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阅读鲁迅的小说,我们可以感知儿童形象在其作品中的独特存在。本文将集中探讨鲁迅小说中儿童"病态"的身体以及"失语"现象及其原因,以此窥伺国民劣根性改造的难度和鲁迅复杂的儿童观。  相似文献   

2.
沙汀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创作出了许多极具川西北风情的出色的悲剧型小说。这些小说的篇幅都不长,内容也不复杂,但却有着丰富的悲剧意蕴,蕴含着"不绝的哀意"。本文将在仔细分析沙汀的悲剧型小说文本的前提下,阐述作品的悲剧性内涵和悲剧意蕴,并试图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其悲剧型小说的艺术手法和叙述方式的分析,来说明作品蕴含"不绝的哀意"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刘畅 《职业》2017,(4):121-122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对中职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阅读要求:"注重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感受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学会初步欣赏文学作品.就作品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理解、体验或感悟."  相似文献   

4.
《动物庄园》是一部政治寓言体小说,故事描述了一场"动物主义"革命的酝酿、兴起和最终蜕变。本文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主要分析了《动物庄园》文本中权利的形成与分配,批评者和读者对此作品的评论,作者的文化背景下此作品体现的话语冲突以及作品自问世以来的影响等方面,力图分析此作品与历史的关系,为读者提供一个新的理解视角。  相似文献   

5.
李凤启 《金色年华》2008,(Z3):24-24
<正>《文学的趣味》是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的一篇文艺论文。作者针对文学趣味方面的三种通病,着重论述了如何获得"活"的、"可靠"的文学趣味的问题,提出了趣味是欣赏的基础;广泛的阅读和比较作品,才能获得可靠的鉴别力;要不断地创造新的趣味等有关文学欣赏问题的精辟见解。文章在写作方面有着突出的特点,下面分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尽管新批评在文学批评中过于强调文本的重要性,忽略了文本以外的因素,而遭到了后来诸多文学理论流派的批判。但是,作为新批评主要的文学阐释方法,文本细读应该在我们的文学批评中得到更多的重视,发挥其作为文学阅读基本方法的作用。通过使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呼啸山庄》的主题,读者更加容易把握小说的主题,更加深入透彻地理解小说主题的复杂性和一致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保定作家阿宁的小说,以人为本,关注现实,作品弥漫着浓厚的人文精神,本文立足阿宁作品,通过具体文本分析,力图从对美的守望和对丑恶的批判两个向度,解读阿宁小说的人文精神及其表现。  相似文献   

8.
仪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布依族作家罗国凡的小说再现了本民族独具特色的婚恋仪式,如体现自由恋爱的"玩表"仪式,代表旧婚俗的"坐家"仪式,张扬民族品性的嫁娶仪式等。作品中布依族仪式的再现不仅弘扬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推动了文本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的升华。从仪式角度切入研究,拓展了罗国凡小说探讨的视角,也有助于揭示布依族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9.
"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是中国文学作品评论的两种传统方法,多用于诗学意义的探讨。相较于诗词,小说的文本解读亦可运用这两种方法。只是中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受世俗化浪潮的影响,文学开始向现实妥协,作家与作品表意的一致性受到质疑。因此,在解读中原作家群的小说时,"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运用上的合理性及可行性需要我们细细斟酌。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部可称为"时代画卷"的伟大文学作品,《红楼梦》虽是一部小说,却在字里行间记下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展现了明末清初的社会风尚与文化特征。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中詈骂语的梳理与概括,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分析,进而一定程度揭示这部作品所反映的当时社会的尊卑观念、审美价值取向、身份观与面子观等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小说《活着》是余华创作中的一个分水岭。文本描绘出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过程,掀起苦难波浪,表现了一种面对生活、面对死亡的多种可能的态度。本文通过小说文本《或者》与电影作品《活着》的论述,从社会背景、人物性格、影像等角度开掘影视改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公关世界》2016,(4):124-125
编者语:当下,阅读已成大潮之势。特刊发张延先生《玉壶文集》部分作品,以飨读者。该文集共七辑,依次为"教育教学篇""文艺思想篇""小说影视评论篇""散文诗歌评论篇""博客创作篇""祝寿华章篇"和"抒怀鉴赏篇"。  相似文献   

13.
古勒扎尔是印度当代杰出的短篇小说家,他的作品题材多样,起到了针砭时弊与反映民生的社会功效,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古勒扎尔的小说艺术特色鲜明,创作技巧几乎贯穿所有作品,具体来讲,其多数作品具有特别的开篇与出人意料的结局,开篇的悬念与意外的结局使小说极具阅读趣味。此外,随着近代短篇小说虚构论的产生与发展,古勒扎尔小说中真实情节的运用也使他有别于其他作家。  相似文献   

14.
"把"字句和"被"字句在现代汉语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句式结构类型,在传统意义上二者具有普遍的变换关系。在具体句式转换过程当中,根据句法结构、语义特征、详细语境的不同,并不是所有的"把"字句都可以直接转换为"被"字句。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了对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各组成部分与整体句式义的互动,以及整体句式义对句式转换的限制依次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活动,文学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自然与生活)、读者四个要素组成的.本文试以"文学四要素"所构成的系统为依托,从试题命制的角度,对文学类文本阅读中探究题的命题规律加以简要地探讨.  相似文献   

16.
高艳杰 《现代交际》2013,(12):137-13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可见,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阅读是理解文本内容的重要基石之一,一堂好的语文课,离不开朗读。本文就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李小华 《职业》2022,(21):75-77
整体感知作为一种主动的文本阅读方式,强调读者从文本的整体出发,了解故事内容、感悟人物思想、厘清作者思路、了解文章结构、学习表达方式,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储备阅读的关键能力。整体感知阅读在提升学生的整体思维、增强阅读感悟、提升思维品质、培养人文情怀等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通过诵读、演示、情境体验等方法对小说进行整体感知,能增进感性的阅读体验和发散理性的阅读思维,它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最近和一个从事中韩文学翻译的朋友交流,有些感触.她始终坚持一种奇怪的"纯文学"观,当我提到我非常佩服的几个韩国作家和编导的时候,她大多是不屑一顾,用一句"那是通俗小说"、"时尚影视"一言以蔽之.在我看来,崔仁浩的小说,金基德的电影,姜帝圭的电影,金荣眩的电视剧,等等,这些才是韩国文化的代表.但是,这些对亚洲深有影响,代表了韩国当代文化对亚洲贡献的作品就这样被她抹杀了,而她翻译的那些韩国作品,她试图推荐给中国读者的那些作品,她认为有价值的纯文学作品,恕我直言,其实一点儿价值没有.  相似文献   

19.
文本细读是文学研究、批评和教学里一项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中小学课堂中,频繁出现学生普遍抵触历史经典性作品,我们可以通过文本细读对英美历史信息文本的案例分析,用文本细读这个阅读支架对鲁迅等一系列历史经典作品进行深度细读。  相似文献   

20.
"把"字句是汉语所特有的一种句型,因此,对它的研究一直都是热点。而在兰州方言中"把"字句也有其特殊的用法、含义和规律。所以本文便是以兰州方言中"把"字句的特点为主要研究方向,通过对兰州方言中的处置性"把"字句、非处置性"把"字句、"把"字句的否定形式以及对其疑问句的研究,从而整理归纳出兰州方言中"把"字句的特点、用法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