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新燕  苗海叶 《现代交际》2022,(11):51-58+122-123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生态民生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治理观、生态文明观、生态共赢观五重维度回答了“为谁建设生态文明”“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以及“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问题,为建设美丽中国、美好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引。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之一,明确指出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总体要求,并明晰了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四项任务。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态文明观,科学合理,催人奋进,指明了我国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和目标,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新理念,续写新时代美丽中国新篇章,开启美丽中国建设新征程。  相似文献   

3.
理论逻辑是梳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机理的关键所在,也是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时代化路径创新和开展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创新研究的新起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吸收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的内在精髓,借鉴历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要义,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朴素生态文化和西方生态文明思想精华,形成了立意高远、内涵丰富、系统完备的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为中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方向指引,更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4.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首次提出了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明确建设美丽中国。代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生态观。这其中涵盖了丰富而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汲取了中国古代传统儒家和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中至今仍然合理和有益的元素,为建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为主线,提出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关系的异化以及解决资本主义生态问题的途径等重要生态思想。面对当前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哲学中蕴含这生态文明思想,对生态德育的产生具有其特定的影响。生态德育既是一种新的德育观,又是整合传统德育之后的一种崭新教育范式,对高校德育提出新的要求。文中对高校生态德育予以了思考,提出了一些教育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也面临着环境破坏、大气污染、水污染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为了更好地推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美丽中国建设,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深刻把握马克思生态观的内容,挖掘其时代价值,加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它为建设法治国家提供了基本保障,为提倡低碳生活提供了目标方向,赋予了生态文明建设新的时代内容。  相似文献   

8.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的发展容易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由于偏重追求效率的生产模式以及粗放型增长方式,忽略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导致社会建设面临的生态形势非常严峻。培养青年一代尤其是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对生态文明建设尤为重要。本文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视角,探讨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现状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关系,力图通过寻找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树立大学生生态文明观。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着国家的永续发展和人民的健康幸福生活。新时代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转变,人民追求的不仅是物质层面的满足,还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2020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官之年,生态要素也是评判小康水平的要素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竭力解决涉及人民健康的重要生态难题,平衡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循自然界为上,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理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指导,具有系统性、针对性和可行性,为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丁桂馨 《公关世界》2022,(23):47-49
源于对大自然整体有机性特质的深刻把握,中华民族有着崇尚世界“和合共生”的传统价值观。21世纪日趋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昭示了西方主导的现代性文明形态有着内在的生态缺陷。人类必须以生态文明开创永续发展的现代性文明新形态。新时代中国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探索中,深刻把握“和合共生”传统价值观及其生态文明意蕴,采取系列举措推动地球村成员的“绿色”共在,以此保障人类文明的永续发展。从学理层面揭示新时代中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实践的文化基因,有利于从思维模式及其文化价值观的深度破除西方污名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思想的立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王涛  殷昭鲁 《现代交际》2023,(11):9-16+121
新时代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结构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习近平海洋生态文明观是关于“蓝色国土”生态治理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向导,蕴含着丰富的系统思维特征,具体表现在整体性、动态性、结构性、开放性四个外显向度,集中体现在山海互济共统筹、人海和谐相依存、保护优先谋大局、共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系统思维理路中。习近平海洋生态文明观的价值表征为以系统思维研判海洋生态问题,是探索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理论创新和价值指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我国生态文明的构建,进而探讨在新时代转型发展时期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实现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以及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本文主要立足于马克思的生态思想等观点对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生态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促进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党和国家立足我国国情,紧紧把握自然发展规律,提出了关乎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全民健康发展和经济持续提高的一系列新举措。本文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认知着手,以更好地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四个维度,从而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努力探寻适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美丽中国建设具有深刻的内涵意蕴,主要体现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理念,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的理念,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理念,推进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中国化进程,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具体实践的快速发展。就美丽中国建设内涵意蕴进行解析,以期深化对美丽中国建设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并没有关于生态问题的专门论著,但在论述人与自然关系、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构建共产主义等论题的著作中,可以发现丰富的生态观思想。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创新实践.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立足生态,长远规划,是从江西实际出发的战略举措,也是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有益探索。对马克思生态观思想作一番梳理,将为这一实践提供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
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和总结现代生态科学的最新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综观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的提出、基本原则的形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途径的探寻;均贯穿了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8.
我国乡村的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是我国改革发展的重点和难点,而我国民族地区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复杂性与广泛性。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野溪铺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国引起了重大反响,为全国各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范本和参考。拟对张家界中湖乡野溪铺进行分析,总结民族地区乡村文明建设中的实践成效,提出一些建议,探究和展望新时代下我国民族地区乡村的生态文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学锋  白津夫  袁晓勐 《城市》2014,(11):14-18
正狭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与和谐社会相对应的生态环境建设,主要包括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空间优化和生态环境质量的逐步提高。广义的生态文明既是一种发展理念,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时代。作为一种发展理念,生态文明要求保护自然和尊重自然,在建设良好生态的基础上,将"生态原则"贯彻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尊重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秩序,保持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竞争和共生,推动自然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二十大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就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制定了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自然资源是生存之基、发展之要、民生之本、生态之依。自然资源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转化为具体工作任务并扎实推进落实,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极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