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独特的生育政策导致了国内"421及"422"家庭结构的产生,使得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大,养老问题的严峻性持续加剧。同时,这种家庭结构的少子化的现象带来的幼儿教育问题不能小觑。而与之相矛盾的是,社区养老、育幼福利设施极度缺乏,既有设施的使用现状令人担忧。本文着眼于国内生育政策所产生的"421"及"422"家庭结构中存在的养老、育幼问题,提出社区"老幼复合"型福利设施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
科学评估上海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效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针对当前上海养老服务发展中的问题,建议优化政策设计理念,适应养老服务现实需求;实现政策全盘考虑,确保养老政策体系完整;统筹规划养老事业,实现政策操作部门联动;健全政策配套措施,提高养老政策实施效应;整合政策服务资源,推进养老政策功能健全;强化政策引导作用,激发行业参与养老活力.  相似文献   

3.
社会在不断发展与进步,中国政府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中国也在2000年步入了老龄化社会。面对巨大银色挑战,笔者认为要对独生子女家庭养老观念足够重视。政府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老年父母更要树立正确自我养老观念,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保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项由政府投保,为独生子女家庭户养老,暖民心,顺民意,适应人口老龄化与计划生育政策加以完善的好办法,计生特困家庭养老救助工程,由江苏省南通市老龄委成员单位联手在全国率先启动。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我认为最引入注目的亮点是对计划生育家庭老人作出特殊立法设计,规定"国家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扶助制度".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实行30多年来,其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任何政策都难免有利有弊,计生政策也不例外.一方面,有些只生一个孩子的夫妇,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失去独生子女,人到中老年,精神孤寂和养老难题一同袭来,于是,"失独"问题近年来浮出水面,凸显在人们面前;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双独家庭"的养老问题日益严峻——由于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他们往往需要供养4个老人,而等他们年老之后,他们的一个子女可能要供养6个老人,实为不堪承受之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广西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和空巢化的状况日益严重,财力不足与农村养老需求快速增长的矛盾十分突出,农村养老工作压力巨大.为有效破解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难题,广西民政厅厅长韩元利在接受本刊专访时表示,广西通过建立"四个"工作保障机制,构建"五级"养老服务体系,实施"四项"老年关爱工程,搭建"一个"为老服务平台,初步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政策扶持、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农村养老新路子.  相似文献   

7.
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实行40多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未富先老"、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失独家庭"问题也日益严峻。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这是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改革。笔者从计划生育新政策的宏观经济社会效果角度分析,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以来,一些关于一孩心理健康的社会新闻频发。本文在"单独二孩"政策开放,原先的独生子女家庭模式发生改变的社会现状下,研究一孩对于原生家庭子女模式转变的悦纳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究家长和儿童双视角下问题看待的差异,丰富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为减少"二孩政策"落实的阻碍贡献微薄力量。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历来具有极强的家庭观念,而这一观念主要是由孝道来维系的。这有好的一面,使中国社会具有养老敬老的优良传统,但也有不好的一面,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至今仍成为独生子女政策的一大障碍。 解放以来,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尤其是计划生育政策对家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也直接关系到养老敬老的问题。目前我国盛行的养老方式仍处于一个过渡时期,它是在解放前家庭养老的基础之上增加了社会的扶助,这与未来的“社会养老”还有很大的距离,因而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系列问题。据统计,我国年过六旬的老人已逾9千万,其中只有30%的  相似文献   

