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排斥是个体被他人或团体拒绝或排斥的现象。在社会排斥中,被排斥者的归属感与关系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排斥者会出现敌意、攻击行为。社会排斥是影响青少年认知、情绪及行为积极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实施排斥角度,现实排斥从拒绝、中伤和差别对待三维度结构转向网络排斥中的中伤和忽视两维度结构。而基于遭受排斥角度,现实排斥从拒绝、忽视、中伤和差别对待四维度结构转向网络排斥的中伤和忽视两维度结构。现实排斥结构向网络排斥结构演变的根源是青少年在不同情境中的人际交往特点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过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教育本身的异化,从培养和促进人的发展变成了"善意的"对人的迫害和摧残.从学生的角度定义,过度教育是指超出学生当前和未来生活需求的教育.本文认为我国的过度教育主要表现在学科教育和特长培养中,过度教育对青少年的发展有多重不良影响,激烈的社会竞争、成人的心理问题和对竞争的过度反应等是过度教育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纠正过度教育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庞红敏 《现代妇女》2014,(4):126-126
社会责任意识是个体根据所处的社会关系,关于对自身、他人、集体及国家所担负使命的心理认知和自觉意识,影响着个体的行为方式。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保障。社会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育有效的结合起来,是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非正规就业":排斥还是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正规就业"作为一种独特的创业或就业模式伴随着市场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比正规创业与就业更长远的历史,进入法制社会和现代市场经济后却一直为正规创业就业和政府所排斥,但其存在的社会合理性却让它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市场基础和吸引力。"非正规就业"具有收入较高、劳动强度低、初期投入成本低、利润率较高和技能需求低等优势,它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满足城市服务需求的增长、实现个人向上流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降低城市居民生活成本和有利于人力资源开发等重要社会功能。国内一些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对非正规就业发展模式已慢慢"开禁"了,但对于促进非正规就业的发展尚需在创业就业环境、立法保障、管理探索和引导扶持上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肖云  邹力 《职业时空》2009,5(5):3-5
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包括以个体自然特征为由的排斥,以学历、院校为“门槛”的排斥,以实践经验欠缺为由的排斥,社会资本欠缺带来的排斥四个方面。反就业排斥必须明确相关主体责任,采取以下措施:健全“反排斥”的国家法律支持体系,改革高校专业设置,健全高校实习制度,重视社会资本开发,以创业劳动就业。  相似文献   

6.
王改玲 《职业》2011,(14):32-33
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其中中国的就业问题尤为突出。面对巨大就业压力,尽管我国经济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但经济发展所创造的实际就业需求却呈逐年下滑趋势。当大量的劳动力面对相对有限的就业岗位时,必然引发激烈的就业竞争。  相似文献   

7.
导致社会生物学形成的最初问题主要集中在一些动物中存在的利他行为。按照传统的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 ,自然界的和谐稳定完全是生物个体无情地追求自我利益的结果。然而问题在于 ,如果认为自然选择主要通过个体之间的竞争来起作用的话 ,那么当初就很难想象为他人牺牲自己的本能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多数物种的群体大小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传统的达尔文主义者认为是生存空间、气候和竞争者的限制 ,使群体数量保持了恒定。英国学者爱德华兹 (Edwands) 1 96 2年在《动物的扩散与社会行为的关系》中则认为 ,通过估量生存环境的限制 ,许多动…  相似文献   

8.
在高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大学生为争取优质资源而形成的非理性竞争造成了内卷化现象.具体表现为部分"斜杠青年"的虚假发展、"时间达人"的徒劳耗费以及人际交往的"五味杂陈".由此给个体、群体乃至社会都造成一定危害,体现在压力提升诱发大学生亚健康问题、不良竞争触发劣币驱逐良币效应、过度内卷引发高校育人质量危机.对此,需要在实事求是原则的基础上厘清几个认识误区,并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首先,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建立内卷化预警机制;其次,注重思想疏导与心理诊疗双管齐下,缓和内卷化心理冲击;最后,完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配置,降低内卷化激化风险.  相似文献   

