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生命意义感量表》和《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整群随机抽取174名农业院校大学生,探讨了农业院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特点及与情感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男大学生寻求意义感得分显著高于女大学生。2.农业院校大一学生在生命意义感分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学生;大一和大二学生在寻求意义感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大三和大四学生,且大三学生显著低于大四学生。3.总体上,农业院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得分显著低于寻求意义感。4.生命意义感两个维度均与积极情绪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绪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孙阳 《现代交际》2014,(2):227-228
本研究采用《生命意义感量表》和《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整群随机抽取174名农业院校大学生,探讨了农业院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特点及与情感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男大学生寻求意义感得分显著高于女大学生。2.农业院校大一学生在生命意义感分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学生;大一和大二学生在寻求意义感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大三和大四学生,且大三学生显著低于大四学生。3.总体上,农业院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得分显著低于寻求意义感。4.生命意义感两个维度均与积极情绪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绪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童年留守经历对农村生源大学生人格特质及人际交往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及自编问卷对湖南省2所高校2703名有农村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有留守经历的A类人格学生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无留守经历的A类人格学生(12.50±8.29);有留守经历的A类人格学生在“UPI问卷”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无留守经历的A类人格学生(28.32±7.20);男大学生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女大学生(12.25±5.46)。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当前大学生生活意义感现状,并为提高大学生生活意义感提供相关对策。本研究随机抽取全国地区大一到大四412名本科生,使用"生活意义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学生生活意义感平均值为85.09分,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学生生活意义感得分总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同性别在生活意义感之间的生活目标、生命价值维度得分差异显著(P<0.05)。大学生生活意义感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创业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促进国家创新创业活动的重要渠道。在影响大学生创业的众多心理因素中,相对剥夺感显得尤其突出。因此,研究大学生相对剥夺感对其创业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构建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分析,探究大学生经济相对剥夺感和社会相对剥夺感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大学生相对剥夺感客观存在,以社会相对剥夺感为主导;大学生相对剥夺感受到性别和户籍地的影响;大学生创业受到专业、年级和户籍地的影响;经济相对剥夺感和社会相对剥夺感均会对大学生创业产生显著负向影响,以经济相对剥夺感的影响力为主。本研究有助于高校进行创业指导和心理辅导,为促进大学生创业和心理健康提供实际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颖妮 《现代交际》2012,(8):217+216
本文运用心理弹性理论,以更为积极的视角看待“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建议学校从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改变以问题导向的教育方式,开展积极向上的思想教育活动等方面入手,帮助“留守”经历大学生塑造积极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正经历着急剧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的活力,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和社会问题。激烈的社会矛盾所产生的连锁反应不可避免地波及到大学校园中,使得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重挑战,他们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近年来,大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屡屡见诸各类媒体,大学生自杀率和犯罪率逐渐攀升,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大学生生命意识是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内容,已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当代高校生命意识教育现状,就如何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为高校生命教育提供有价值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对东北5所不同层次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厌学程度与学习动机呈显著负相关,尤其是与内部学习动机呈显著负相关,与外部动机相关不显著;厌学程度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以厌学为因变量,以学习动机各维度和学业自我效能感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学习动机的两个维度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厌学有显著的回归效应。  相似文献   

9.
陈晓科 《职业时空》2013,(10):117-120
运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重庆6所高校40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年级、性别和专业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学校性质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上差异不显著;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且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分及各因子都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西部地方高校大学生生命控制感现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学校生命教育及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大学生生命控制感问卷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23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大学生生命控制感总体水平较高;(2)不同专业及是否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生命控制感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3)女生在生命控制感总分及生活盈实,变化接纳两个维度上显著高于男生;农村学生在去自我关注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城镇学生;大四学生在生活盈实和宽容程度水平上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学生;(4)大学生的生命控制感水平可正向预测其积极应对方式,可显著地预测其消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1.
《当代青年研究》2009,(9):F0004-F0004
为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关爱生命,热爱生活,阳光成长,江西省高校心理健康研究会、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武汉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拟联合举办全国第二届大学生研究学术论坛,本届论坛以“关爱生命、阳光成长”为主题,大会将围绕“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和谐心理与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大学生阳光心态的塑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途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等内容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各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突发事件频发,呈现上升趋势,且各有特点。作者结合现实工作中遇到的大学生心理危机突发案例进行分析,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如何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提供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3.
郭楠 《公关世界》2023,(16):111-1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积累的重要精神财富,其中有许多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对于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远大人生目标、有利于大学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塑造健全的自我意识、有利于大学生合理调控情绪、有利于大学生提高心理承受力。高校有必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资源,将其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机结合,增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政教育关系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关系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发展。对于高校而言,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强化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非常重要。因此,本文将结合高校思政教育中人文关怀与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对高校思政教育中人文关怀与心理辅导的实践性进行深入探究,提出一些必要措施,以期可以为广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生命观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观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调查与分析,认为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对生命缺乏应有的敬畏心和责任感,是高校心理危机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与改进高校生命观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尊重与珍惜自我与他人的生命,既是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效果的治本之举。  相似文献   

16.
王歆睿 《公关世界》2022,(14):176-177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关系个人、家庭、学校、社会乃至国家的幸福健康和安全稳定。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虚拟网络生活冲击其心理健康。本文提出新媒体时期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预防策略,强调积极心理学、生命教育、协同育人机制融入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发挥网络心理育人功能,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危机干预预防,建立心理危机干预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当前,大学生轻视与伤害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开展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寻求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并学会热爱与尊重生命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笔者试图在分析当前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李俊芝 《职业》2017,(28):24-25
近年来,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频发,做好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迫在眉睫,但当前很多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还不够健全,手段也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随着大数据技术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应用,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于做好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本文就大数据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构建进行探索.各高校需要重视大数据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中的作用,借助大数据技术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有效机制,培养与组建解大数据技术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队伍,最终实现动态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与思想行为,构建个性化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急处置方案,从而增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9.
青年志愿者心理资本对志愿行为影响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志愿者心理资本包括感恩感戴、责任使命、乐观希望、坚强韧性和自我效能5个维度,且各维度正向影响志愿行为。在对18名青年志愿者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志愿者心理资本影响志愿行为的机制模型,即社会支持和志愿动机在心理资本与志愿行为关系中起链式中介效应,角色认同在其关系中起调节效应。为促进志愿行为可持续发展,就要培育志愿者"为国谋发展、为民造福祉"的价值理念,赋予其更加崇高美丽的价值形象;培育志愿者理性强烈的需要动机,促使其坚守"自利利他,法皆具足"的初心和使命;培育志愿者积极乐观的心理预期和理性的归因方式,涵养强大的心理复原力;构建完备、体贴、温馨的社会支持系统,形成志愿行为产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合力。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于青年教师。对256名高校青年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其心理资本、职业倦怠特征及两者关系。结果发现:高校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在不同性别、年龄、教龄、岗位上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职称、教授课程及岗位的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存在显著性差异;高校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与其职业倦怠各维度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高校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对职业倦怠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