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以大学生为贷款对象的"校园贷"呈现"井喷式"发展,但随着一些不良借贷的出现,"校园贷"的负面新闻也不断曝光。因此,有效解决校园贷隐患,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对大学生教育和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梳理校园贷的现状,查找校园贷存在的问题,提出做好"校园贷"防范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网贷平台、分期购物网站、借款app层出不穷,这些网络贷款平台凭借其极低门槛的申请条件和各种优惠政策、非常快速的放款时间在法律监管的真空地带肆意生长。"不良网贷"在校园内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针对"不良网贷"造成的无数令人痛心的事件,教育部和银监会共同发布的《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要构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实时预警机制和应对处置机制,并依法处置未经批准在校园推广的网络借贷。  相似文献   

3.
“校园贷”平台在互联网时代得到迅速发展,有的校园贷套路隐蔽,甚至披着华丽的外衣,吸引着一些涉世未深、消费观超前的大学生,也因此出现了很多校园恶性事件。随着近几年校园贷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国家加大了对网络借贷平台的专项整治,作为网络借贷平台的主管部门银监会也对校园网贷业务展开了整治行动。作为高校要对学生加强教育引导,远离“校园贷”,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迅猛发展,网络金融借贷服务开始在高校校园内兴起。2016年下半年,互联网借贷平台"借贷宝"涉及161名女大学生的10G大小的"裸条"裸照及视频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伴随着校园网络借贷而随之而来的"裸贷"、自杀等乱相不断出现冲击这人们的道德底线。笔者通过对"裸贷"现象的分析,剖析"裸贷"现象背后的原因,提出预防"裸贷"现象的对策,完善校园信贷法律法规,为规范校园文化健康发展提出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网络借贷,即在互联网上完成贷款申请各项步骤的借贷方式,包括了解各类贷款的申请条件,准备申请材料,一直到递交贷款申请。众多网络借贷平台业务迎合了部分大学生的需求,但大学生本身并不具备足够的承担风险的能力,大学生网络平台借贷存在诸多问题和隐患。本文对网贷平台的现状和大学生消费、借贷行为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大学生借贷存在的风险及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假借贷款之名,实施诈骗行为的"套路贷",让中招者苦不堪言。所谓"套路贷",是指行为人出于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故意和目的,披着民间借贷的外衣,采取虚增债务、伪造证据、恶意制造违约、收取高额费用等手段,然后通过虚假诉讼、胁迫逼债等方式讨债,非法侵占他人财物的行为,是一种属于诈骗性质的新型违法犯罪。如何要回被骗的财产黄某因急需用钱,就向A贷款公司借款15万元,可当时实际只拿到13万元。3个月的还款期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金融的快速发展,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不断也逐步向高校蔓延,各种不良网络贷款平台用虚假宣传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诱惑学生过度消费。这些申请便利、手续简单、放款迅速的网络贷款平台,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却也有可能让他们陷入难以自拔的"高利贷"的陷阱。如何理性地看待大学生网贷问题,不仅关系着大学生和其家庭的未来,更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期随着部分大学生因为"校园贷"退学、自杀情况的频繁出现,"校园贷"成为热议话题。因此本文就以当前社会热点——"校园贷"为研究的重点,文章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践调查表明广西高校大部分学生没有参与"校园贷"的行为,只有个别少数学生禁不住诱惑,陷入"校园贷"的陷阱,针对"校园贷"存在的问题需要个人、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重拳出击,才能让"校园贷"远离大学校园,为大学生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使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迅速发展,P2P网络借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本文从P2P网络借贷的相关概念入手,在当前国内P2P网贷发展情况下,着重分析了P2P网络借贷存在的风险,探索了P2P网贷风险控制策略,提出了关于P2P借贷风险控制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套路贷"犯罪具有极高的社会危害性,其以民间借贷为掩饰,行为具有隐蔽性,同时犯罪行为手段复杂,往往触犯多个罪名。"套路贷"不同于高利贷,后者只是普通的借贷纠纷,而前者是以侵财为目的的犯罪行为。对"套路贷"犯罪的不同类型的归类以及"套路贷"犯罪触犯的不同罪名的正确把握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刘冬 《现代交际》2010,(3):46-46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发展,农业银行贷款结构发生了变化,面对农户、联合体、新兴起的中、小型企业各项贷款的扶持,面广额度小管理难度大,加强和改进贷后管理显得十分重要,必须坚持做到贷管并重。通过对新型贷款结构进行探索和实践,就新形势下改进贷款贷后管理问题,谈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12.
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对大学生网络贷款的心理危机干预和成长辅导措施进行了研究,认为: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定有一个问题家庭;对于沉迷网络游戏的学生,经常旷课的学生要重点关注;网络贷款出现的初期,学校和老师可更早的发现网络贷款的危害性,及时向学生传达预防网络贷款的有效措施。建议有关部门出台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对校园贷进行规范划整改。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和智能移动设备的发展促使校园贷逐步走进校园,面向具有巨大消费潜力的大学生。校园贷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并且频频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本文运用SPSS软件对南昌市高校大学生校园贷使用体验的调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针对调查研究所发现的问题,分别从大学生、校园贷平台和学校这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风险社会视域下“校园贷”问题的生成及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贷"是一个横跨"在场空间"与"缺场空间"的"跨界性"问题,以风险社会理论为视角进行分析,可有效地贯通网上、网下两个空间的情境性区隔,是从整体上对其进行解读的理想选择。它的异变主要涉及社会急剧转型、网络技术发展及大学生群体结构三个风险源:社会转型过程中风险的无序释放是催生"校园贷"问题的现实动因,网络技术的风险特征是催生"校园贷"问题的潜在根源,大学生群体消费欲望强而财商低的结构特点是催生"校园贷"问题的重要因素。防范"校园贷"风险的关键在于建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个体自省的风险应对共同体,以减少各类风险发生交叠、共振的频率。  相似文献   

