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域的差异孕育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差异体现在语言上。中西文化的差异对英美文学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中西方之间的地域差别、风俗习惯、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决定了中西文化间存在着较大的不同。这些文化上的差异导致我们在进行英美文学翻译的时候不能单纯地从我们的文化习惯出发,而应当在翻译时更多地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关注西方文化中特有的习俗和文化特点。在英美文学的翻译中,要更加关注中西文化差异,深入地了解西方文化对英美文学的感染力和渗透力,保证对英美文学翻译的质量。随着当前世界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只有充分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充分考虑中西文化鲜明的个性,才能在英美文学翻译上有所建树。  相似文献   

2.
杨季行 《现代妇女》2014,(4):307-307
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中西婚礼文化的相互影响,使当代中国婚礼增添许多西方文化的元素。本文着重分析中西方婚礼文化存在的差异,以及导致其差异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田膺琪 《现代妇女》2014,(1):209-209
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饮食方面的差异则来源于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就形成了中餐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注重饭菜的意、色、形,追求色、香、味。而西方则是在烹饪时却自始至终坚持着饭菜的实用性基本特征。本文基于此种饮食文化的对比研究,来梳理中西文化元素间的差异性以及不同文化对接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商务英语是实现对外交流十分重要的渠道,商务英语不仅是语言表达的方式方法,还是实现跨文化语言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我国实现对外交流的过程,同样是双方文化传播和交流过程。由于中西方文化具有很大的差异,直接对商务英语翻译活动产生了影响。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时,必须要对东西方文化差异进行了解,对翻译技巧进行掌握,不管是在用词方面还是在用语方面,均要与东西方文化差异相符,并且善于对东西方文化契合点进行掌握,实现准确翻译。本文就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并且提出翻译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时代发展及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导致世界上现有国家的文化碰撞不可避免。同时,越来越强大的中国和目前最发达的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越来越频繁。中国和美国作为东方和西方的代表国家,他们之间的文化底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何应对这些差异对对外汉语教学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关系到底是因果关系 ,还是亲和关系 ?这个问题的意义在于 ,大量的学者 (尤其是中国学者 )在谈及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发展的问题时 ,往往喜欢从韦伯的这本书出发。要么指出韦伯忽视了其他文化 (尤其是中国文化 )的某些方面———它们对现代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要么指出韦伯并未发觉中西文化差异的更为重要的和更为精细的方面。① 但是 ,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 ,都是从外部对韦伯进行批评 ;它们都存在一个前提 ,那就是 ,承认“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是有一定的因…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与各国交流、合作的日益密切,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逐渐深入,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交往也变得越来越频繁。但是由于中西方在价值观、文化观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文化碰撞或者冲突。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跨文化交际的含义,文化差异在日常交流中的表现,产生文化差异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这一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但是经过了这么久的发展,茶文化逐渐在各国兴起,因此,茶文化就成为了各国文化交流的平台。韩国的茶文化是从中国引进的,其中有许多与中国相似的部分,但是因为文化的不同在茶文化的演化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地方,韩国也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的茶文化。研究韩国与中国的茶文化之间的联系与不同,可以更好的以中国方式去理解韩国当地的人文风情,这对韩语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将对韩国茶文化的发展阶段进行分析,然后对韩语教学中韩国茶文化的运用给与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强调人是历史、社会、世界的核心和主宰。而西方文化中,人作为世界主宰的一分子,动物、植物等一切生命体都被视为世界的主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融合了多元化的电影元素,使中西文化既融为一体,又各自绽放异彩。  相似文献   

