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灌输理论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新时代背景下灌输理论是否过时,是每一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应当深思的问题。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三个角度论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理论仍具有时代价值,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灌输理论科学内涵;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运用灌输理论,有利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提高学生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2.
灌输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不仅对党和国家的教育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通过对灌输理论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的论析,以及灌输理论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现状的认识,寻求灌输理论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其理论基础和社会必然的趋势下,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落实,是体现其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本质的根本。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今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势在必行。以人为本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落实,必须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逆转思维,将视野锁定在"思想政治教育"范畴。以人为本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贯彻和落实中,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成体系的理论为基础,大胆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单一的研究路径,坚持交往实践这一力量之源,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列宁的灌输论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有丰富具体内容的灌输方法。时代发展,灌输方法内涵不断丰富、必要性增强。小学生思想发展的特点更需要完整科学的灌输方法,认清灌输中的主客体,让灌输内容与时俱进,让具体方法更加人性化。灌输方法在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带来诸多启示的同时,对新时代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在主体性教育框架下构建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强调“主体-客体”二分的主体性教育已成为教育学发展的桎梏。当代哲学中关于主体间性理论的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导向,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向主体间性转换成为必然。其实现路径包括树立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建构交往对话式的教育模式以及重视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价和反哺作用等。  相似文献   

6.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基本途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说的基本途径是一套固定的模式,永远只能是一种含义,停留在一个道德评价的标准水平上。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应当适时地赋予其新的要求,新的理解,补充新的内容与途径。本文拟就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正面灌输”、“疏导途径转变”、“自我教育”、“对话调节”、“社会环境文化氛围”诸项途径谈些粗浅的看法。“正面灌输”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说的正面灌输一般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教育者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向被教育者传播先进思想和科学理论;另方面是受教育者通过各种渠道学习,接受先进思想和科学理论,正面灌输教育的内容应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各个方面的理论。山于任何先进的思想意识与理论体系不可能在广大青年学生的头脑中自发地形成;由于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工作是指一定的政治集团在一定的世界观指导下,运用其特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提高和转变人的思想、指导人们的行为,以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的工作.几十年来,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以灌输理论为核心的工作体系.这一体系的基本特征是:  相似文献   

8.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已经无法满足自媒体时代的要求并且陷入了时代的困境。为了解决这一困境,必须充分审视自媒体时代的特点及要求,从自媒体时代信息的主体性、自发性和多元性三个方面来探讨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产生的威胁,并通过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完善思想政治话语传播途径、重塑思想政治教育氛围来弱化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以期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持续正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嵌入性"理论视角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实践具有宏观和微观的适用性。从思想嵌入、活动嵌入和组织嵌入的角度提升红色基因系列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质量,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从思想、活动、组织层面的主体内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实践的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10.
过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分强调管理和灌输,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价值,强调思想统一,忽视大学生的个性培养,致使教育效果不理想。从加强人文关怀的视角,探讨如何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主体间性教育理论主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是一种主体与主体间的关系。在该理论视域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内容与方法等进行研究,从构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主体互动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方法的主体间性转向三方面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路径,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崭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连接理论和实践,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我们现在所处的大数据时代为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技术上的支持,分析数据、利用数据进而可以用这些数据分析结果了解学生的相关信息以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发展也应紧跟时代的步伐,明确思想、理论和实践等方面的时代内涵,制订与时俱进的评价标准,规定科学化发展的轨道。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发展最终落脚在实现路径,在时代内涵、评价标准明确的前提下,教育内容、实践范围、现代化转型等方面的与时俱进便具有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主体间性理论是哲学界新的哲学理论,对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本篇文章致力于分析主体间性理论的科学内涵、主体间性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意义及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5.
培养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依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时代新人,须通过坚定中国道路、坚持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培养其梦想素养;通过端正思想、提高责任意识、聚力攻坚培养其信念素养;通过探索数据时代、把控思维领域、拓展行为实践培养其网络素养,引导大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复兴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6.
在新时期,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如何坚持和发展灌输理论,我们要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不断加强和改善灌输方法,进行科学的灌输方法,使思想政治课教育融入课堂,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是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一环,社会实践能够促进大学生对社会、国情的了解,锻炼其毅力,培养其品格,增长其才干,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更好地为社会奉献。本文结合当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了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庄梅英 《职业》2011,(21):86-87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显得更为迫切。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的核心,政治课教学是为了向学生灌输社会的思想观点、信念和行为规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本问题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以教育者为主导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现实中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作为社会交往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主体间性理论为实现由传统单一式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转向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多媒体技术在中专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总结了中专思想政治的意义。并提出中专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策略,其中主要包括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注意教学的适用性,注意克服其局限性,注意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注重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关系等,希望为中专思想政治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