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绍贵 《老年人》2014,(1):55-55
正古人根据日常生产生活的经验,总结了天气变化,形成了农历二十四节气。这些节气预示着气候变化,告诉我们应该适时养生,通过饮食调节身体,以更好适应新节气。从这期开始,本刊特别约请刘绍贵教授对各个节气阐释不同的养生观点,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等达到强身益寿的目的。希望能对读者朋友的自我保健有所裨益。——编者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传统节日经过了几千年自在的、自发的传承,已经形成全民族重大生活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每一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外延都具有相对稳定的完美和谐的特征,表现出巨大的文化价值。古人说“四时八节”,其中二十四节气时令在民俗节日构成中至关重要。在这里,“节”的概念正是把岁时季候的渐变过程分解成像草节、竹节一样的间距,把节气相互交接的时间叫做“交节”,由此转意为“节日”。因此,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中国人生产与劳作的独特印记,是在农耕文明  相似文献   

3.
诗话清明     
向荣 《当代老年》2013,(4):51-51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大多在农历三月(今年是农历二月二十四日,公历4月4日),乃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当这个时候,人们都要到郊外扫墓祭祖,缅怀先辈。“清明”包含两层意思:一指节气,二指节日。在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由节气演变为节日的只有清明。《岁时百问》解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另一说,清明,表示天清地明的意思。史载,商朝末年,纣王乱国,周武王起兵伐纣,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旧历与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天文历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日本作为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以来,学习中国先进文明,与中国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约在公元600年左右,旧历与二十四节气也传到日本,并被广泛使用。使时至今日,日本人也对旧历孕育出的文化倍感亲切。历法与人们平时的生活密不可分,旧历与二十四节气的传入也对日本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深远意义。本文将就旧历与二十四节气的历史和结构,以及历法与日本人的季节感等问题做一个初步的考察。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一个普通的节气“谷雨”,于江西钟情诗歌爱好与写作的诗人而言,别具另外一层的含义,它差不多成了“诗歌”的代名词。江西“谷雨诗会”的前世今生一九六一年,由原江西省委书记、省长邵式平在当年四月十日省政协的座谈会上,发出关于农历“谷雨节”开展支持春耕生产文娱活动的倡议。座谈会提出,希望全省文艺工作者开展文艺工作,通过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在要求满足物质文化的需求外,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大大增强了。而艺术则在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关系着生命存在与发展的生理的需求、社会的欲求,而且也是人们渴望生命自由的必然选择。中国画作为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们生活发生着紧密的联系,不仅作用于人们的物质生活同样大大的作用于人们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的建设目的是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断地更新、完善图书建设,充分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促进文化建设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家具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的起居活动开始,就有了家具的雏形。远古时期,家具只能在功能上简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而现代的家具除了要满足功能上的需求外,更加注重使用者心理上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家具再也不是简单的功能需求品和填充空间的"道具",它已经化身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审美需求与个性的象征。如今,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现代家具要想使自身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推陈出新,努力寻求设计上的创新与突破,来满足人们日益变化的消费水平及使用心理。  相似文献   

9.
节气并不等于节日。虽然它们在全年生活当中都算个节点,但节日是用来庆祝和纪念的,而节气则是用来标识和照做的。当然也有赶巧到一块堆的,如岁首里的清明;也有被形容成的,如岁尾里的冬至,说是“冬至大如年”。可实际上,它们早先就是个节气。  相似文献   

10.
刘绍贵 《老年人》2014,(4):56-56
正清明养生要点清明节,亦有"寒食节"之称,是全年24个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多在阳历的4月5日或6日。一般说来,这时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气清彻明朗,万物欣欣向荣,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气温逐日回升。历年以来均是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节气,从养生角度来讲更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因为从立春开始,人体内的肝气会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是呼吸系统和高血压等疾病的高发期。故此期内不宜过多补肝,而应以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基础上,逐渐向更高层次的需求迈进,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人们渴望能寻求休闲娱乐的场所,休闲游景区应运而生。休闲游景区如何能让人们享受轻松愉悦的同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呢?设计者独具匠心地运用到了"生活美学"这一理念。近年来,"生活美学"这一概念被人们不断拓展、延伸,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各行业之中。美是对生活的一种体验,它体现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感性认知。本文中,笔者基于生活美学的角度对休闲景区的规划设计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2.
现今,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日常的饮食更加注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无公害蔬菜的需求也逐年上升.下面具体谈一下无公害蔬菜的相关标准及植保技术等.  相似文献   

13.
秋燥的饮食调养时届秋季,根据节气的规律,雨水逐渐稀少,天气变得干燥。此时,空气中相对湿度会降低到60%以下(人们生活需要的相对湿度约为70%)。因而,人体往往皮肤干燥、唇裂、口干、鼻燥,有些老年人出现干咳少痰、目赤、牙痛、咽痛、小便少、大便结,这就是...  相似文献   

14.
试论创新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乡镇群众文化工作必须进行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要想对群众文化工作进行创新,必须充分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加强对群众的了解,让群众参与到文化工作创新中。  相似文献   

15.
纪北 《老年世界》2010,(4):28-28
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似超。  相似文献   

16.
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学校开展二十四节气课程,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还在于它的升华和再创造。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中华文化的精髓,体验中有所获、有所感,以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任芳 《职业时空》2010,6(7):155-156
小户型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在居住和功能上的基本需求,对小户型空间设计要研究人在居住时的需求,创造较高的生活舒适度。  相似文献   

18.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现今生活已然步入到了信息时代,有效的便捷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在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于隐私也越来越重视,因此逐渐兴起了各种电子安全密码锁。传统的机械锁无法满足人们现阶段的实际需求,电子安全密码锁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安全性与保密性,可以有效的提高人们的生活安全性。对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安全密码锁,对其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快速的提高,这使得人们对室内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室内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主要活动场所,它的环境质量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物质需求,更影响到人们的精神需求。本文就当前室内设计中色彩的设计原则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讨论它在室内设计中的具体运用情况,从而在室内装修过程中为人们营造出更好的生活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20.
《城市》1993,(1)
一、发展天津旅游事业势在必举 有些人往往把旅游事业狭义地理解为“游山玩水”,这是有失偏颇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旅游已愈来愈成为人们生活、特别是文化生活的一种需求,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内容的逐渐丰富和活跃,以及人们对大自然的日趋向往,旅游观光者必将迅猛增加,但现代的旅游,无论从其目的抑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