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电视媒体,民生新闻的作用和意义就在于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反映民意;解决困难,调节冲突,化解矛盾。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应该反映老百姓的生活,注重实际,解决问题,也能够为党和政府分忧解难,上传下达。本文论述民生新闻"贴近百姓""贴近实际""贴近现实"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楚天都市报》其办报宗旨"责任媒体,百姓情怀"在社会新闻中得以直接反映,其中社会新闻标题所具有的口语化、通俗性、写实性和人情味等特点,从而使社会新闻真正做到服务群众、贴近受众。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民生新闻成为各大电视媒体最为普通的一种报道形式,也是老百姓最为关注最为喜爱的电视栏目.因为民生新闻节目关注的是人们的身边事,与平常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充满了温情的人文关怀.民生电视新闻主要着眼点在于"国计民生"中的"民生"二字,是新闻宣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真实体现.其呈现特点是以平民的视角观察、记录和报道普通百姓的生活.民生新闻作为一个大众化、生活化的节目,如何提高节目的品质已经是一个值得广大电视新闻工作者关注的问题,文中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央提出的"走转改",将当下新闻报道的短板提了出来,新闻记者角色定位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新闻事业的积极发展及国家、社会的舆论导向。县级新闻记者本就身在基层,与广大老百姓生活在一起,更应该关注普通群众的新闻,让老百姓看自己的故事,看自己的新闻。如此转换新闻角色,采访出来的新闻才具有鲜活性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5.
新闻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新闻评论是媒体彰显其主张的重要形式.但是,很多媒体的新闻评论干涩、空洞,说服力不强.因此,新闻评论要真正成为媒体的灵魂,必须改进文风,用鲜活、生动、真实的语言来增强其表现力,使其更贴近受众,增强媒体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6.
党中央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在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江泽民提出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胡锦涛在新闻和宣传方面,则提出了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三贴近”从新闻业务的角度,为新闻传媒找准新闻源头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丰富的新闻线索。  相似文献   

7.
随着当代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媒体行业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尤其是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这些年来的脱颖而出,更加积极的带动了受众与电视和社会的交流。民生新闻节目在收视率、社会反响和公信力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特别是近10年来,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以其个性化的“播报”的方式向观众传递信息,语言表达向口语化平民化方向发展,为受众和社会搭建了沟通与交流的良好平台。同时,镇江电视台资讯频道《资讯播报》以“贴近百姓,贴近实际,贴近服务”为目标。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从镇江本土经济和文化来分析镇江资讯民生新闻的特色,以及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同时对此类节目样式在今后行业中的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魏静 《现代交际》2013,(11):90-90
每个记者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去面对新闻事件的。新闻角度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闻价值的大小,也决定着新闻的成败。新闻角度的最佳选择,是能贴近受众的心理需求,通过揭示事物本质、新鲜独特、以小见大的视角,使受众通过记者的眼睛触摸到新闻事件的灵魂。  相似文献   

9.
亮话     
吴志攀:只有政府守法十几亿人民才会守法日前,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在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开幕致辞时说,社会责任最主要的承担者是政府,政府的责任就是自己依法行政,做一个法制化的政府。他表示,政府要保持诚信,要严格地遵照市场的规律和法律法规来办事,要使广大老百姓和投资者,纳税人能够相信政府,相信国有机构。政府说话是一定要算数的,而且是一定要照顾老百姓利益的,这不仅仅是服务某一个集团利益。吴志攀认为,只要政府把社会责  相似文献   

10.
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主要解决老百姓"住有所居"的问题,关键要在不同时间段使老百姓的住房条件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不断完善住房制度改革。总体上,低收入者要有社会保障,中、高收入者要走商品化道路,中等偏下这一块要有政府支持,如发展公共租赁房,在房价上涨较快的地区增加限价商品房供应,通过三个不同的层次来达到老百姓"住有所居"的目标,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住房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1.
新闻传媒在为社会民众提供新闻时讯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者社会舆论的发展方向和社会意识,也承担了为商业获取利润的职能。新闻不仅要具有真实性、客观性,同时还要明确伦理目的,体现伦理价值,充分发挥新闻传媒的社会功能,因为新闻传媒的伦理基础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论语数字     
"如果说公务员是社会的管理者,他们全部被搞垮了,社会就会变得无序,有权有势的人全都去国外了,倒霉的还是老百姓。仇官仇富,我认为不是民主主义的表现。我是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不能把反对贪官污吏变成仇恨所有的官员或富人。"——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转基因研究要积极,应用需慎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富二代”成为在各种新闻报纸、书刊杂志,甚至是老百姓日常谈话中很熟悉的一个词。“嫁人只嫁富二代”也成为了普遍的社会现象。笔者认为,《非诚勿扰2》这部电影看似平淡,却是深刻地反映了这一现象。本文将从该影片切入,继而探讨“嫁富”这一价值观在现实社会中的表现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龙娜娜 《职业时空》2008,4(1):105-106
经过多年的争论,业界已对社会新闻的大致内涵取得了基本共识,这种共识的基础虽缺乏严格的学术立论,却是约定俗成,即社会新闻是对于社会现象、社会风貌、社会生活、社会动态、社会事件、社会趋向、社会问题等方面的报道。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社会新闻是与严肃的政治新闻相对立的一个概念。从目前各媒体对社会新闻的处理来看,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带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报道要求更加迅速、及时、准确,对报纸等传统纸媒新闻形成了强烈的冲击,这是不可逆的社会趋势。那么,作为传统报纸行业的新闻编辑,不仅要进一步提高业务素养,还需要随时随地培养自己敏锐的新闻捕捉能力,不忘作为新闻编辑引导社会舆论发展的职业责任,以维护新闻媒体公信力为己任,坚持做纯洁新闻的"卫道士",成为新闻传播的"把关人"。  相似文献   

16.
严文德 《职业》2008,(14):45-46
德育理论课教学的"三贴近"原则,是指在德育理论课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相似文献   

17.
正早期教育如此重要,什么东西都要从小学起,那什么才是孩子一生中最需要学习同时又最需要在人生初期就播种的呢?探索自然、贴近社会、悦纳自我、关爱他人人一生中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可以规结为三大领域:  相似文献   

18.
论语数字     
大家对医疗机构有误解,所谓看病难看病贵,我走遍全世界,看病最不难是中国,看病最不贵是中国,老百姓老要自己掏钱(看病)所以觉得贵,但出不起不等于贵。——近日,广州市政协委员,市卫生局副局长曾其毅在分组讨论间隙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别人都是‘明星’,但我是‘灾星’,是‘事故发言人’。——国家安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说。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民生新闻作为都市报新闻的主要形式之一,越来越追求平民化、娱乐化和故事化,极具发展前景。民生新闻的发展适应贴近普通百姓生活的要求,有利于我国民生新闻和整个新闻行业的发展,在新的媒体环境下,都市民生新闻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文章主要分析了都市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卢奕 《现代交际》2014,(9):101-101
近年来,栏目短剧在全国电视荧屏日益火爆起来,延边电视台的栏目短剧运作了四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栏目短剧贴近群众,源于生活,是老百姓自己的舞台,并且巧妙融入地方特色,塑造自己的明星团队,整合所有可利用的资源,在荧幕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