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治认同作为四大核心素养之首,是高中政治学科最根本的培养目标。议题式教学对政治认同的培养具有激发政治情感、坚定政治信仰、生发政治参与能力等价值。但是由于理论实践研究不完备、应试教育的长期实行带来弊端、资源保障方面不充足等原因,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政课政治认同培养中还存在着议题结构缺乏层次性、情境创设忽略适切性、活动设计缺少创新性的问题,需要教师通过串联议题、优化情境、丰富活动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解决。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高中思政课教学中更加重视德育的实效性教学成果。而要想提升思政课的德育效能,关键在于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与道德形成规律。本文以陶行知的德育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当前高中思政课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总结提出了针对性教学对策,以提升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的德育效能。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政课教师作为培养时代新人的主力军,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对自身修为、教学方式、综合素养等方面有了更高要求,要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高中思政课教师素质是十分必要的。当前高中思政教师有待提升的素质包括:角色认知定位、教学方式方法、整体综合素质。针对这些方面提出提升高中思政教师素质的合理化建议,为办好思政课、培养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课改背景下,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深度挖掘和有效利用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时政材料因其强烈的时效性、真实性、趣味性和丰富性的特点成为高中思政课堂所必不可少的教学资源。从时政材料与思政教学内容的关系入手,分析高中思政课教学引入时政材料的必要性,以及高中思政课教师在运用时政材料存在不足的现象与原因,从而得出提高时政材料在思政课运用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故事教学法有着众多超越传统教学的优势,课堂教学互动性更强,收效更明显,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课堂。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政课学习兴趣不高,教师反映教学效果差。依托故事教学,可以将教学内容贯穿于故事中,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基于此,试以"基础"课中《中国精神》一章为例,阐述如何将故事教学法应用于高职思政课中,以期为思政教师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高中思政课教师站在教学一线,宣传国家和党的教育方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的言行就是活教材。新时期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高中思政课立德树人任务的必然需要,从教师自身、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出发以探讨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思政课堂中运用微视频能调动学生的课堂主动性,提升学生学习热情,并且能让以往单一的课堂传授变得充满乐趣。本文通过对微视频的含义、特征以及微视频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进行阐述,继而提出微视频在高中思政课堂中的运用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思政课教师"思维要新"的要求,从"思维要新"提出的背景意义及内涵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三同式""以案说法"思政教学法,从教学方法的改善、学习方法的改进、考核方法的改良三个层面贯彻落实"思维要新"的具体举措,为改善思政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集思想性、理论性、政治性、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为了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开展基于体验式教学法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是推进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最佳选择。结合多年的体验式教学实践,提出通过创设情景勤体验,让思政课"活"起来;依托活动巧体验,让思政课"动"起来;优化设计全体验,让思政课"联"起来,不断丰富和完善体验式教学模式,提高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中,取得显著成效,并逐渐发展为一种基于"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以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但在这一过程中,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却出现背离教学目标或流于表面的趋势,阻碍了教师课堂授课的顺利进行。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从这一模式在思政课教学实际运用过程中寻找问题和原因,进而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改进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吴瑾 《公关世界》2023,(9):145-147
主题班会是高职院校进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渠道,但当前的主题班会存在学生主体性缺失和德育实效性低的局限。高职学生价值观多元化,个人价值凸显,议题式班会能够为学生搭建讨论平台,能够确保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从学生和德育实效性的角度分析议题式主题班会的优势,分析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资源观的基本理念强调要打破把教材作为一的课程资源的局限。在高中思政课程的教学中开发利用乡土资源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思政课德育性的体现。将乡土课程资源融入高中思政课堂具有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丰富课程内容,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促进学生成才等深远意义,在乡土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应该注重合理性,特色性,时效性等原则,可以通过提高教师开发乡土课程资源的素质与能力,建立乡土资源库等路径进行。  相似文献   

13.
对外汉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语言交际能力。汉语口语课贯穿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始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任务式教学法注重通过多样的课堂活动来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任务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一特点正符合汉语口语课的教学要求。将任务式教学法与汉语口语课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课堂的互动性,使得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推动完成以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对于当前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实施专题式教学,已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专题式教学有内容的针对性、方法的创新性、过程的研究性等特点,在思政课教学中效果良好。推进思政课专题式教学,重点要把握好前期准备、组织实施、考核评价等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周苗苗 《职业》2020,(12):44-45
教学活动作为认知过程的一种,涵盖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思政课教学并非简单地把理论讲授与概念识记相结合,还需要学生将抽象的道德规范及价值观等通过各种形式感知、认可、同化、升华,从而自觉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终达到思政课的教学目的。而情境教学就是这样一种通过创设典型场景,引起学生情感上的触动,将抽象的思政内容具化为活动体验,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模式。本文结合中职院校的学情,探索将情境教学法引入思政课的课堂教学中,对于弘扬工匠精神、培育高素质、高技能技术人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茜 《公关世界》2022,(2):100-101
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普及和进一步发展中,也有效推动了高校思政课教学,传统思政课程教学模式受到现代信息技术极大的冲击,高校教师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将多元化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运用到高校思政课实际教学过程中.现如今现代信息技术得到社会中各个领域的认可和应用,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高校教师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可以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在与教师沟通交流过程中,能够加深所学思政课知识的记忆以及培养学生运用思政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的提升课程教学质量,进而有助于在教学中锻炼学生形成积极自主学习思政课知识的意识,获得理想的思政课堂教学效果.本文针对翻转课堂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进行探究分析,希望能够为推动高校中思政课程教学进一步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前,红色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旅游趋势,这为推进思政课建设、探索思政课建设发展提供了新方法和新途径,是一个具有独特视角和实际意义的课题。思考红色旅游对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意义,探索红色旅游与思政课建设融合发展路径,形成红色旅游助推思政课建设发展的新思路。既在思政课中实现红色旅游的最大价值,又发挥红色旅游的思想教育功能,为新时代条件下推进红色旅游与思政课建设科学结合、实现同向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探索时政议题中心教学模式,以《人才发展》时政议题为例,重新优化课前、课堂环节,以达到以下目标:激发兴趣,激发学生复习新动力;激活思维,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育素养,彰显思想政治课堂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冯旺舟  凡露 《现代交际》2023,(5):106-114+124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精神产物,与高校思政课信仰教育价值目标有高度契合性。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信仰教育要做到以理服人、知行合一,实现翻转课堂,实现润物细无声。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信仰教育要做到精准式滴灌与内涵式发展,增强融入的高度、深度、力度和广度,激发高校学生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迎接机遇和挑战,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提供动力和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20.
案例教学法给传统高中思政课教学带来一定的成效,这一科学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当前要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作用,将案例教学与活动型课堂有效结合,促进活动型课堂的优化和学科核心素养教育,探索出有利于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对策。培育对策应具过程性,从理论储备到运用案例进行能力训练,再到生活实践,是一个由内化到外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