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文化背景、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留学生在华学习、生活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跨文化交际冲突。通过深度访谈法,对广州某高校的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情况进行了采访调查,从人际交往、时间观、空间观三个方面,对跨文化交际冲突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从高校和留学生两方面,为跨文化交际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公益广告是一种具有文化价值导向的特殊广告形式,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本文以克拉克洪和斯多特贝克的文化价值理论为基础,通过中美公益广告的对比研究,展现中美公益广告中文化价值观的异同,旨在为我国公益广告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扬民族特色、增强跨文化理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跨文化交际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主体难免会产生矛盾和冲突。在双方的碰撞、交流、和相互适应之后,异质文化由分歧走向融合。本文从跨文化交际学角度对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进行解读,对影片中不同人物形象进行剖析,展现中美异质文化对话中的冲突和融入。  相似文献   

4.
钱穆的儒学观,在其学思历程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与他的子学、经学、史学研究等都密不可分又相互贯通。钱穆将整个中国儒学从先秦到清代的发展历程分为了六个时期,对于每个时期的特点都进行了阐释和论证,并且体现了其个人的儒学观,研究钱穆儒学观有助于我们了解其人其学,强调德性,回归传统文化,融合旧学与新知。  相似文献   

5.
柴奇 《现代妇女》2013,(12):304-305
当今,随着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以跨文化的视角来审视和设计广告已经成为消费者和广告制作人急需具备的重要素质。文章通过对中美商业广告标语的跨文化研究.着重剖析中关广告中折射出的文化特质。它阐释了中美文化价值观的典型差异,期望可以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6.
王琦 《现代交际》2012,(4):42-43
身势语是非言语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和西班牙两国由于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存在差异,身势语也不尽相同。对中、西两国身势语进行比较可以使中国的西班牙语学习者更好地了解两国身势语的异同,从而加深对中、西两国文化差异的理解,减少跨文化交际时因身势语而造成的障碍。  相似文献   

7.
任赛仙 《职业》2015,(7):234-235
跨文化意识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并且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但是国内对于跨文化意识的研究仍然处于较为散乱的状态。为了对跨文化意识形成一个更为准确的理解和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从跨文化意识的概念解析、模型构建和培养策略方面进行探究。文章分析认为跨文化意识应该定义为个人对影响人们思维和行为的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从此定义出发建立了一个动静结合的模型以阐明其内涵;最后明确了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目标、途径和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意识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并且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但是国内对于跨文化意识的研究仍然处于较为散乱的状态。为了对跨文化意识形成一个更为准确的理解和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从跨文化意识的概念解析、模型构建和培养策略方面进行探究。文章分析认为跨文化意识应该定义为个人对影响人们思维和行为的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从此定义出发建立了一个动静结合的模型以阐明其内涵;最后明确了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目标、途径和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李承志 《现代交际》2024,(2):86-94+123-124
“研究方法”与“方法论”不同且后者为前者奠基,这一实情已被包括跨文化传播学在内的传播学界长期遗忘,重思“方法论”是疏通传播学“源头活水”的必要手段。从“方法论”的层级观之,意欲实现跨文化传播学的本土化应在研究范式上完成由宏观至具体的三重转向。首先,范式理论本身应从“范式转移”转为“范式平移”或“范式共存”。其次,在“范式平移”内部应从“实证范式”的一家独大转为“实证范式”与“人文范式”共存。最后,本土化的跨文化传播学所需要的“人文范式”不仅来自西方传统,也应来自中国传统。跨文化传播学在范式上的转向不是要制造范式或文化的对立,而是为了更好地综合科学与人文精神,融贯东方与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10.
时间是一种语言。不同文化有不同的时间语言。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不同产生了各自不同的时间观,但是这些时间观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全球化和世界局势的变化而变化的。了解这些差异和变化能帮助我们减少跨文化交际的失误,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从文化学、心理学、跨文化交际学、符号学等角度给出对语言迁移运用影响的分析视点,以期帮助目标语使用者能成功运用符合目标语语境的语言进行合理翻译,以回避负迁移现象,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蕴涵着不同的文化,中美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随着国际间交流的不断加深,文化空缺现象在跨文化交际中日益凸显。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出发,探讨中美文化中存在的文化空缺现象,分析文化空缺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中美之间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3.
从中美文学作品的比较分析来看,中美文学中的诗歌大多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我们通过分析这些诗篇的地域性,可以很好地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和地方风土人情,更好地中美文学的地域文化的传承,本文以中国第一部诗歌《诗经》和美国诗歌《海湾圣诗》等几部作品为典型,以期在诗歌的鉴赏基础上,掌握中美文学诗歌中所展现出来的地域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在日常交际中,人们可以通过语言交际,也可以通过体态语交际。在普通交际中,语言交际应用较为普遍。但在跨文化交际环境中,非言语交际应用作用更加突出。因此,本文对体态语在非言语交际中的文化差异进行了分析,期望能够为体态语更好地应用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15.
王俊锋  左欣 《现代交际》2010,(12):232-232,231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外语学习不但要掌握语言,还要认识理解和感知另一种文化。只有我们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才能很好地运用所学语言,并且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交际》对不同形式的语篇进行实际分析,将跨文化交际和语篇交际的研究结合起来。通过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翻译策略对个别段落进行翻译及评价,分析《跨文化交际》中跨文化交际和跨语篇交际是如何结合的,旨在达到有效的文化交际与传播。在翻译过程中,不要将直译与意译对立起来,要将形式和意义结合起来,达到一个平衡,对于归化异化策略,要认识到翻译总是可行的,文化的差异也是能够通过某种方式弥补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高职教育考核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可以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导向以"素质、能力本位"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树立素质教育的考试观;充分实践以"试"促教,以"考"促学,以"试"导"学"、"教""学"互动的课程考核理念,才能有效发挥考试的"检测、诊断、鉴定、评价以及导向、反馈和激励"等效能,引导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的改革,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恰当、得体地使用称呼语是良好交际必不可少的保证。正确地使用称呼语,是跨文化交际中一项重要的交际礼节。俄汉两个民族文化特点不同,在称呼语的使用上也存在很大差异。能否正确使用称呼语直接关系到能否恰当地建立和处理人际关系,关系到日常交往的失败。  相似文献   

19.
跨文化交际中汉语言的运用时有发生语用失误的现象,其原因在于背景文化的差异导致留学生无形违背交际原则,或者尚未考虑到汉语言语义的复杂性。本文着重探讨了跨文化交际中汉语语言交际语用失误的表现及影响因素,研究目的在于更深层地了解汉语语言交际的要求及其承载的文化。以辅助跨文化交际中汉语言使用者更好地完成交际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实际英语教学中,教师忽略英语最为基础的语言交际能力的教育和提升的问题,提出要重视教师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到全球化背景下英语国际语特点和功能,解决教学英语国际语的有效性问题。同时,要借助信息化时代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学生更为直观地接触到相关的英语交际环境,掌握较为全面成熟的英语交际方式与方法,完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与外语语言技能培养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