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朝鲜的社会主义政权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围追堵截下,尤其在美国历届总统的朝鲜封锁与扼杀政策下,依然屹立不倒。本文将浅析在天安舰事件、延坪岛炮击事件、利比亚战争和朝鲜第三次核试的背景下,朝鲜政权还能走多久,及中美韩三方在朝鲜半岛局势的博弈,东北亚的安全局势又将有何变化。  相似文献   

2.
经济人文合作是亚信会议的重要内涵 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正在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中心,这一点已毋庸置疑。这一地区创造了世界57%的GDP。但是,当前这一地区面临着严峻的安全形势,导致不信任和地缘政治角逐的加剧。朝鲜半岛局势紧张,日本企图复活军国主义,亚太和南亚地区领土争端尖锐,西亚局势动荡,许多国家深受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分离主义、有组织犯罪和毒品走私的困扰。由于该地区"冷战"结束后出现的"碎片化"发展趋势,各国各地区经济孤立发展,缺乏有效的经济融合,与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相悖。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在大步向前推进,从东亚到西亚非洲的诸多沿线国家表现出了浓烈的合作兴趣,但也因诸多地缘政治和大国关系的牵制而面临严峻的现实考验。事实上,土耳其伊斯兰政党问题、伊斯兰教的全球影响问题、阿巴边界问题以及席卷埃及等中东冲突国家的难民问题等与中国"一带一路"的安全环境息息相关,关乎中巴经济合作、中埃战略合作,中国与中东伊斯兰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阐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外交关系的基础上,分析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的一系列外交理念在中东的实践及其对中国与地区国家关系的影响.安全与发展是中东地区面临的两大主要难题.由于受传统安全问题和地缘冲突的困扰,中东发展问题长期被掩盖和忽视,发展不足及地区国家间缺乏合作反过来又加重了安全困境.鉴于此,中东地区的治理和发展是消除中东安全困境的最有效途径.中国提出的治理发展理念契合了中东国家的发展实际及现实需求.近年来,中国围绕这些理念展开的外交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夯实了中国与中东国家发展可持续合作关系的基础.未来,推动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并实现地区长治久安将成为中国中东外交的亮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5.
“冒险”的旅游 众所周知,今年四五月间,朝鲜半岛的局势日趋紧张,甚至人们已经依稀闻到火药味了。笔者之所以决定“冒险”去一次朝鲜,纯粹因为东北亚这种严峻而微妙的局势对我有强烈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6年初的首次中东之行,开启了中国与中东关系的新篇章。本文基于对当前中东地区形势变化及其趋势的分析,结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发展战略,提出构建中国中东外交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其内涵、目标、重点和实践路径进行了思考。本文认为,中国中东外交战略的核心理念应是:传承友谊共识,加强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坚持公平正义,促进稳定和平;主要目标是:提升与中东国家的全面合作,拓展中国在中东的国家利益,增强中国在中东的战略存在,使中国在中东"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更有感召力";基本思路是:顺势而为,谋事而动,积极进取,稳步推进,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主动塑造有利于各国发展的地区环境及中国与中东国家的新型关系,在建设性参与中寻找发展机遇,在加强经济合作的基础上累积政治共识,在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推动地区和平的过程中提升话语权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去年以来,东亚安全局势有三个新看点:其一,中国继续强势崛起,中美在黄海和南海权益问题上明显冲撞;其二,朝鲜半岛局势激荡,中朝关系趋近;其三,美国加强了与韩日的同盟关系。上述情形,是否有新冷战上演之势?一段时间以来,学界在热议中国该如何避免陷入东亚新冷战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对外交战略进行了重要调整,中国的中东政策及其与中东国家的关系出现了积极变化。中国对参与中东事务的态度经历了从"韬光养晦,总体超脱"到"有所作为",再到强调发挥大国作用的转变。中国的中东政策从开始主要宣示原则立场向积极参与地区热点问题解决、提出中国思路和方案,再向提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和"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体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深度发展,中东在中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与此同时,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也实现了从最初侧重政治上互相支持,到走向政治、经济、文化、能源和高科技等多领域的合作,再到建立全面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中阿战略伙伴关系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依靠政府外交、政党外交、公共外交与民间外交等形式开展全方位合作,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中阿战略伙伴关系网.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政党外交以机制统筹为理念,以中联部为实施主体,以阿拉伯国家政党、政治组织、政治领导人、媒体和智库为合作对象,通过召开中阿政党对话会、签订政党合作备忘录、举办政党研修班、促进政党领导人与青年交流等方式,积极配合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间的整体交流.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政党外交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有机组成部分,促进了中阿加强政治互信、交流治国理政经验、共建"一带一路"和实现民心相通,维护了中国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推动了阿拉伯国家和平与发展事业,丰富了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友好交往与相互合作源远流长,基础深厚。长期以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始终是中阿交往合作的主旋律。新时代、新形势下,作为共建“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然合作伙伴,中阿双方秉承友好交往的历史传统,顺应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共同致力于强化政治互信,完善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涵,建立起“全面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中阿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在政治、投资贸易、社会发展、人文交流、和平与安全各领域合作中不断取得丰富成果和显著成就。2022年将要举办的中阿峰会,必将进一步加强中阿战略伙伴关系,推进中阿全面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时代的中阿合作,不仅为中阿两大民族实现复兴的进程注入了强大动力,让两大民族复兴之梦紧密相连,而且为促进南南合作树立了典范,为推进地区治理与全球治理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沙特油气资源丰富,具有资金和区位优势;中国人力资源丰富,具有技术和市场优势。中国与沙特建交30年来,两国超越意识形态差异,经历了能源合作伙伴、战略性友好伙伴和全面战略伙伴三个阶段,形成相互依存的整体合作关系。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2030愿景"目标契合,两国合作受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东地缘政治剧烈变动和中沙优势互补等因素影响,具有顶层设计、全球布局、机制对接和多维合作的特点。展望未来,中沙关系的发展需处理好"中国—美国—沙特"大三角和"中国—伊朗—沙特"小三角的关系,统筹旧平台与新机制,加强中沙治国理政经验的交流。中沙整体合作促进了东亚与西亚的互联互通,有助于亚洲大国探索符合各自国情的现代化道路,进而增强亚洲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2.
中东与巴基斯坦反恐形势的互动是当前巴安全局势恶化重要的外部因素之一.基于巴所处的联系南亚与西亚、中亚的特殊地缘位置及其伊斯兰文化属性,本文重点考察了阿富汗、伊朗、沙特三个有重要相关性的国家对巴反恐局势的影响;基于全球恐怖主义网络的运作机制,本文从资金流.信息流,人员流三条主要联系渠道,分析了巴基斯坦恐怖势力与中东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巴局势恶化对"动荡弧"地带安全局势的影响,并就巴局势恶化对中国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中国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廖卓娴 《老年人》2013,(8):14-15
2013年6月27日至30日,韩国总统朴槿惠率领一个空前庞大的代表团对中国进行了为期4天的国事访问。这是朴槿惠入主青瓦台以来,继5月份访问华盛顿以后的第二次重要国事活动。中韩两国元首就发展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朝鲜半岛局势研判等  相似文献   

