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叙述是记录事件的基本方式,叙述风格与手法应该为最大限度表现出事件的细节和完整度而服务,应呈现出多样化的倾向。历史叙述则应以真实为底色,在保持客观性与真实性的基础上提升其可读性,实现历史对公民的社会教育价值。历史教科书作为传统历史文化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载体,其读者是青少年,因此历史教科书的叙述方式理应具有多样性、文学性,并且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科书要把可读性放在重要位置。然而,当前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叙述却是单一、缺乏趣味性的叙述,在激发学生阅读欲望和可读性上依然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2.
这里我们说的叙事是指利用绘画手法的表达,它遵循了文学叙述中的概念,但又更直观地利用绘画语言来进行对故事情节的描述。动画中对叙事的研究即是借用了文学、电影的理念利用连续的画面去讲述再现故事情节。  相似文献   

3.
作为商务英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隐喻手法的运用是对人类思维与认知的重组,也是解决商务英语翻译难题的重要途径。隐喻凭借其形象、生动、精炼的特点恰如其分地传达出商务文本的寓意和内涵,因此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被广为采用。商务英语诞生于人类生产生活之中,讲究语言和思维的统一性。隐喻正是从语言文化的内涵出发,力求用人们熟悉的事物来类比特定的经济现象与原理,以此来提升人们对于经济商务的理解。本文从隐喻手法的基本翻译原则出发,重点阐述了隐喻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舌尖上的中国》字幕翻译属于影视作品翻译,与常见的文学翻译、科技翻译和事务性函电翻译等有所不同。然而,从翻译手法的运用来讲,翻译理论中的一些处理策略的使用,可以给字幕翻译增添艺术性和感染力。本集《我们的田野》在汉译英的字幕翻译中,也时时处处体现着翻译的技巧和亮点。本文将从翻译技巧角度对该集纪录片的字幕英译进行赏析,浅谈美食翻译中体现的特色及字幕转译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5.
"只有文学语言才有语言美"是一个普世认识盲点。实际上,用词严谨的政论文翻译同样散发着其独特的美感。本文将《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一书及其英文译本THE CHINESE DREAM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XI JINPING中的四字格翻译实例进行举隅比对,立足翻译美学,探讨汉语四字格英译过程中的代偿性翻译手法,分析中西的审美异同对各自语言美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颜色词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研究颜色词有助于促进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文化交流.本文通对“黑”与“白”基本含义和文化涵义进行对比研究,对颜色词在文学作品中的翻译手法进行总结归纳,以及展现《呼啸山庄》英文原版与方平版中译本中的颜色词具体翻译实例,总结出颜色词的翻译手法基本上可以分为直译、意译和改译三种,及其在文学作品中大体上的分布情况,展开对比研究.并总结了影响这些颜色翻译的原因.通过原文和译文的对比分析,直译所占比例比较大.虽然意译和改译比例较小,但其作用巨大,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艾丽丝·默多克(1919-1999)是英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不仅是著名的小说家,也是哲学家和小说理论家。作为后现代主义作家,元小说特点在其小说《黑王子》中表现十分突出。为了进一步剖析该小说,本文试图解读元小说在《黑王子》中的应用,其主要体现在真实性与虚构性杂糅、戏仿和非线性叙述手法这三个方面。本文旨在揭示默多克作为后现代小说家试图挣脱传统小说创作的束缚,以一种新的叙述方式来表现对艺术的思考,引导读者去思考生活的本质以及艺术反映生活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8.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部体现20世纪50年代美国青少年垮掉的一代的经典白话文小说,其间运用了大量的俚语和俗语。在这部小说的中译本中,由于时代的差异,孙仲旭和施咸荣的中译本在风格上体现出了极大不同。本文旨在从同化、异化及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对两个版本的俚语翻译进行参照和对比,从而了解不同手法在翻译英语白话文小说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代表作《祝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对这部作品的翻译应该是一个审美再现的过程。本文试从形象刻画、环境描写、心理描写以及讽刺手法的运用四个方面讨论杨宪益夫妇的译本如何再现了原作的审美价值,从而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0.
赵萝蕤是我国译坛举足轻重的女翻译家之一,在《荒原》《草叶集》等汉译本中,她对诗歌翻译的艺术与翻译策略可略见一二。赵先生翻译重直译,以"信"为主,因"信"求"达",化"达"入"雅"。其译作富有生活气息,蕴涵节奏律感,随处都流露着女性的细腻柔美,其翻译策略与手法的应用也值得称道。本篇将就其翻译方法的应用进行浅析,并以《我自己的歌》为例对其译本选段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11.
徐丽婷 《现代妇女》2014,(9):269-270
20世纪以来,艾米莉·勃朗特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已经跻身于英国经典文学作品的行列,它通过对两代人爱恨情仇的叙述,成功地揭示了自然人在外界狂风暴雨摧残下人性的扭曲、社会的严酷现实,是一部充满激情、震撼人心的杰作。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所运用的创作手法在当时文坛极具新意和独创性,大大超越了传统哥特式小说的固有模式和风格。本文从三个方面入手,粗浅地分析了象征手法的运用、叙事方法的特点和人物话语特色,将艾米莉·勃朗特超凡的艺术创造力表现出来,进一步深刻解析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12.
陈敬艳 《现代妇女》2014,(7):274-274
翻译的转换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文化上,一个是语言上。根据文本的功能与目的,原文本是以传递各种信息、侧重客观事实为主的信息型(informative)文本,主要在于将作者叙述的历史信息,以及作者对曼彻斯特历史的看法传递给读者。所以在文化信息的传递上,对原文翻译尽量遵循忠诚的原则,保持历史事件的客观性。而本文将主要集中探讨微观层次上的词法与句法的转换技巧。  相似文献   