10.
正一部《都挺好》让"养老"再次成为热门话题。如何才能处理好工作和照顾父母之间的关系?如何才能不像剧中儿女那样奔波劳累?养老不仅是家庭难题,也已经成为社会难题。如今的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80后、90后肩膀上开始承担起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不能陪在父母身边已成为常态。"养老的重负如同一座大山,死死压在每个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的身上。"网络热帖《独生子女的沉重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不可小觑的问题。本文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通过对中国"以房养老"可行性分析,探讨制约中国"以房养老"实施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旨在增强公民的"以房养老"意识,为我国推行"以房养老"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成长与发展:中国独生子女青少年(摘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跨世纪的中国独生子女青少年,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面临着三个问题:1.高等教育的机会。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程度的期望既高于同年龄的非独生子女父母,也高于他们自己的父母。这种高教育程度的期望与我国目前一时还难以改变的“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现实之间,存在着必然的矛盾。残酷的现实将对这一代独生于女青少年和他们父母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进行无情的检验。2.老年保障问题。当这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年时,仅有一个子女的现实将对他们老年时期的家庭交往提出挑战。而这种挑战的严重程度,又依据子女与老人是否同住一地而有所不同。3.养老形式问题。广大父母在未来居住形式方面,具有强烈的与子女不分离的愿望。这无疑会造成一种两难的境地:~方面,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国家的建设少不了正常的人员流动.离不开合理的人才布局,成年独生子女因学习、工作而流动将不可避免;但另一方面,未来社会中大量老年人口的出现,尤其是当大批成年的独生子女远离他们的父母,大量的独生子女家庭成为仅剩老年夫妇的“空巢”家庭的时候,又会要求我们从社会保障的角度去考虑家庭养老的需要,尽量减少这种流动。如何统筹兼顾,如何尽量减少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在这一批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年之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群孤独的人,在生命的某一刻告别了"三口之家". 他们大多生于上世纪50 ~ 60年代,赶上80年代独生子女政策严格执行的年代,人到中年却遭遇独子夭折,又因政策、身体等原因无法生育二胎.于是,生病和养老,成为他们多数人心头一块沉得卸不掉的石头.  相似文献   

14.
自从我国实施计划生育以来,不仅家庭结构发生了结构性变化而且人口增长速度不断下降,独生子女家庭成为了社会的主流结构,由此直接导致和加剧了失独家庭的出现,进而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养老危机,失独家庭社会保障由此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失独家庭现状进而从法律制度建设、养老模式建设、社会救助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为促进我国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建设有所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使我国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421"家庭结构以及"空巢"家庭的大量出现,显示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无法适应发展需求,而实体养老院养老又面临资金、场地和床位紧张等问题。如何找到一种既经济又实惠的养老模式?近年来,一些地方开始尝试"虚拟养老院"服务模式,即建立社区为老服务信息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手机、电话、网络等现代通讯工具获悉居家老人需要什么养老服务,再联系助老人员上门服务。这种简单便捷的新型  相似文献   

16.
失独者,即失去独生子女的父母。在失独群体规模日渐扩大的今天,“失独”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随着首批失独者步入老龄期,晚年的养老保障无疑成为了摆在他们面前的一大难题。然而,现行政策并没有对失独者提供足够的关注和支持。本文在对现行失独者养老保障政策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失独者的福利需求角度对现行政策进行审视,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贫困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更加特殊和复杂。在精确扶贫政策背景下,贫困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直接影响到精准扶贫的效果。当前,我国农村贫困地区老年人在经济生活、生活保健和心理健康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建立以家庭养老和多种养老方式为基础的制度,关注农村贫困地区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在精准扶贫的政策背景下实现"精准助老"。  相似文献   

18.
在发达国家,"以房养老"已发展为覆盖面最广、效果最显著的市场化养老模式之一,而政府的配套政策支持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反思上海"以房养老"试点所面临的操作瓶颈,借鉴美国"以房养老"的经验,上海应强化政府职能,加大配套政策支持,完善制度保障,形成一套有担保、有监督、有规范,政府加市场兼营的"以房养老"运作模式,以吸引银行、保险等市场机构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改善的同时,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日益凸显。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老年人口占全国老年人口的近2/3,其养老问题关系到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权益,也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养老问题,十八大报告中作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的战略部署。以盐城市为例,探讨盐城市农村地区养老的现状,存在的不足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一代农民工的兴起,返乡率和频次都较之上一代有所下降。面临这样的新局势,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更加严峻。究其原因,表面看似子女外出务工,无法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所致,其实质是我国偏重家庭"代际养老"所引发的问题。父辈和子代往往因为伦理观念的差异而倾向于不同的养老方式,导致两代人关系紧张,父辈养老无法保障。面对这样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应秉持专业伦理,凭借专业方法,积极投身老龄化社会洪流之中,为我国积极、健康老龄化社会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