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在以乌兰夫同志为核心的党的领导下,根据内蒙古地区民族特点和畜牧业发展状况实事求是地领导牧区人民进行了一场民主改革运动。牧区旧有制度的滞后性严重阻碍了畜牧业经济的发展,牧主长期的超经济剥削加剧了广大牧民对现状的不满以及对民主改革的向往,因此牧区进行民主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青海风情     
中国西北部的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生活在那里辽阔草原上的主要是藏族牧民。牧区的孩子是在马背上长大的  相似文献   

3.
今天当人们把更多的关注投向西藏高原草地畜牧业时,不是因为这里肉奶的美味,也不是因为这里的景色诱人,而是这里作为全球生态屏障的功能有了障碍.庞大畜群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压力呈日渐加重之势,世代居住牧民的生计越来越脆弱.特别是这一切都发生在国家加大支持力度、推动高原牧区加快发展的时刻,使得我们不得不对带有欠发达和生态不友好特征的草原畜牧业经营方式进行反思.本文从再认识传统畜牧业、牧区贫困成因、农牧结合案例和农牧结合可行性分析4个方面,提出了增加利用农区资源、加快牧区脱贫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干旱区本身易变的气候条件呈现暖干趋势和更高的不可预测性。面对变化的自然条件,牧民适应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当地的社会经济制度是否有利于牧民采取有效的应对和适应策略。本文选择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荒漠草原的一个嘎查为例,基于近40年的气象数据以及两次田野调查数据,从社会脆弱性的两个过程——风险暴露和应对能力——出发,分析案例地牧民应对自然灾害能力的脆弱性。研究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案例地近40年有暖干趋势,协同灾害增多;而草场划分到户和市场机制的引入不仅增加了牧民的风险暴露程度,而且使牧民原有低成本的灾害应对策略失效,牧民不得不依赖高成本的贮备和移动策略。此外,中央和地方政府实施的一系列草场保护项目又给牧民的灾害应对施加了诸多限制,由此导致牧民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减弱,脆弱性增加。  相似文献   

5.
文化正淡出记忆 近年来,随着青海湖南岸4个乡镇游牧民定居工作的逐步推进,部分牧民从牧场转移到环湖集镇定居.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牧区逐水草而居的传统生活方式,也使藏族在漫长历史变迁中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发展环境迅速改变,加上现代文化对年轻一代的冲击,社区自身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传统的手工艺等文化,逐步淡出了年轻人的记忆.  相似文献   

6.
李晓宇  陈刚 《现代交际》2011,(10):95+94-95,94
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塔吉克族是新疆传统的游牧民族,他们长期以经营"逐水草而居"的游牧业为主,在传统的社会化过程中深深地打上了游牧文化的烙印。从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以及牧区发展的现实需要,由政府规划主导的新疆牧民大规模定居开始实施。从游牧到定居是一种有组织的社会变迁,新疆游牧民族的传统文化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牧民生活方式考察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的一切生活活动形式的总和。它不仅限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活动,而且包括人们参加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部生活活动,研究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特点,对于推动经济改革和物质文明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我国社会学界对生活方式的研究逐步展开,但是研究的范围和重点主要在城市和农村,对于少数民族聚居的牧区牧民的生  相似文献   

8.
解析美国"大中东倡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2月,美国布什政府提出旨在中东国家推动政治、经济、社会改革的"大中东倡议"(下称倡议),又被外界称为"大中东民主改革计划",认为是"冷战后最雄心勃勃"的计划.所谓大中东,是指22个阿拉伯国家和土耳其、以色列、阿富汗、巴基斯坦,但主要针对的是阿拉伯国家,将以色列、土耳其等国纳入该计划,是为了显示美国"改造中东"并非仅仅针对阿拉伯"反美"国家.美准备在6月召开的8国集团首脑会议上正式提交该计划,寻求整个西方世界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正阿坝州本着"边调查、边利用"的原则,利用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及时为全州各级政府在灾后重建、大骨节病综合防治搬迁和牧民定居行动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女性参政被局限在封建政治的框架内,只能通过不合法的"宫廷政治""农民政治"等手段,表达自己对现存社会的不满。而辛亥革命时期,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女性,在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潮流的影响下,开始打破传统封建政治的框架,通过反复请愿、创办报刊、武力回击、建立革命团体等手段,争取参政权。虽然革命最终失败,但是却推动了妇女解放的进程,表达了妇女要求参政的夙愿。  相似文献   

11.
呼伦贝尔草原地区草畜双承包责任制~①实施以后形成了定居定牧的居住生活~②方式,由于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被动改变,传统草原社区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继而引发牧民居住生活、传统文化、草原生态环境等各个层面的变化。本研究将共生理论引入到草原社区的研究中,从居住生活、文化传统以及草原环境三个方面对传统草原社区和当前草原社区进行比较分析,同时通过对典型草原社区滚诺尔嘎查~③的田野调查,依据共生三要素,建立草原社区中"居住生活共生、文化共生、环境共生"的共生关系,提出具体共生措施,构建共生型草原社区,旨在为草原地区社区建设提供借鉴,从草原社区建设的角度探寻提高牧民生活水平、传承草原传统文化以及草原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严贡生作为乡绅地主集团中的一员,有"能言善辩"的交际能力,但以"说"亮相的严贡生,却展现了一种令人啼笑皆非的优行。通过他的自我演绎,作者呈现出封建优贡制度下的丑相。  相似文献   

