的立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城市》1989,(2)
人类与环境环境是相对人类而言,地球表面之所以能_产生人类,正是由于它存在产生、繁衍、发展人类所需要的条件,这即所谓环境。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现代化的人类社会,这也形成了对人类生存起约束的条件,也可称为环境。前者为自然环境,后者为社会环境,这两者是人类进步的根本条件。  相似文献   

12.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上看,人类文明新形态从人的本质的超越到社会发展逻辑的超越,再到社会发展的形态的超越,续写了一部宏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篇章;从阶级视野上看,人类文明新形态超越了资产阶级视野,立足全人类视野,为全人类谋划了广阔长远的布局;从原则上看,人类文明新形态揭示了“普世价值”的弊病,吸收了社会主义价值可取之处,创新性地发展成为具有世界性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从高度上看,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主线思维,是区域历史与世界历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人类愈来愈为这样一个问题所困扰:技术仿佛是照亮人类文明的圣火,但人类又不时为这圣火所灼伤,技术在带给人类光明的同时也不断带给人类技术风险,使人类陷入“技术陷阱”之中。如人们发明了机器,却在一定程度上被机器所束缚;  相似文献   

14.
刘媛媛  张睿智 《城市》2014,(6):71-73
正一、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一)形成背景生态城市是由生态环境和城市环境复合形成的人类理想的聚居模式。近代产业革命导致了世界范围的工业化,大工业的建立和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城市盲目、无序发展,城市居住环境因贫民窟的出现和社会秩序的混乱日益恶化。为了人类能在舒适健康的环境下生活,人们开始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上万年人类活动的历程中,人类居所发展的痕迹已然累积成反映人类文明演化的一部史书。从最初简陋的洞窟到干栏式建筑,从砖石垒砌的金字塔到钢筋混凝土构筑的城市空间,历史上人类建筑的每次巨大发展总离不开建造技术的突破,建造成果则证明了技术作为基本动力在推动建筑进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们往往习惯于从生理与心理的角度来解读青春期。本文则试图从人类文明发展、文化传承创新的视角加以解释。本文通过历史与青年的互动关系的阐析,揭示现代化进程中青年应有的地位、作用与使命,进而呼吁成人社会应对孩子社会尽心尽责,使成人社会为青年一代创造的青春期,真正成为青年人通过自我教育、实现全面发展的创造期,从而使人类文明持续发展、人类文化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7.
从毕达哥拉斯提出数是万物之源开始,自然科学向着数学化不断发展。经历了数学的兴起、数学的希腊化时期、中世纪时期的数学发展、科学数学化时期四个阶段后,数学的确定性建立。数学科学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一次进步。通过剖析数学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可知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具有基础性作用,这种基础性作用更多地体现出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客观性及普遍性。数学推动了重大的科学技术进步,尤其是现代数学和现代文明的结合,更加体现出了数学的这种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重 《城市》2013,(12):59-61
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建设中留下自己的痕迹。保存城市的记忆,保护历史的延续性,保留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问题、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安敏  郭冬梅 《城市》2007,(1):63-66
一、引言 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方向.回顾世界城市发展的历程,人类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认识与实践,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如今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态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分别表现在科技的发展和环境资源的利用两个层面上。21世纪,我们必须去保护生态环境,让科学技术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此,人类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贡献,这是我们人类的共同目标。本文将为我们带来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