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为了探究95后高职医学生恋爱动机与失恋应对方式的关系以及择偶标准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大学生恋爱动机问卷、择偶标准问卷以及失恋应对方式问卷对1104名高职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95后高职医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恋爱现象、恋爱动机与失恋应对方式显著正相关,择偶标准与恋爱动机显著正相关。择偶标准在恋爱动机与失恋应对方式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值为13.65%。  相似文献   

2.
张章 《现代交际》2012,(2):214-215
采用应对方式问卷、情绪自评量表(含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陕西教育学院和西安文理学院教育系及心理系专业在校学生共计373名同学进行调查,比较心理咨询师职业培训对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及情绪的影响。结果发现:1.心理咨询师职业培训对大学生的应对方式没有显著性差异;2.心理咨询师职业培训对大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3.被试的应对方式水平与焦虑、抑郁状况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刘珍  庞淑兰 《职业》2017,(18):97-98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了解中职女生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中职女生攻击性行为的现状,探究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与中职生攻击性行为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一般情况问卷、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CPANS)、攻击性问卷中文版三种方式,对秦皇岛市三所中等职业院校的中职女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秦皇岛市中职女生童年期心理虐待阳性组检出率为38.2%,忽视阳性组检出率为43.7%,心理虐待和忽视组检出率为29.5%;攻击性平均分为63.73,攻击行为处于相对中等偏下水平.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总分及各维度与攻击性均成正相关.结论为中职女生遭受童年期心理虐待和忽视越多,攻击性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探讨心理弹性在大学生人格特征和主观职业障碍之间的中介效应。作者通过对165名大学生进行主观职业障碍职前问卷、心理弹性问卷以及大五人格简式量表调查发现,心理弹性对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因子对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有正向预测作用;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因子对大学生心理弹性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在大学生人格特征(神经质因子)和主观职业障碍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进而得出结论:心理弹性在大学生人格特征(神经质因子)和主观职业障碍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童年期创伤经历及家庭环境对成年后焦虑的影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童年期创伤问卷(CTQ-SF)和家庭环境量表(FES-CV)为研究工具,对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童年期创伤经历与成年后焦虑显著正相关,童年期创伤经历的各个因子与成年后焦虑显著正相关;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组织性、控制性和矛盾性因子与成年后焦虑具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抑郁的间的关系,探讨孤独感在社会支持和抑郁间的中介效应。方法:以天津市某高校1244名大一新生为对象。用抑郁状态问卷、孤独感量表和领悟性社会支持问卷进行测试。结果:社会支持与孤独感、抑郁的间的相关显著,孤独感可以作为中介变量部分中介家庭外支持和家庭内支持和抑郁间的关系。结论:可以通过调节个人感觉到的社会支持和或改变孤独体验来减少个体抑郁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自编大学生父母依恋问卷、自尊量表、对人坚信量表改编版、领悟社会支持量表、青少年自主性问卷、自编大学生学校适应问卷对2471名大学生施测,考察父母依恋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父母依恋、自尊、信任他人、自主性、社会支持感知对学校适应有积极影响;父母依恋部分地以自尊、信任他人为中介对自主性、社会支持感知、学校适应产生积极影响,其中自尊的中介效应更大;父母依恋、自尊、信任他人对学校适应的影响部分地以自主性、社会支持感知为中介,自主性是父母依恋、自尊影响学校适应的主要中介。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概率不高,创业成功率普遍较低,所能解决的就业问题有限。人格特质是制约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个人特质中成就需要、冒险倾向、自主性与创业意向关系显著,其中,创业意向对成就需要与创业能力能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冒险倾向和自主性对创业能力起部分中介的作用。大学开展创业教育,要重视通过培养人格特质中的成就需要、自主性、冒险倾向这三大特质来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采用贝克焦虑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调查了大学生大学生焦虑及应对方式,并做了相关研究。研究发现:1.大学生中呈显著焦虑的人数较少;2.焦虑水平和积极应对方式在性别上都表现出明显差异,而在消极应对方式中没有明显差异;3.不同年级消极应对方式的采取有极显著性差异;4.在不同专业中,焦虑水平和积极消极应对方式上都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5.大学生焦虑水平与积极应对方式之间没有相关,而与消极应对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根据研究结果,认为应该采取一些正确的应对策略,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的不健康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0.