13.
蒙古草原的游牧到定居以圆形蒙古包向方形定居住居转变为主要特征.学界如何科学评价定居住居关乎草原传统住居文脉的延续和牧民安居乐业.基于此,以牧民住居为对象,对其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的量化评价分析.研究发现:一、牧民住居平面布局正在从多元化向单一方向发展,而对此定居住居牧民普遍持有较高满意度;二、传统[蒙古式]室内空间氛围正在...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做出了新的部署,农村改革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次会议的突出亮点是让农民享有更多的土地使用权和流转权,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从而缓解长期困扰中国的"三农"问题。以解决土地问题作为切入点,可以说抓住了推进农村改革的"牛鼻子",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大业的关键所在。透视土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正确地理解这一点。一、封建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封建经济的特征是:一  相似文献   

15.
刘磊 《中国扶贫》2016,(9):33-34
我是来自《求是》杂志社驻青海杂多县的“第一书记”刘磊,说起驻村感受,我总会有这样的回忆和感慨:
  巍峨的群山、洁白的云朵、漫山的牛羊、淳朴的古铜色笑脸,曾是大家心目中青藏高原、内蒙古大草原的模样。然而,这一切对于我们来说,却有着更多的体验:高寒缺氧、莫名的孤独、无尽的思念、刺眼的阳光、艰难的翻越……在这里,走同样的路需要付出更多的体力;在这里,做同样的工作需要更多的准备;在这里,一次感冒也许面临的就是死亡。牧区通常幅员辽阔,荒无人烟,交通不便,生活困难,我们克服环境恶劣、语言不通等现实困难,进农田、下牧区、上高山、趟深沟,多干一天是一天,积极发扬“缺氧不缺精神,吃苦不讲条件,小车不倒只管推”的实干精神,从克服高原反应、适应牧民生活方式和熟悉基本情况开始,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着对党的誓言。“用脚丈量、用心服务、用情奉献”,树立“第一书记”的形象。  相似文献   

16.
雷蕾 《现代妇女》2014,(12):210-210
在牧区中,与牧民生活息息相关最重的就是草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牧户们对于在草原上进行各种开发有了一定认识,但对于草原上矿产资源开发的认识停留在国家需这一层次,很多情况下对生态补偿费用不满意,即便对补偿达成统一认识后很多补偿费用也不能及时落实到住。草场与牧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牧民对草场的关注受到重视。追究其原因,法律不健全各方权责没有明确化,监管不到位占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具体表现在,第一、的草原矿场资源开发征收补偿到现在为止都没有一部全国性完整的法律规范,也没有与配套的法律法规形成有规范性具体的法律制度体系。第二、对各方利益相关者人的权利、义务、责任没有全面的界定,仅用原则来规定有关补偿的内容、标准、给付方式等,形成了现在强制性补偿占有一小部分,资源性补偿求占绝大多数的实际情况。现实中的实际情况导致利益相关者无法根据法律规定来明确负有权利与该承担的责任。立法层面的不完善导致现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矿场资源受偿主体的不明确性。这些需我们从自发层面不断去完善。  相似文献   

17.
1953年,我在市劳动局任研究室主任时,接到时任武汉市长宋侃夫亲自交待的一项任务:武汉市屠宰业民主改革先后派了两次工作组去都没能展开工作。屠宰业的民主改革关系到百万市民的吃肉问题,这既是生活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希望你把这个担子挑起来。  相似文献   

18.
《老年世界》2014,(22):16-16
2010年8月,毕力贡达来从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公安局政委岗位退居二线后,又把发挥余热的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家乡宝绍代苏木登吉嘎查。以畜牧业为主的登吉嘎查,近年来由于草场严重沙化,导致不少牧民生活困难。“一定要把沙化的草场治理好,让牧民群众早日致富!”毕力贡达来主动找到当时的嘎查领导,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征得嘎查领导的同意后,他又亲自到每户牧民家走访,消除了牧民对治沙不彻底的担心和疑虑。  相似文献   

19.
<家>是巴金<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写于1931年,以"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成功刻画觉新与觉慧的人物形象.觉慧是封建叛逆者,是第一个从封建家庭冲杀出来的幼稚而大胆的叛徒,向往自由、大胆叛逆,勇于探索和追求是其性格的基本特点,他的生活准则是:"我要做自己的主人."而觉新则是一个懦弱、顺从、委曲求全的封建礼教的牺牲品,觉新生活在新旧两个时代,他既受过长期封建礼教的毒害,也受过五四新思想的影响,他一再屈从于封建专制,不断地向恶势力妥协退让,使他成了封建家庭的牺牲品,不过他最后毕竟有所觉醒,支持觉慧出走,思想有所转变.  相似文献   

20.
"武昌首义",是我国现代历史的一个标志性的事件:1911年10月10日,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在武昌古城打响了推翻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第一枪",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一举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这一世界性的事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历史影响,沉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精神遗产,也体现了湖北武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如此, "首义文化"成为武汉政府公关具有意义重大、内涵深厚的极好素材,而武汉政府也在大打"首义"牌实施政府公关中显示出崇高的精神境界,具体体现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