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颖 《现代交际》2012,(1):45-46
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它以口传的方式在民众中广为流传,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最足以表现民族思想及地方特色。不同历史时代的民谣,都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各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存在状况,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十五世纪中英两国的民谣进行对比分析,进而谈论其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2.
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足以见得"食"在百姓生活中的重要性。饮食文化是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国际交往中同样具有非同一般的地位。随着中俄关系的不断升温,中俄政府及地方间的互动交流也越来越多,饮食也就成为交流中的重要环节。饮食文化不单包括言语礼仪、着装礼仪、餐具礼仪等一系列重要环节。只有对中俄饮食文化的习俗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尊重彼此的差异,求同存异,避免不恰当的饮食行为造成两国间的交际障碍,推动双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送礼作为礼仪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人际交往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各国对礼仪的理解也有所不同,而且在送礼过程中的风俗和禁忌也有区别。本文旨在对这些现象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其背后的文化根源,以便对跨文化背景下送礼与礼仪及文化的密切联系有更深层的理解,从而减少实际交际中的误解,实现有效的跨文化沟通。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广告作为一个载体,通过广告用语的研究来进一步认识美国文化价值观念。探讨美国文化价值观念在广告用语中的体现,并从广告用语透视美国文化价值观体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禁忌历来是文化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跨文化交际里的一个敏感问题。由于中国文化与俄罗斯文化存在差异,双方的禁忌内容也不尽相同。本文从俄罗斯人关于数字的禁忌、祝福的禁忌、食品的禁忌、日期的禁忌、颜色的禁忌及问候的禁忌六个方面来分析中俄文化差异,以便加深人们对两国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中秋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也过中秋节。从史料记载出发,了解中国和日本中秋节的起源与形成的历史,进而对比中秋节的节日习俗,包括节日时长、饮食文化、庆祝方式的差异,分析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8.
看原声英文电影一直是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好方法。学英语不仅要记单词、背句子,更要了解西方文化,才能真正提高英语能力和英语思维。从电影中观察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思辨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从爱情、家庭及子女教育的方面分析《西雅图夜未眠》,分析中美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商业广告作为宣传推销产品的信息媒介,被企业广泛使用。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商业广告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商业交际活动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商业广告的翻译必须充分考虑文化差异因素。该文从文化心理差异、价值观念差异和审美情趣差异三个方面,对中西方商业广告的翻译进行跨文化分析,研究这些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帮助译者提高商业广告翻译的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0.
张岩 《现代交际》2010,(7):116-116
习语是民族语言的精华,它承载着一个民族浓郁的文化特色和丰富的文化信息,反映出各个民族不同的语言色彩,不同的历史典故、地理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12.
张媛媛 《现代妇女》2014,(6):292-292
社会价值观影响语言,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委婉语也受到不同社会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的影响,同时反过来反映了不同社会文化的特征,由于人类思想和心理的共性,英汉委婉语在某些领域存在着共同处,但是更加反映了中西方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和独特的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13.
徐一平 《现代交际》2012,(5):28-31,27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在对英汉礼貌用语进行对比和分析的基础上,对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用语迁移进行研究。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工具,是文化的一部分,寓于文化之中,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文化背景不同,操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即便语言准确无误,也会产生误会。礼貌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中西方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侧面对礼貌的策略和原则进行的分析和研究,都反映出了深刻的文化内涵。而礼貌用语,作为交际行为的先锋,是其民族文化特点的最直观的投射。本文以礼貌用语中的称呼语、问候语、感谢语和道歉语等方面为例,对中西礼貌原则的文化差异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受等级观念、集体主义和隐性文化的影响,中国的礼貌原则不同于以平等观念、个人主义以及显性文化为特点的西方礼貌原则。基于文化的角度对不同的礼貌用语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用差异,对言语交际活动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对其不断的研究和运用,人们的交际行为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李俊兰 《现代交际》2014,(11):12-13
日本的年轻人用语1被称做是"语言的混乱",一直受到广泛的批判。然而日本的青少年却把它当做日常用语渗透到了自己的语言中,且不断地推陈出新。像这样的年轻人用语,大多流行一时最终自然被人们遗忘,但也有极少的一部分固定在人们的生活中。可以说年轻人用语富于变化性,且可以作为研究青少年各种问题的线索来使用。近年来围绕日本青少年的社会问题日渐突出。在这样的大背景中,日本年轻人用语在扮演着什么角色?本文抱着这样的疑问,从日本年轻人用语的视点对其青少年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文化交流的增加,越来越多的跨国婚姻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电影《土婆婆PK洋媳妇》里的土婆婆和洋媳妇在日常生活中发生了许多有趣的矛盾,而这一切皆源于由中英文化在价值观和日常生活中的差异,只有充分理解双方文化,才能缔造美满的婚姻。  相似文献   

16.
隐喻不仅是语言的修辞手法,也是一种认知系统。现代广告表现形式和传播途径的多元化使得多模态隐喻在广告中被广泛使用,同时中英广告的多模态隐喻受文化、神话、流行等因素影响。这项研究的目的是对比分析中英广告的多模态隐喻。通过对多模态隐喻进行概述,用实例说明中英广告的多模态隐喻,分析其中的三个影响因素,给广告制作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谚语是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精华所在,它们反映了文化和语言的关系。作为一种特定文化背景的产品,谚语与一个国家的文化是密切相连的,并且具有伟大的文化价值。它们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地理环境,历史,社会传统,宗教和文学。基于以上,文化差异对于谚语的翻译方法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本论文旨在通过分析文化差异和翻译方法之间的关系来研究文化差异对于谚语的翻译策略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广告的跨文化传播变得不可避免。因此对于广告商来说,在进行广告本土推广的同时,当地的文化因素是不得不考虑的。希望本文能在这方面起到一些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41个中英公示语的对比研究,发现中英公示语功能基本相同,但在语言的句式结构、语义范围和词类选择上存在较大差异。希望本研究能为公示语的翻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把汉语译成英语或把英语译成汉语是一种语言活动,它既涉及汉英两种语言本身的知识,也涉及多方面的文化背景知识。这就需要译者对汉英两种语言的特点、差异及各方面的文化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表达完整,翻译出的作品才会忠实于原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