14.
东亚和平的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冷战结束后,人们一直对东亚(包括东北亚与东南亚两个地区)的安全问题很担心,但是自1990年柬埔寨战争结束以来,整个东亚地区却没有发生过国家间的战争,成为冷战后世界上少有的几个和平地区。这种现象促使学者们研究冷战后东亚和平持续了13年的因素是什么。对东亚和平有影响的因素当然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地缘政治学者认为,冷战后的东亚地区和  相似文献   

15.
新安全观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信息及生态安全等多种内涵,主张尊重对方的利益,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为对方安全创造条件,实现共同安全,最终达到"双赢"和"多赢"的目的.中国政府所倡导的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和平外交新理念,不仅适用于应对传统安全威胁,也适用于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依照新安全观积极开展中阿安全合作符合双方利益,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中阿关系是一种经过时间考验的、真诚的、彼此信赖的关系,这是中阿合作的历史财富,也是继续合作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征稿启事     
《阿拉伯世界研究》是"国际问题研究"类刊物,一直致力于弘扬学术探索与创新,促进中国"阿拉伯学"、"中东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本刊长期关注阿拉伯—伊斯兰世界、西亚北非地区的政治、经济、人文等问题,强调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学理探究、注重分析问题时的中国话语和全球视野。本刊的"聚焦话题"、"探索"等特色栏目特别注重对局势变化的及时分析与深度、广度探析。近期我刊特别关注的议题包括:"中阿合作论坛"十年来的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西亚北非局势的新  相似文献   

17.
土耳其和以色列一直保持着友好稳定的合作关系。埃尔多安领导的正义与发展党执政后,土耳其和以色列关系起伏跌宕,巴勒斯坦问题、土以两国政局变化、正发党的外交理念等成为长期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当前巴以和平进程停滞不前、正发党继续执政的背景下,土以关系可能会长期处于冷热不均的状态,但双方的地缘环境、共同利益和相互需要决定了两国关系不会彻底破裂,更不会成为宿敌。  相似文献   

18.
阳春三月,朝韩关系再次遭遇"春寒"。3月初,美国与韩国在韩国境内举行了一场规模空前代号为"关键决心"的联合军事演习。此次军演,正值朝鲜半岛局势紧张,各方对朝发射卫星一事高度关注。因而,其举行时间和规模都显出了更深一层的含义。  相似文献   

19.
2007年以来,随着六方会谈的推进,美朝关系出现了明显的改善迹象,双方均有意推动双边关系正常化。一旦美朝关系正常化,势必会影响今后的六方会谈和朝鲜半岛局势。美朝关系趋向正常化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战略动机?美朝直接对话会不会使中国在朝核问题上被边缘化?这些都是值得深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安全利益与发展利益成为海合会对外关系的两大目标,是其制定对外政策的隐性逻辑。30多年来海合会的对外关系发展具有一定规律性,即当国际和地区环境恶化时,成员国倾向于用一个声音说话,并在安全领域形成密切合作、构筑"安全共同体";当外部局势趋于缓和时,海合会则朝着经济一体化的目标迈进,发展问题上升为地区合作的重要议题,构筑"经济共同体"成为成员国努力方向。在海合会区域安全和经济整合过程中,当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趋同时,其对外政策往往产生较好效果,反之则效率低下,2008年以来的全球经济危机和2010年底以来的中东剧变就是例证。中国应把握好海合会对外关系演变的基本逻辑,在政治安全与经贸发展两大领域提升与海合会战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