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孙丽 《青春岁月:学术版》2021,(8):2-3
戏剧五位一体理论是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修辞学家肯尼斯·伯克修辞学理论和方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托妮·莫里森作为20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黑人作家之一,其代表性作品《宠儿》记录了黑人奴隶的生活.本文将对伯克的戏剧五位一体理论进行论述,并试图运用该理论分析小说中的主题与人物性格特点.该理论运用在小说情节中,使戏剧五要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6,(5)
作为新一代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代表,凯特·肖邦,其作品《觉醒》是美国女性文学中经典的作品。无论是在女性主义思想,或是人们在过去小说中对于女性主义角色的误解,在这部作品中都得到了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3.
4.
5.
马文丽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5,(3):29
艾丽斯·沃克(Alice Walker)是美国最有影响里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同时也是黑人社会中女权的申辩者。我国学术界最早开始研究她的文学著作始于1980年,主要关注她的著作中的妇女主义问题。其中体现出的生态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与生态主义的结合,将生态恶化与女性附属地位联系在一起,认为二者是在不断的发展中发生恶性循环。本文通过剖析艾丽斯·沃克小说《紫色》中的女性生态主义,来了解生态女性主义其中期望构建一种平等、互助、友爱的社会制度的内在含义。 相似文献
6.
7.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6,(1)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历朝历代的文学样式各有所长并涌现了大量的传世名作。在明清时期,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达到了一个巅峰,产生了我国著名的四大古典主义小说,《水浒传》便是其中之一。水浒传从成书到现在,历来褒贬不一。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认为《水浒传》是一部反书,而进步人士则认为是一部反压迫的斗争书籍。到了近代,随着社会的进步,学者对于《水浒传》的创作主旨,又有了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8.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主要研究人的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晚期包括三个部分,人的两类本能: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人格构成三结构:本我、自我、超我;文明和道德对人性的压抑,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解读苏童的小说《米》,探究小说当中深层次的内蕴. 相似文献
9.
处女作《喜福会》,让谭恩美跻身于美国文坛,在国内外读者和评论家中是备受青睐的经典作品。笔者分析,《喜福会》的成功有着割不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宣扬了中国传统中的“孝”文化。 相似文献
10.
《中庸》原来是《礼记》中的一篇,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二程(程颐、程颢)百般褒奖宣扬,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成为《四书》之一。 相似文献
11.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6,(11)
翻译中的形意组合不是绝对对立的,译者可以创造等同或相似于原文的形来传达原文的意。尽管译者常被原作束缚,但翻妙地把握原作的形意张力,化不自由为自由,再创经典译作。 相似文献
12.
13.
黄丽淳 《青春岁月:学术版》2021,(5)
《诗经·豳风·东山》是一首反映周代征夫受战役之苦和征夫对家乡及亲人思念的著名诗篇,是诗经中表现行役内容最优秀的篇章之一.《东山》全文共四章,一百九十二字,表达出了多重情感:反战,惜民,思乡,念妻.这既得益于诗人对想象和联想的运用,也离不开贯彻全诗的景物描写,尤其是其中含有动物意象的环境描写.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7,(15)
小说《飘》,主要是以美国内战为背景。小说中的女主人公郝思嘉,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她是颠覆传统女性价值观的代言人,在她身上,集中了众多女性的优秀品质,从多角度表达了她对女权思想的理解。小说中的主人公追求事业、金钱和爱情,对于男权社会,有着不满和反抗。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探究主人公女性意识的成因,为激励女性追求独立和自由,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塑造郝思嘉这一典型的形象,为女性们带来希望和信心。 相似文献
18.
19.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4,(1)
本文旨在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理论对凯特·肖邦的《一小时的故事》进行研究,意象图式理论能对语言文字给以直观的解释,而且认知语言学将隐喻看作是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它广泛地运用于文学作品中。通过对这一理论新的运用,进而对凯特·肖邦的文学作品进行一种新的研究视角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灰色星期三》作为艾略特皈依英国国教后发表的第一首诗歌,反映了诗人的信仰追求和精神挣扎,在艾略特的诗歌创作历程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但是,国内学术界对这首诗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关于这首诗的深度论文不多。本文将分析但丁《神曲·神曲篇》与《新生》中类比手法在这首诗中的运用。本文认为,艾略特在《灰色星期三》中除了从天主教仪式和安德鲁斯布道文寻找最佳的诗歌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还借用了但丁的《神曲·炼狱篇》和《新生》中的类比手法,将宗教体验和诗歌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崭新的诗歌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