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职院校是现今我国重要的职业型、技能型人才培育主体,为社会培育了大良优秀的技能型人才。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新课题,不仅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关系到高校学生综合素养的整体提升。基于对"工匠精神"的概念辨析及"工匠精神"的培育价值,以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思政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文化氛围营造等方面探索有针对性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三教"改革是深化高职教育内涵建设、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突破口。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教师、教材、教法层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培育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将工匠精神有机融入职业教育"三教"改革,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高职教育的育人目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用工匠精神引领高职"三教"改革,提出具体路径,为高职院校改革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外聘兼职教师,这些外聘教师对于教师队伍的优化以及提升教学质量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为保证当前新常态的市场下对于人才的需求,高等职业院校在师资队伍中不但需要专职的教师,而且还需要一定规模的外聘教师来充实教师队伍的质量。高职外聘教师在我国当前的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加以注意,例如管理制度没有统一、流动性较大等特点,需要我们对流动性教师加以重视并强化管理,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外聘教师的管理力度,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外聘教师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的一个教育目的,也是我国经济建设对高职院校提出的要求。高职院校在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实践教育中还存在许多困境,通过校企协同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困境。因此,从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困境、校企协同培育工匠精神的优势,以及具体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全国两会将"工匠精神"重点提出,高职院校今后的努力方向就是培养新时代的工匠型人才,使优秀技能型学生成长有通道、发展有空间、社会有地位,大力弘扬培育精益求精的新时期工匠能手.2017年2月,辽政办[2017]32号文件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应积极跟进"中国制造2025"计划,并着力培养以辽宁大工匠为代表的专业工匠人才.基于上述,"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研究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杨先梅 《职业》2014,(27):58-59
加强对高职院校教师社会能力的培养,提升高职教师的社会能力,对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社会能力的概念界定及其结构内涵,提出了一些提升途径和培养措施,期望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杨富 《职业时空》2013,(2):37-40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同时提出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教育逐渐受到了国家教育部门的重视和关注,高职院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高校大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教学质量决定着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影响着高职院校的教学效率。师资队伍的实践教学经验决定着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教师积累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在课堂上可以将专业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师资队伍拥有一定的实践教学经验,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创新教学模式,加强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水平。本文首先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
郑茵 《现代交际》2014,(11):185-185
本文主要是依据职业教育理念为先导,以建设师资队伍为核心,以提高高职青年教师的素质能力为主线,对我国高职院校现有的青年教师的培养模式现状进行研究与探索,并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创新培养模式的研究,提出了高职青年教师"一体两翼、三提升"创新培养模式的研究,希望能够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佳嘉 《职业》2017,(22):44-45
随着《大国重器》《大国工匠》等节目的热播,"工匠精神"引起了人们的共鸣.事实上,"工匠精神"从古至今一直存在.在古代,"工匠精神"就是工匠必须具有的重要的核心素质.而现在,"工匠精神"已成为高职学生角色转变的前提和基础.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不言而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一定不能缺少"工匠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师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学校也越来越重视对教师的管理.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师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刘丹 《公关世界》2023,(3):124-126
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培育大国工匠,弘扬工匠精神,高职院校责无旁贷。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还面临着认识、制度和文化等方面的困境。高职院校要传承好、培育好工匠精神,必须完善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在加强顶层设计、发挥好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加强校企合作、优化技能大赛和1+X证书制度、建设工匠精神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变革,高职院校所需"双师型"专业教师紧缺的问题日益突出。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教师,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新教师是各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后继力量,特殊的时代环境迫使新教师必须在短期内快速成长起来,为适应高等职业教学的需要,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是当务之急。然而目前,高校新教师培训并不能真正提升新教师尤其是高职院校见习期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鉴于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应给见习期新教师安排指导教师,实施一对一的帮助,使新教师顺利渡过适应期并迅速成长为高职教育所需的合格的教师,继而在今后的的职业发展中逐步成长为"德高、学高、技高"的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存在创新创业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实践水平较低的问题,就此对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思考,以期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壮大创新创业教师队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依托兼职教师培养专职教师,完善职业培训体系,提高创新创业教师实践水平,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近几年我国在教育方面寻求突破,高职教育成为教育突破的重要关注点,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目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与国家和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程度和认知程度有一定关系,与学生的生源质量和高职院校培养方案和教育教学方法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方法和教育教学的方法,无法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本文主要从高职院校的培养方案的"根"以及教学方案的"根"出发,突出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6.
许松 《职业》2016,(27)
针对目前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本文从完善教师激励考评体系、创新一线在岗教师培训、加强专业骨干教师培养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些具体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双师型"教师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民办高职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存在"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师资队伍建设的方式有待改进等问题。提出转变观念,加大"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引导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校企合作、改进激励机制、完善培养体系等措施,探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宁波 《现代妇女》2014,(12):131-131
目前我们国家正在实行教育体制改革制度,其改革的重点放在高等院校与高职院校方面。在经济全球化与人才市场化的市场形势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是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趋势。在教育市场竞争过程中,我们国家教育部门明确规定改变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现状,从而促进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因此必须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质量,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基础。本文将着重阐述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政策方向的提出,社会对高职应用型、实际操作型人才需求的急剧增长,京津冀区域迎来高职人才需求新的高潮。人才需求质与量的变化使隐含在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问题也逐步突显。本文立足秦皇岛高职院校,借鉴国内高职院校发展经验,运用教育生态学的观点来研究秦皇岛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与外部社会环境及教育内部之间的相互联系,把握教育生态平衡的规律,从本质上揭示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合理化建议推进秦皇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田静  马秋峰 《职业》2023,(22):35-37
在中职德育课堂中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有助于学生个人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在德育视野下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本文以山东煤炭技术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在中职德育课堂中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存在的一些问题,研究在德育视野下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提出要从提高教师工匠精神素养、改革德育教学内容、创新德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育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