15.
"套路贷"向高校校园蔓延的趋势已经引起关注和重视。文章通过对宿迁高校的深入调研,总结出当前校园"套路贷"的主要"套路",给出具体甄别方法,最后从学生视角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以期促进校园"套路贷"的专项研究与防治。  相似文献   

16.
7月31日《人民日报》发表陕西省子洲县农调队来信说,广大农民群众对近年来扶贫贷款发放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反映十分强烈,问题突出表现为:一、干部贷容易农民贷难。据对该县农业银行的一个基层营业所1991—1993年所发放的扶贫贴息贷款的调查,其中SO%以上的贷款者为县、乡、村各级干部及其承朋好友。扶贫贷款对于一般平民百姓来说,只不过是水中月亮镜中花,让他们空担个被扶的名义。二、富者贷容易贫者贷难。当地群众感叹地说:“要贷扶贫款,难于上青天”。问其原因时,他们愤慨地说:现在你要想贷点扶贫款,首先要进得起一份厚礼给发贷…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校园贷"等现象。首先针对小王的案例进行了剖析,然后从三个方面对校园贷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析,最后针对校园贷问题提出三个应对策略,包括加强对学生正确观念的引导;提高防范,建立法律应对处理机制,完善校园的教育管理体制;加强家校联系,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建立多方监管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8.
近来,校园不良网贷在高校呈蔓延趋势,对涉事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从不良网贷蔓延归因入手,结合大学生群体特点,提出在广泛宣传不良网贷危害基础上,构建监管机制,有效治理不良网贷。  相似文献   

19.
借贷记账法是会计复式记账的基本方法,在会计实务工作中经常出现用错账户名称或借、贷方向用反的问题。文章借助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框架结构,独创箭头法来规范会计账户的方向,巧妙解决会计实务中出错情况较为集中的用错账户名称或账户借、贷方向用反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互联网金融的诱惑之下,大学生网络借贷现象普遍,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正常生活。例如P2P网络借贷是近年来网络金融界最为流行的一种大学生借贷方式。本文对大学生校园网络借贷现象进行分析与探讨,以研究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