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是中国文学作品评论的两种传统方法,多用于诗学意义的探讨。相较于诗词,小说的文本解读亦可运用这两种方法。只是中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受世俗化浪潮的影响,文学开始向现实妥协,作家与作品表意的一致性受到质疑。因此,在解读中原作家群的小说时,"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运用上的合理性及可行性需要我们细细斟酌。  相似文献   

2.
白朴是元代著名的散曲作家,是著名的"元曲四大家"之一,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风格大都符合当时社会文人雅士的普遍心理,写出了所属时代生活的现状,历代的学者对其称赞不已。本文主要以知人论世的手法,对白朴散曲进行全面的分析,分析白朴散曲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在对唐传奇的解读,卞孝萱先生唐人小说与政治背景的研究视角颇有广泛影响。本文以沈既济生平经历出发试图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对其小说进行解读。比对两部作品,探寻其小说背后的政治讽喻。  相似文献   

4.
同人作品作为一种特殊的作品给现行的著作权法带来挑战,其与原作品的依附关系模糊了合理使用与侵权使用的界限。美国司法实践中对同人作品的合理使用采用"四要素标准",而中国合理使用制度中列举规定了12种使用情形并采用"三步检验标准",两者之间存在适用上的差异。中国应该学习美国合理使用制度的转换性使用,打破封闭僵化的使用制度,增加例外情形,扩大合理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象征主义诗人被称为"梦幻诗人",受其影响的中国象征派诗歌作品,也具有梦幻意味。本文就弗洛伊德的三个观点"创作就是白日梦"、"俄狄浦斯情结"、"梦的四种作用方式"对中国象征派诗歌的部分作家作品进行分析,试结合社会环境来探究诗人写作的心灵历程。  相似文献   

6.
章虹 《职业》2009,(11)
职业学校的许多科目都使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尤其是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教师是根据学生的"作品"来考察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如何对作品进行高效、准确、客观的评价,怎样使评价过程与结论能有效地促使学生发展,却一直困扰着计算机专业课教师.  相似文献   

7.
赵冠男 《现代交际》2014,(7):170-170
散文是"情种"的艺术,表现自我情感是散文最重要的审美属性。因此,散文赏析要从不同的角度体悟散文所蕴涵的感情。本文从关注文本意境、品味语言、理解构思及知人论世的角度来论体悟散文的情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舞台调度的基本特征、舞台调度的变化、复线的运用以及舞蹈构图艺术处理的分析,论述了"舞台调度"在舞蹈构图艺术中的重要作用,不仅起着展现作品思想内涵、释放作品对观众的艺术感染力、情感冲击力等重要作用,是一部优秀舞蹈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艺术要素。同时,也是舞蹈编导向观众传达自己的审美标准、审美趋向,引导观众产生审美共鸣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古代诗歌教学在语文教学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对于提高学生审美境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将从诵读积累、知人论世、意象情感、比较迁移这几个方面探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德莱塞是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美国梦"的文学主题。可以说,德莱塞的文学创作是针对十九世纪物质横流的美国进行的批判,其中《嘉莉妹妹》就是典型的文学样例。  相似文献   

11.
《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小说是美国作家F.Scott Fitzgerald的主要作品。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使用了很多种写作技巧,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作者在进行人物刻画时多次运用颜色词语。所以要想清楚了解该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就要了解色彩描写对于该作品中各个人物刻画的作用。本文结合小说内容,重点分析作者对男女主人公的色彩描写,谈一谈《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色彩描写在刻画人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老人天地》2008,(11):5-5
书法爱好者结队而来书法爱好者李先生是一大早从远郊赶来的。从某中学退休以后,老李在老年大学学了几年书法,兴趣颇浓。"听朋友说有阳光之星举办大型书画展,立刻就决定过来看看。"李老说,"这个展览很丰富,除了欣赏作品,对  相似文献   

13.
钱钟书先生的"化境说"在中国翻译理论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作用,也对后辈的研究有指导和启发的作用。然而,在翻译理论越发注重实践运用与理论相结合的新翻译时代,钱钟书先生的"化境"的实践作用,越发显现出其劣势。本文通过对"化境说"的分析与评述,旨在讨论,在当代实践运用中,"化境说"存在的矛盾与困境。  相似文献   

14.
李毅 《现代交际》2012,(3):65+64
蓝棣之教授的文学批评在当代文学批评中独树一帜,另辟蹊径。他将西方的精神分析法与中国传统的知人论世批评方法相结合,以文学文本为中心进行症侯式分析,并对文学作品的潜文本、作者创作中的潜意识进行深度挖掘,这既是对文学作品的重新发现和解读,也是对文学批评方法的一种拓展和补充。  相似文献   

15.
"有乐而无舞,似盲者知音而不见;有舞而无乐,如哑者会意而不能言。乐舞合节,谓之中和。"在古人看来,音乐和舞蹈之间是相互统一的和谐关系。在舞蹈作品当中,音乐的合理使用能够对舞蹈的背景进行交代,并且能够通过音乐推动舞蹈无情的发展,增强舞蹈作品的感染力;同时舞蹈在音乐中的运用,能够增强音乐的张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有着积极的作用。就如何在中职学校语文课堂开展"亲情"教育进行讨论,分析亲情主题作品教学现状,探究亲情主题作品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这样说: "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世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 "他具有一个天才所具有的深厚和广博,苏东坡像一阵清风一样度过了一生,虽饱经忧患,却始终不失其赤子之心."各类语文教材都把苏轼作品作为重要篇目,因此,感悟苏轼人生,对赏读教学苏轼作品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明丽 《现代交际》2014,(5):73-74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著名小说家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作品,这部作品以完美的形式向读者诉说了一场美国梦的破灭。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使用了多种写作技巧,其中运用颜色词语来塑造人物性格,颜色词语在小说中无处不在,色彩运用对人物性格的塑造有重要作用。作者通过对不同色彩的描写来表现不同人物的性格、愿望和梦想追求及最终梦想的破灭。作者对这些颜色词语的巧妙运用,凸显了小说中人物的个性和主题,对理解这部作品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徐志摩的单纯信仰"爱、自由、美"在不同时期作品中有不同的体现。早期作品体现了对这种"单纯信仰"的宣扬与追求,后期作品则体现为理想破灭之后的悲观厌世情绪。  相似文献   

20.
曾以《老夫子》、《孔子说》等"诸子百家"系列漫画红透漫画界的台湾漫画大师蔡志忠,日前携新书《漫画佛家思想》、《猫科宣言》重出江湖。这位漫画大师的另类不仅体现在他的作品上,对女儿的教育一样有着不同常人的做法。而这样的父爱体味起来,却不乏温柔与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