9.
这里所说的管理, "管"即管制或管束; "理"即理顺或理清.这里所说的自觉, "自"即自动或自主;"觉"即觉悟或觉醒.管理是有组织的约束活动,是群体统一行为规范的要求;自觉是自我能动的约束意识,是个体自我调节行为的需要.两者在个体人身上,既是联系的,又是矛盾的.因为,现实社会阶段,生存资源还未达到按需分配的丰裕,还存在有阶级和阶层的利益矛盾,更存在个体成员对生存需求欲望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严智雄 《职业时空》2008,4(1):69-70
高职教育服务是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所能够提供的不仅满足个体需求,而且又满足经济社会需求的特殊产品。即对高职教育的需求存在着个人和社会的二元需求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教育的二元需求主体既有一致的利益关系,又有彼此的矛盾冲突;高职院校办学主体也是利益主体,也有其利益的诉求。  相似文献   

11.
面对地震灾害所形成的物质与精神损害不是任何个体所能抵御的,但又离不开单个个体的努力。社会政策既可以在宏观方面调动和整合个体、群体及各种物质资源,也可以在微观方面指挥着个体的行动并涉及个体的资源分配状况。本文拟从个体需求、能力建设与社会参与、社会公平、社区为本、社会心理性社区重建、救灾策略秩序等六个方面,对汶川地震灾害救助社会政策进行反思,为未来灾害救助积累政策经验。  相似文献   

12.
社会排斥对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认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目前我国农民工的主体,受到了来自不同层面的社会排斥,这些排斥直接影响着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认同。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运用深度访谈和观察的研究方法,描述了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受到的社会排斥现状,深入剖析了社会排斥对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认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重要他人是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重要人物。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江西和江苏两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重要他人对成长的影响,从留守背景、困难应对、情感需求满足、学业态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差异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4.
在群体中与他人交往,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得承认、友爱和归属感,同时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进行社会化,认识自己,形成自我概念。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着自己的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相适应的交往(直到它的最遥远的形式)的制约。”马克思这里所指的交往,包括了个人间的精神和物质交往。这就是说,受  相似文献   

15.
道德健康对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促进和发展价值。积极而清晰的价值观从根本上促进个体心理健康;良好的道德行为不断增进个体积极情绪体验;与他人和社会的自觉融合持续提升个体生命意义感;优秀道德品质对发展问题的解决不断促进个体生命成长,增进个体幸福感与完善感。  相似文献   

16.
刘炳震  郑立冬 《职业》2022,(23):33-35
涉农职业培训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培养了多种实用人才。目前,涉农职业培训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政策应急取向、项目管理粗放、个体需求薄弱等问题。为提升涉农职业培训质量,应从政策扶持、项目管理和提高劳动力个体需求方面寻求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中国青年社会参与的三大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中国青年社会参与的三大变化杨雄西方学者认为,参与行为是人对社会生活的某种愿望与需要。社会参与体现着一种"真正的自我卷入"(艾德勒1938)。通常意义上,青年参与是青年个体或群体藉以显示利益需求的一种社会表达方式。青年社会参与,往往成为社会全民运...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本文考察了当代中国人道德判断的影响因素。本文将道德判断区分为“公德”和“私德”两个方面,并提出了道德判断的“现代化命题”。研究发现,个体和地区层次的“现代化水平”均对公德和私德有显著影响,但在具体因素方面存在差异。首先,个体的现代化程度越高,就越趋于遵从公德而排斥私德。其次,所在省份的现代化水平越高,居民越排斥私德,但对居民对公德的态度没有显著影响。此外,个体的道德判断受到年龄的调节,个体和社会层次的现代化会缩小不同年龄群体公德的差距,而私德方面却呈现相反的结果。本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当代中国人道德判断的“现代化命题”,社会转型理论也为这种命题提供了补充性的解释。本研究也为理解当代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提供了社会学的视角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9.
曾群 《当代青年研究》2009,(2):53-57,27
本文采用新社会政策或社会政策的社会生活分析视角,以失业青年的个人消费、娱乐和时间安排为例,解释和分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排斥现象。研究发现.贫穷和低收入家庭的失业青年不仅成为“被排斥的消费者”,还成了“有缺陷的消费者”或“新贫穷者”,被排斥于所谓的“常规生活”或“快乐生活”。  相似文献   

20.
中西方劳动力市场存在很大差异。中国劳动力市场存在二元局面.通过非正规方式吸纳的人员,身份不被认同,也是不断遭受社会排斥的一个群体。青年失业问题,总是与年轻人在劳动力市场上为获得工作而进行各种竞争有关。劳动力市场的瞬息万变不仅给个人及其家庭带来风险,同时也包括社会关系及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