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中贫困生的比例在不断增大。民办高校学生群体有其特殊性,尽管国家、社会及民办高校本身都加强了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但仍出现许多贫困生受助后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本文从民办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入手,通过对其感恩意识缺失原因的分析,努力找寻培养贫困生感恩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贫困生作为高校的弱势群体,一直受到国家、社会、学校的高度关注。为了实现"不让一位贫困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有用的人才,并懂得感恩社会,回馈社会。但是近年来,关于部分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无社会责任感的报道屡次出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文章分析了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增强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社会资助作为贫困生资助体系中的一部分,是社会个人或者团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有力体现,也是社会公益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标志,不仅仅能够达到对贫困生的直接经济资助,更能够对贫困生的健康成长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由于社会资助存在不连续性、不均衡性、形式单一性的问题,导致贫困学生缺乏感恩意识、自立意识和心理问题,因此,在高校资助育人领域加强感恩教育,开展励志教育等措施便存在其应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加强高校的感恩教育与约束机制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学校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社会和谐的体现,但资助不感恩的事例提出了大学资助体系中感恩教育的缺乏和约束机制的完善.追问受助贫困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分析感恩教育与约束机制的现状,从道德自律、制度约束、信息约束和法律约束等各方面系统论述感恩教育的加强与约束机制的完善,有利于高校帮困助学体系的积极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文君 《公关世界》2022,(18):70-72
在国家资助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得以全面铺开,解决了贫困生求学困难的窘境,为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基础。一方面,部分困难学生生活阅历浅显,未明确认识到接受资助完成学业为自身人生带来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知识教育层面的满足不能兼替精神意识上的需求,致使部分受助生感恩意识薄弱。基于此,高校不仅要保证资助工作的全面开展,更要将提升受助生的感恩意识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6.
高校贫困生资助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困大学生群体一直以来备受关注,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作为社会对于贫困生群体关注的制度设置,近年来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然而贫困生资助的效益如何却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领域。本文试从学生的角度对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效益进行评估,结果是从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来看.贫困生资助在保障学生学业、影响学生价值观、减轻经济困难家庭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及培养有责任感和奉献意识的人才方面都具有积极影响。因而,我们认为目前的贫困生资助效益是非常显著的。  相似文献   

7.
贫困生资助是高校针对学生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从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现状出发,提出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对相应对策进行探讨,目的是为完善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工作。  相似文献   

8.
面对日益突出的高校贫困生问题,在简单的济困方式不能满足贫困生需求的时候,我们要深度挖掘资助工作的德育功能,建立帮困助学育人的长效机制,使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9.
加强对高校贫困生的感恩教育,是高校对于贫困生的德育教育中需要拓展的一个重要领域。掌握贫困生的现状和特征,并抓住多个环节,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渗透感恩教育,对确保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和谐校园,培育学生健康成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深化,高校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相差较大,家庭经济贫困的大学生人数也不断增多。但现如今中国高校对大学生的资助工作还存在着重物质轻人文关怀的问题。因此高校家庭贫困资助工作者应坚持人本主义理念,不断完善资助工作体制,同时开展贫困生的诚信、感恩和励志教育,促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在物质上得到保障,在精神上得到引导,在人格上得到尊重。  相似文献   

11.
王璐 《现代妇女》2014,(3):17-18
随着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下简称"贫困生")资助力度的加大,如何辨别、资助真正的贫困生,把资助金用到最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显得日趋重要。针对当前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客观准确地量化评价,提出有效解决方法,从而较好地保证了资助对象评选的公正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情怀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大学生感恩情怀缺乏的主要表现有:淡忘父母养育之恩,忘却他人救助之恩,漠视母校和国家的培育之恩等。高校持之以恒开展感恩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有助于改进传统德育模式,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学校应从发掘传统文化中的感恩资源、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培育校园感恩文化、在学生资助工作中开展感恩教育、在社会实践中融入感恩教育、营造感恩教育的校园环境等方面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3.
庄金鑫 《现代交际》2014,(8):233-234
随着高校资助工作的深度开展,贫困生诚信缺失问题日益凸显,加强对贫困生的诚信教育刻不容缓。本文分析了资助工作中常见的贫困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原因,提出了基于资助平台解决高校贫困生诚信缺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我国已进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阶段。在精准资助政策下,全国各省份也相继开展了各项资助育人工作,建立健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虽然这些政策体系解决了许多学生的困难,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还需立足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究精准资助视域中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长效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的特殊群体,政府和高校以贫困生资助体系为依托,对贫困生进行了各种资助。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资助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求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高校全面、深入、细致地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它对于有效地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帮助学生树立知恩感恩意识、培养自强不息精神、提升成才报国能力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难点问题,其形成原因是复杂多面的。为了维护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切身利益,保障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持续、深入、科学、有效地开展,建立健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责任追究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宋梅 《现代交际》2014,(11):3+2
大学生"爱心超市"本着"扶贫助学,传递爱心,构建和谐"的宗旨而成立,是学校为贯彻中央16号文件精神,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而推出的一种新的资助方法和资助形式。它既让贫困学生能够获得爱心物品,满足他们的需求,又让捐赠人在关注他人、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享受到献出爱心和真情的快乐。大学生"爱心超市"是高校资助贫困生工作所提倡的"建设和谐校园,营造温馨之家"的最好体现,开辟了高校贫困生工作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贫富差距日益突出,对于社会公平问题日益注重。教育一直是国家注重的一部分,而高校贫困生现象越来越多,使高校贫困生在学习生涯中十分艰难。在实施对高校贫困生资助时,其精准化却没有得到保证。本文就高校贫困生资助精准化实施过程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策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张梦菲  张淑东 《现代交际》2013,(12):224-225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家、地方政府和高校有关部门的重视,关心和解决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切实保障其身心健康发展,是高校资助工作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就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资助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资助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思考,努力构建科学、高效的工作体系,创新资助理念,促进资助育人政策和体系的科学化,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为自立自强、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特别是高等教育招生收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焦点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陈述并分析了国内高校资助工作"重物质、轻教育"的现状,提出了构建基于学生社团的贫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