玉佩鐘 《公关世界》2022,(24):67-69
大学生抑郁情绪是研判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线索,辅导员通过捕捉大学生抑郁情绪的表现,分析研判深层内因,及时有针对性地做心理疏导可阻止大学生抑郁情绪恶性发展。通过分析大学生抑郁情绪来源及成因,得出抑郁情绪源于自我发展矛盾、人际关系危机及原生家庭问题。高校辅导员可通过以下四个方式处理大学生抑郁情绪问题:提升抑郁情绪发现、分析及应对能力,掌握大学生不同阶段焦虑源,帮助大学生建立优质社会支持系统,提升积极心理干预水平。其中如何提升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及加强积极心理干预的部分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探究道德推脱对共情和校园欺凌的中介作用。以共情量表、道德推脱问卷,校园欺凌问卷为测量工具,对方便取样的44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表明共情和遭受校园欺凌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道德推脱在共情和校园欺凌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即共情通过道德推脱影响校园欺凌。本研究的发现对预防学生校园欺凌行为有重要的理论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西部地方高校大学生生命控制感现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学校生命教育及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大学生生命控制感问卷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23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大学生生命控制感总体水平较高;(2)不同专业及是否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生命控制感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3)女生在生命控制感总分及生活盈实,变化接纳两个维度上显著高于男生;农村学生在去自我关注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城镇学生;大四学生在生活盈实和宽容程度水平上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学生;(4)大学生的生命控制感水平可正向预测其积极应对方式,可显著地预测其消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3.
采用儿童虐待量表和儿童归因风格问卷,对790名中学生调查儿童期的虐待经历对其归因风格的影响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儿童中存在一定比例的儿童虐待现象,且儿童虐待与家庭氛围和家庭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2)儿童虐待与归因风格是有显著相关的。其中,儿童虐待的情感忽视维度与归因风格的内归因是显著负相关,与归因风格的外归因呈现显著正相关;儿童虐待会预测其归因风格。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三助"工作是实现大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在培养大学生责任心、执行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表现力方面有积极作用.笔者通过问卷和访谈两种方式对"三助"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探析"三助"工作对大学生综合表现力的影响,旨在为学校大学生"三助"工作开展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促进各高校间大学生"三助"工作的交...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围绕大学生就业应对方式与就业压力问题,对就业情境下的压力和应对方式概念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在心理防御机制理论、特质理论、情境理论三种不同心理学理论背景下,分析大学生面对就业时所采用的不同的就业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6.
探究大学生无偏见动机对社会支配倾向及同性恋态度的中介作用。采用大学生同性恋态度量表、社会支配倾向量表中文版及无偏见动机量表为测量工具,对方便取样的57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表明:社会支配倾向、同性恋态度和无偏见动机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无偏见动机在个体对群体支配倾向和同性恋态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个体对群体平等的反对倾向和同性恋态度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调节个体对群体支配倾向、个体对群体平等的反对倾向以及无偏见动机来减少对同性恋的偏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31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考察了大学生社会支持与手机成瘾的关系,并检验了孤独感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大学生手机成瘾无性别、年级、专业差异;2.大学生社会支持与手机成瘾呈负相关,孤独感与手机成瘾呈正相关;3.大学生的孤独感在社会支持和手机成瘾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农村中学生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以山东省莱西市262名农村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不同性别农村中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差异显著.2.不同性别农村中学生的消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3.农村中学生的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结论父母要实施积极的教养方式,帮助孩子形成成熟有效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9.
使用《SCL-90》《SAS》及自编《大学生就业应对方式》问卷,对吉林市高校3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选取其中两个班作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对实验组被试进行就业指导课程(职业生涯指导理论、职业生涯指导实践和团体心理咨询)的干预。结果显示:(1)实验组、对照组SCL—90、SAS和大学生就业应对方式前测结果不存在显著差异。(2)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干预,有效改善了实验组大学生的就业应对方式,缓解了实验组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20.
防御性悲观是个体在面临成就情景,但可能失败时,为保护自我价值而采取的一种策略。以23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探讨了大学生失败恐惧与防御性悲观的关系,以及归因方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大学生失败恐惧、防御性悲观、负性事件归因方式三者均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失败恐惧能正向预测防御性悲观;大学生归因方式在失败恐惧与防御性悲观的预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研究拓展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