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是人们谈论和思维抽象概念的认知工具。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依据,收集韩国Trends21语料库中"?(梦想)"的植物隐喻,对这些隐喻进行详细的归类和分析,从认知角度探讨植物作为始源域向"梦想"目标域的映射过程并分析这些韩国语植物隐喻表达式的经验基础及其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2.
吴裕泰始终以"振兴中国茶行业,弘扬中国茶文化"为企业使命,努力成为中国茶行业的代表、中国茶文化的代表和中华老字号文明的代表。百年吴裕泰,茶更香,情更浓。  相似文献   

3.
吴裕泰始终以"振兴中国茶行业,弘扬中国茶文化"为企业使命,努力成为中国茶行业的代表、中国茶文化的代表和中华老字号文明的代表。百年吴裕泰,茶更香,情更浓。  相似文献   

4.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而且是我们能够认识外部世界并建构语言的认知机制。本文以概念隐喻为理论框架,考察语料库中韩国语"??(信赖感)"相关隐喻的使用情况,探讨分析了"??(信赖感)"建筑隐喻的构成及其经验基础和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5.
概念隐喻是人类的一种认知现象,是认知隐喻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介绍概念隐喻理论为切入点,从概念隐喻的定义、分类以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概述。  相似文献   

6.
水乃生命之源,一方面,在法、汉语中都有着相似的隐喻映射,如"时间、力量、灾难、失败";另一方面,法汉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使得"水"在两种语言中也存在着不同的隐喻认知。通过选取与"水"相关的谚语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法、汉语言中"水"概念的隐喻投射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两种语言中"水"的概念隐喻投射的共性和差异。  相似文献   

7.
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概念隐喻是在认知语言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是用一个范畴的概念去解释另一个范畴的概念。颜色是人类对外部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当我们用颜色的基本范畴去表达其他认知域时,便形成了颜色隐喻认知。本文通过对英汉颜色习语的概念隐喻进行对比,为该领域的语言学研究提供新思路以及提升其理论高度。  相似文献   

8.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源域和目标域的相似性是构成隐喻语义的基础,是隐喻的本质。隐喻的映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是从一个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的过程。把握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关系能更好地理解和学习隐喻。  相似文献   

9.
词汇是语言中能自由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不同民族的词汇体现出跨语言的语义文化差异和语用文化差异,本文从认知语言学隐喻和转喻理论在词汇文化内涵教学上的应用的角度进行初探,介绍了隐喻应用于词汇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作用:隐喻认知对词汇语义范畴发展的作用;隐喻认知在词汇隐喻概念理解中的作用。指出其对词汇教学的启示:重视基本范畴词汇的教学,重视词汇隐喻意义和隐喻扩展义的教学,和重视词汇文化内涵的教学,进而指导大学英语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日汉语中惯用语的使用频率都很高,而隐喻是惯用语发挥作用的关键手段,也是当代语言研究常用的分析方法。本文抽取了日汉语中含"马"的部分惯用句,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视角出发,对比分析了其中的隐喻机制,发现"马"的隐喻概念在两种语言中的共通性来源于古代文化的相互交融,差异性则是受到不同民族历史、思维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概念隐喻使隐喻研究发生认知转向,政治语篇中的隐喻认知研究也日益成为热点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是典型的政治语篇,本文以Lakoff&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在结构性隐喻、方位性隐喻以及实体性隐喻视角下,考察2019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隐喻的认知模式,阐释概念隐喻在政治语篇中的特征,为政治语篇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愁"是中国宋词中最为常见的主题。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发现众多宋词将"愁"以隐喻的方式表达为可感知的具体事物。这些隐喻根植于人们的具体经验。对宋词中"愁"的隐喻的认知解读,有助于体会宋词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人体其相关部位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础。本文分析满语人体称谓词语dere的多义系统,重点探讨其词义派生的方式:隐喻和转喻。揭示隐喻和转喻在人类认知世界和形成概念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吴悠 《现代交际》2014,(5):71-71
上世纪90年代左右开始成形的认知语言学,为语言研究开拓了新的视角,即以认知角度研究语言现象和语言产出。概念隐喻理论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理论。概念隐喻理论解读隐喻的思维方式。通过概念隐喻为基础,探讨著名朦胧派诗人舒婷的《致橡树》。  相似文献   

15.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到唐朝茶文化基本形成,从那时期一直到现在茶文化仍在不断发展中。茶进入俄罗斯已有五个世纪,并逐渐形成了俄罗斯茶文化。汉民族和俄罗斯民族相同,日常生活都离不开茶,但是两国茶文化也有所不同,饮茶习惯也不同。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隐喻理论将语言视为一种语言现象,而现代隐喻理论将其视为一种思想方式。隐喻可作为一种认知机制用于英语学习,尤其是英语词汇的学习和教学。根据这一理论,指出中国学生和教师所面临的问题,揭示该理论在英语词汇学与教方面的效果。其在教学中运用概念隐喻,可为中国教师提供一种认知思维方式。该理论有助于培养师生隐喻意识,提高其隐喻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隐喻修辞学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期,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概念隐喻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主要体现在人们的语言、思维和行动中。本文主要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对汉语歌曲中爱情的隐喻进行分析。从而可知概念隐喻不仅仅有助于人们了解到爱情歌曲中的语言特色,而且还有助于人们理解它更是一种人类赖以生存的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18.
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基本认知手段之一。人们以自己熟悉的身体为参照,以经验为认知原型,进而通过隐喻创造新的概念。身体各部位器官中,"脚(foot)"部具有带领身体移动以认识世界的行动能力,这一功能是其他身体器官所没有的。本文主要探讨了"脚(foot)"的原义以及以其为基础映射到别的语义域而得到的隐喻,以"脚(foot)"为切入点有利于更加直观的认识和学习认知隐喻学。  相似文献   

19.
一词多义现象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历时研究,其认知机制比较复杂,但意象图式却是最根本的动因。意象图式使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成为可能,并为最终的范畴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普遍存在于财经报道的新闻标题中。本文以21世纪经济报道为例,对财经报道标题中的概念隐喻的分类进行认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财经领域下的抽象概念,培养隐喻认知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