13.
《我想知道为什么》是美国作家舍伍德·安德森的具有代表性的一部短篇小说。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描写了一个孩子眼中的世界,揭示出天真的孩子在接触社会和成人世界的幻灭感。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解读这部作品的叙述手法阐释作者如何运用这些技巧来反射作品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欧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对社会的批判非常犀利,作者通过利用各种抒情手段挑起人们的内心波动,然后根据当时的现实状况,采取激励手段,让人们能够奋发向前,鼓起勇气继续战斗,让人们内心充满了斗志。不过作品中需要进行抒情的情节或者人物描写,则是批判型作品中的独到之处,在对其进行翻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将其原汁原味地还原,才能够在亢奋的斗争气氛中有所缓和,作品通过这一处细腻的情感描写更显特色。本文从欧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特点开始分析,并讨论了对作品中抒情手法如何进行翻译,列举出两种极其有效的翻译方式。  相似文献   

15.
由于俄语自身的语法特点,在俄语新闻中存在大量的长句。长句是俄语译成汉语的难点。翻译时,首先要认真分析原文,理清句子的句法关系,准确领会原文的意思,要注意语言层次分明、语气连贯、重点突出等要素,然后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或保留原文的叙述顺序或对原文顺序进行调整。[1]  相似文献   

16.
汉语中主语省略现象较为普遍,正确运用汉语主语省略句对于翻译英文文本及理解翻译过程中的英汉文化差异、语篇衔接都十分重要。本文先叙述英译汉时的主语省略现象,再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继而通过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理解和阐释英译汉时的主语省略现象,旨在为译者在英译汉更好地处理主语省略现象提供一些翻译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站在读者接受的角度,对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进行了有关创作手法与思想精神两方面的思考.首先,通过总结作品中的主要事件及其相对应的时间,并结合作者所处的19世纪的自然科学观,对其叙述节奏进行分析.其次,通过联系作者自身的信仰对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最终走向精神复活的原因、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批评.  相似文献   

18.
沙汀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创作出了许多极具川西北风情的出色的悲剧型小说。这些小说的篇幅都不长,内容也不复杂,但却有着丰富的悲剧意蕴,蕴含着"不绝的哀意"。本文将在仔细分析沙汀的悲剧型小说文本的前提下,阐述作品的悲剧性内涵和悲剧意蕴,并试图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其悲剧型小说的艺术手法和叙述方式的分析,来说明作品蕴含"不绝的哀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荒野是人类最初的家园。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随之而来的便是荒野的地盘日益缩小,荒野不在是人类的故里,反而是一种神秘恐惧而又陌生的"他者"。荒野意象在在西方文学发展中重要的母题之一。作为一名当代作家,阿特伍德不仅娴熟地运用各种后现代艺术手法,如戏仿、互文、元小说、不可靠叙述等,而且善于运用丰富的意象参与叙事。其中荒野在阿特伍德笔下便是一个高频意象。  相似文献   

20.
《诗经》用赋、比、兴手法创作了大量女子形象。其中以花、水、虫、月为原型的女子形象,已演变为华夏大地女性审美文化意象。庞德在《诗经》翻译中运用意象构筑的技巧,灵活处理原文文化意象的象征意义,有独特的文学以及翻译研究价值。本文将集中探讨庞德《诗经》译本中的女子意象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