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美丽乡村是十九大提出的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重大举措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全国整体实现"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必须建设好美丽乡村。大荔县安仁镇大力推进"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幸福乡村"建设,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已取得成效。大荔县安仁镇的成功实践为正处于急剧变革的中国乡土社会提供了一份弥足珍贵的个案启示。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战略统领。目前精准扶贫工作质效双收,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初见成效。但同时我国乡村产业发展面临诸多困境,根据当前我国乡村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所反映的乡村产业发展现状,探讨乡村产业面临的困境,针对如何实现乡村兴旺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来是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关系到伟大梦想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如何。文化自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发挥文化自信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朱哲毅 《科学发展》2021,(6):96-100,105
上海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是国际化大都市郊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益探索,为非示范村乃至其他地区乡村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在资源环境约束大、消费需求日益增长的大背景下,推动示范村建设仍然任重道远.要着重考虑如何将"美丽风景"转化成"美丽经济",使示范村可持续发展;要积极探索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示范镇,使上海的乡村振兴工作实现新突破、创造新成果、形成新特色.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下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前提.从十八大以后,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中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十八大明确的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十九大更是将乡村振兴列入了建成小康社会的七大战略之一.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就是软实力,振兴战略的"灵魂".为此相关部门要做好乡村文化建设,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完成.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展开,建设美丽乡村,进而建立特色田园乡村,并不断发展乡村产业变得日益迫切。网络新媒体以其操作简易、使用便捷、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大等特点将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展开产生更大助力。沧州市也应运用新媒体平台不断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乡村文化传播和乡村经济发展。本文在新媒体语境下探析沧州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沧州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寻求新出路。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镇公共服务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通过对乡镇公共服务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现阶段乡镇公共服务供给现状、以乡镇公共服务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三个方面来讨论以公共服务促乡村振兴。这对于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以及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乡村振兴的各个分目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孙媛 《城市》2019,(4):75-79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其提出了包括生态宜居在内的新要求,使乡村振兴战略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意蕴。天津在实践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要紧紧抓牢生态美好的底色,坚持乡村产业的绿色发展、环境的绿色宜居以及生态功能的拓展;并克服农村污染时有发生、环境建设软硬件条件不甚完善等问题;努力在城乡融合、突出差异、产业绿色振兴以及共建共享中探索以生态环境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接着在2018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了具体实施意见,特别是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惠农富农政策,不断加大对农村农民问题的支持力度,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这其中农村体育产业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坚持改革创新,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等对农村休闲度假、体育旅游、生态旅游、农村体育与产业融合发展等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新时代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旅游业作为一个永远朝阳的产业,必将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下一个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而乡村旅游产业也必将成为农村快速发展、农业转型升级、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蛟河市作为一座典型的农业型城市,正处于重要的经济转型期,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成为调整产业结构的战略选择,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引擎。基于此,笔者在文中对蛟河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难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为蛟河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1.
乡村文化的发展与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所在,应充分认识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意蕴。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意,是消除农民精神贫困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城乡文化平衡发展的有力举措。一些地区乡村文化发展生动力不足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滞后,人民文化生活空心化现象严重;因此,要针对现实问题创新解决措施:鼓励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创意设计,注重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传承并创造性发展乡村优秀文化,可保障乡村文化建设有效实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立足新时代国情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意义。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培养新时代青年的重要手段,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从实践育人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的研究现状,探索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与乡村振兴融合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吕顺 《公关世界》2022,(14):8-10
十九大明确了实现乡村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在我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政府把乡村社会管理提到了重要位置,以解决乡村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优化乡村建设的整体发展。文章从乡村振兴战略的角度,通过分析乡村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乡村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的建议,以期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抓手和关键举措。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云计算、大数据、5G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等逐渐普及,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河南省部分乡村已经作为改革试点,通过数字化建设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数字乡村建设仍面临诸多问题。加强数字乡村建设,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应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数字赋能,加强资源整合,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战略是依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布局、总规划和总要求而提出的,而乡村振兴实践则是一种结合我国乡村实际,运用路径依赖的原理和方法,创造性地把乡村振兴战略付诸乡村振兴的行动。在诺斯路径依赖理论视域中探索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依赖"运行机理的相关问题,有助于我们对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展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简荣玉  范玉仙 《现代交际》2022,(9):63-71+122-123
平等是人类社会长期追求的理想价值。目前我国仍面临城乡发展不平等的现实问题,为此,我国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与马克思主义平等观有共同的价值取向,是这一思想的现实表达,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推进乡村振兴,要在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指导下做好产业振兴、完善乡村统筹治理、开发乡村文化等工作。  相似文献   

17.
庞子靓 《职业》2023,(20):51-54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县域中职学校作为最接地气,距离乡村振兴最近的培养各方面专业技能人才的职业学校,必须担当起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新使命,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中职学校培养专业技能人才过程中,专业建设是总抓手,专业建设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基于对四川省相关县域中职学校服务乡村振兴专业建设情况的调查研究,提出县域中职学校服务乡村振兴专业建设的主要方法与路径。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实施,而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就需要对乡村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充分认识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意义,明确乡村文化存在的问题以及传承与创新乡村文化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而寻求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毕节试验区作为我国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典范,尚存在生产活动缺管控、基础设施、体制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而乡村振兴战略为毕节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关于人才、体制机制、发展理念等方面的契机。为此,从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振兴的角度研究毕节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问题,导出体制机制、新发展理念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对策,可以为我国其他贫困地区生态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乡村建设的持续推进带动了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乡村治理的丰富实践开拓了乡土经济社会运行的新思路.本文以乡村建设活动中涌现出的乡村治理参与主体的组合结构与组合力量作为分类的基本依据,构建全谱系的乡村治理类型和模式,通过对13种模式所对应的典型个案进行实证分析,剖析乡村治理主体的基本特征与行为逻辑.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