10.
王海建 《职业》2011,(35):134-134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在形式,人们通过语言来表达内心的丰富思想,进行相互间的思想感情交流。文化是语言的内容,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可以在各自的语言上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出来,并且对英汉翻译过程中的语义理解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英汉翻译活动中,必须要考虑到中西文化差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武侠小说与英国骑士文学是中西方文化的特有产物。两者都推崇尚武精神,但在精神内涵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背景、文化精神、对现代人影响三个方面。加强两者的对比分析,有助于我们正确审视中西方文化,加速中西文化的融合。基于此,本文以中西方文化为视角,对中国武侠小说与英国骑士文学作了详细的对比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雷鸣 《现代妇女》2014,(6):330-330
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西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体系,并通过各具民族特色的饮茶礼仪表现出来。本文拟通过追溯西方茶文化的历史凝定过程,以及展现中西茶礼仪的内涵、礼仪表现方式三个方面对中西文化与礼仪展开研究,力求厘清这一问题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13.
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其哲学思想已经慢慢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人们待人接物等处事之道。小学英语是外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是孩子习得一门语言的关键时期,茶文化中的哲学思想融入小学英语教学工作,展现出了茶文化的教学价值,这是中西文化的融合发展,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可能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高峰 《当代老年》2014,(1):26-27
在当代的法国华侨华人世界中,有一个中国人的名字几乎是众所周知的,这个人便是黄嘉略。黄嘉略不仅是早期华侨华人融入法国社会的先驱,还是架设中法文化桥梁的奠基人,中西文化交流大使,曾获法国皇家文库中文翻译家称号,可以称之为“近代中国译坛先驱”。  相似文献   

15.
对于现阶段的中国而言,商品需求量扩大,促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迅猛,但是其中的跨境物流的发展还是存在一些不足,没能实现两者共同发展。跨境物流系统缺乏沟通。国内物流和国外目的地国之间缺少衔接和沟通,同时由于不同语言和习俗等导致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目前跨境物流主要包括国际快递、国际物流等专线。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未来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需要重视电子商务和跨境物流的相互沟通。并且应该采用多种跨境物流模式融合的方式,加强与中国物流公司的合作交流和沟通。毕竟我国在跨境电子商务上起步时间短,但是需求的增加也在同时提醒着相关机制进行应有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台湾地区和大陆同属一个中国,但两地间的文化仍有一定的差异性,赴台求学的陆生研究生都面临文化适应的问题。本研究采用诠释现象学的方法,揭示了陆生研究生在台文化适应过程中普遍面临制度、自我心理、社会环境等三个层面的障碍,总体呈现深度区隔的状态。即便如此,他们并非西方文献中所言的"弱势群体",西方文化适应理论在解释陆生研究生在台的文化适应中存在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中西方传统文化的不同决定了今天管理内涵的不同,西方的法制严格意义上说影响了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交流,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的效率。中国的"仁治"思想对我国管理的内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注重人事沟通的管理方式可以更好地让被管理者感受到关怀。本文在领导知识理论的基础上,对中西方领导文化的内涵和作用进行了简要的比较。  相似文献   

18.
在进行汉英翻译时不仅仅是对单词、语句进行准确翻译,同时也包括文化的融合。这要求翻译工作人员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熟练的掌握各种翻译技巧,同时也要对中西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将英语作品翻译成符合中文阅读习惯的作品,提高其翻译作品的可读性,对与将中文翻译成英文也同样如此。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翻译的过程中只有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特色,才能妥善解决翻译中出现的文化差异问题,使汉英翻译达到信、达、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原型理论视角对中英文化中的"红色"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虽然在中西文化中存在着对红色认知的不同,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共同之处,但又因为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系统、结构、民族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等,所以红色在这两种文化中又体现出了语义之间的不对等。  相似文献   

20.
李婷 《现代妇女》2013,(11):180-181
在汉语中,成语是极具生动力以及富含凝聚办的表达力极强的固定用语。汉语成语可以说是中华民族通过自身的生活体验而凝炼出的智慧结晶,因此,包涵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在汉语成语中,使用动物名称的成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中西文化的差异造成了同一种动物寓意着不同形象的现象,这就给翻译此类包含有动物名称的汉语成语带来了一个难题。是传达中华文化保留汉语成语中的动物形象还是顺应西方文化替换汉语成语中的动物形象呢?本文将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就这一现象进行阐释以及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