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广州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弄清楚五个问题和消除五个依赖症.只有继续经济自由化改革、开放市场、加强制度和技术创新,才能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企业在竞争而不是在政府的扶持中自发地进行创新活动,才能加快产业调整和升级的步伐,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纠正失衡的经济发展模式,向工业化的更高阶段迈进,逐步转变到可持续、健康和高速经济发展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的发展战略实现驱动创新,这对于突破经济发展的传统形式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面对新常态下科技创新方面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山东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推动发展的作用,以制度创新促进科技创新,较好地实现了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融合。  相似文献   

3.
上海全球城市建设应以崇尚先进、海纳百川的海派文化为引领;以打造世界级资本、信息、能源、资源流动管理的交流协商平台为核心;以制度创新保障科技创新为手段;以包客创新风险为发展关键.上海全球城市建设的战略重点应是:营造多元文化氛围,提高人口国际化水平;推进产业的服务化、提升经济全球控制力;建立人才荟萃之都,促进科技创新;引入国际组织,增强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重视海洋发展战略,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三虎 《城市观察》2013,25(3):111-124
产业融合代表着当代世界科技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国际企业界和经济界开出的重要战略管理菜单。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推进产业融合发展能够促进广州集聚全球高端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从而有利于升华广州低碳、智慧、幸福三位一体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水平。在新型城市化进程中,广州必须重视三次产业的宏观融合、产业内部的微观融合和产业之间的空间融合。为此需要针对产业融合过程中存在的制度性障碍和非制度性障碍,强化战略统筹,形成符合新型城市化方向的产业融合发展思路,优化产业融合制度环境,鼓励企业制定商业战略,使产业融合成为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的经济竞争基础。  相似文献   

5.
王征 《城市观察》2014,(2):132-139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未来的产业发展格局中将会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昭示着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前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在产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前瞻性,同时大力加强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力度,以体制创新促进促进技术创新,以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产业演进的内生动力,从而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大大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技术创新的含义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他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创新的目的在于获取潜在利润。创新包括五种情况,即引入新的产品或提供产品的新质量;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供给来源;实行新组织形式。熊彼特描绘了技术创新的三种类型,一是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的开发,老产品的改造;二是营销创新包括扩大原有市场的份额及开拓新的市场:三是组织创新,包括变革原有组织形式及建立新的经营组织。美国国立图书馆研究部对技术创新所下的定义为:“技术创新是一个从产生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设想到市…  相似文献   

7.
葛蓝 《职业》2011,(5):177-178
一、产业升级的重要性 在人类经济发展中,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促成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传统产业升级的基本环节包括信息化改造、技术创新、组织结构创新、体制创新等方面,这一系列的改造和创新,都离不开一个重要因素——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冯利军 《职业》2011,(20):16-16
为适应新时代要求,企业财务管理必须改革创新。一、知识经济对传统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创新要求1.知识经济要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财务人才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器,发展知识经济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财务人才。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深化教育改革,扩大受教育者的知识面,着重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9.
在企业内部层面提升上海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要培育创新型企业家精神,积极引导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观念创新,为企业创新发展奠定基础.要推动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引进科技型创新人才,采取积极措施激发其创新精神,推动企业创新发展.要加强产品的研发力度,整合各种资源,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通过自主技术创新实现产品创新,提升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景德镇陶瓷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是技术创新,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技术创新可以分为学习模仿、自主创新发展、调整三个阶段,促进陶瓷技术集群创新的有很多的原因,比如市场偏好、政府政策、专业分工等。  相似文献   

11.
张亚军 《科学发展》2021,(12):27-35
上海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从产业发展方向看,要提升高端服务体量,加强中端智能制造,构建新型产业体系;从产业发展驱动力看,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开放型经济注入新动力,促进产业跨区域协同联动发展;从产业发展着力点看,要提升本土总部型企业和平台型企业的能力,以平台经济为载体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以自贸试验区建设推动制度创新、培育良好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2.
促进郊区工业园区二次开发,加快园区转型发展,是上海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必然要求。要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加强对"二次开发"重要性认识。在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前提下,按照全面探索、逐步推进、封闭运行、结果可控原则,结合城乡统筹、产业转型、环境整治,通过产业用地二次开发,创新土地利用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加快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上海实现创新转型的重大战略。上海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必须紧密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立足国际视野抢抓重大技术机遇;坚持发挥上海产业、金融、科技、人才等综合优势,坚持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业领域、重大项目以及新增长点的培育形成;推动产业技术来源向自主创新、引进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等多源并举转变,推动产业技术形态向产品创新、工艺创新、设备创新、材料创新、服务创新多环节整合转变,推动产业技术创新重点领域向制造领域和商业模式双轮并举转变。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发展主要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在产业结构上,促进经济发展主要由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转变;在要素投入上,促进经济发展主要由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相似文献   

15.
陈金玲 《职业》2016,(24):55-57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发展质量一直偏低,主要表现为生态、社会等领域成本过高。因此,在质量上促进经济增长是可行的也是必然的。本文探讨了以公共管理创新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路径,提出了营造优良、创新的政策环境;扩大公共管理参与主体,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参与中的作用和影响作用;创新公共管理理念,促进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转变治理方式,健全、创新管理体制建设;以法治规范为导向,提高公共管理创新水平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邓强 《城市观察》2014,(5):96-106
从产业技术创新积累的过程看,目前广州市产业发展正处于主导产业创新及产业替代升级的关键时期。但其产业发展和创新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支柱和优势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产业整体创新能力不高、技术商品化水平有待提升、产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不尽合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竞争力低等。上述问题正成为广州通过产业创新实现竞争力整体提升的瓶颈,以及通过技术变迁实现产业升级的阻碍。本文在对广州产业创新的现状和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产业创新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如何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进而实现"创新驱动"式发展战略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打造知识创新型总部聚集区,应全面贯彻国家有关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决策,紧紧围绕“一极三区一高地”(中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中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的目标定位,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创新引领为导向,加快培育和集聚一批具备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功能创新的高成长性总部企业,构建知识创新型产业体系,探索具有前瞻性的政策体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识创新型总部经济发展高地。  相似文献   

18.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创新.在互联网浪潮风起云涌的背景下,产业技术创新的机制和模式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给中国企业加快创新带来巨大机遇,同时也形成新的冲击.为此,必须从开放和前瞻的视角,重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塑造我国供给侧新优势.关键是推进包括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在内的全面创新,构建富有活力的协同创新体系,营造激励创新的市场竞争环境,集聚和培育各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9.
王炜 《职业》2016,(27):24-26
校企合作是技工院校最重要最基本的办学制度.本文以中船澄西高级技工学校为例,探讨如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从政策引导、机制创新及管理服务等方面建立校企深度合作长效机制,推动技工院校通过产教融合、工学一体实现"校企双制"培养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中国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将在能源结构上持续优化转型,清洁能源产业正在实现跨越式发展。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人才需求较为旺盛。学院与合作企业深度联合,共同成立清洁能源制造装配钳工技术技能传承创新平台,针对清洁能源装备制造行业制造、调装、操作、运维四大关键环节,传承装配钳工加工工艺与实操技能,协同开展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开发实习实训资源,加强实践教学,着力提升教师团队技艺技能传承创新能力,培养德技双修、善于创新的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高质量发展,传承装配钳工传统技艺,促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为区域制造业转型及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