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路 《现代交际》2010,(6):109-109
目前,青少年犯罪现象日益突出,青少年犯罪不仅在案件数量上急剧增加,虽然经过多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有了明显好转,各种犯罪率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但青少年犯罪问题依然十分严重,不但青少年犯罪年龄相对提前,而且蔓延快,犯罪手段凶狠,社会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如今社会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青少年犯罪逐渐低龄化,青少年的犯罪率逐渐提高。而在青少年犯罪当中,中职学生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加强学生法制教育、提高中职学生的法律意识、构建和谐校园,是现在中职校园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成长中的困惑和迷茫——台湾青少年犯罪现状及成因●方仲在经济繁荣的背后,台湾存在着严重的社会问题,其一便是青少年犯罪率大大上升。青少年的那种个人主义极端膨胀、心态扭曲、醉生梦死等倾向,严重影响并威胁着台湾的未来发展。台湾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台湾“中央警察...  相似文献   

4.
我国近年来的青少年犯罪率不断升高,呈现出令人担忧的急剧增长趋势。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暴力文化影响等原因,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危害社会的行为逐渐增多。中国青少年人口总量由低谷开始攀升,将进入一个稳步上升期,而目前中国整体犯罪率,包括青少年犯罪率都处于上升状态,未来5年青少年犯罪总量将进一步增加。本文在分析青少年犯罪现状的基础上,对其相关的司法保护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随着青少年犯罪率的不断攀升,社会已经越来越关注青少年心理问题,本文通过阐述青少年心理主要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了青少年心理问题额法律援助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一起留守儿童恶性犯罪,分析出"破窗效应"的环境负面影响对留守儿童犯罪心理的客观影响。主要有自身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和群体影响等方面。通过这些分析能更好的预防和避免留守儿童犯罪现象的恶化。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认为,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涉及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所有问题.八十年代以来,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已引起各阶层人民的普遍关注.当代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预防犯罪?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去年秋冬两季,中央司法部、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有关部门,联合各省相应单位,进行了一次全国青少年犯罪大型抽样调查.现将四川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犯罪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等学校走向开放,大学生的犯罪率急剧上升,如何遏制大学生的犯罪已成为全社会都在努力解决的难题.本文试图摒弃传统的思路,以周一超的个案为例,从犯罪学理论的角度分析大学生犯罪的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  相似文献   

9.
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个严重且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原因是多重的,但心理问题是青少年犯罪的起点,青少年犯罪从心理角度而言,主要产生于不平衡心理、逆反性心理和孤独及空虚心理,本文拟对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及概述,综合了较为全面的青少年犯罪心理及其成因。希望对进一步深入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青少年犯罪作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在我国也同样日趋突出。1979年以来,青少年违法犯罪人数激增,出现了低龄化、成人化、严重化的状况。在政府的重视下,经过认真的综合治理,犯罪率有所下降,但不稳定。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的青少年犯罪数量快速增长,且再犯罪率很高,这对青少年社区矫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就我国青少年社区矫正的相关情况,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基于"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出一套涵盖青少年社区矫正工作原则、工作方法、矫正资源、矫正工作人员及青少年社区矫正机构的整合模式,以期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使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地融入到主流社会中.  相似文献   

12.
近段时间,未成年人犯罪现象逐渐增多,犯罪者年龄逐渐降低,集中在十一二岁。对比以前的青少年犯罪现象,很多犯罪者大多是留守儿童,父母缺失其幼年时期的成长,成长环境复杂。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案例频频发生,究其原因很大在于青少年由于心力、智力处于开发阶段,缺乏对诱惑的抵抗力和是非判断力,因此受到不良诱惑时容易走上歧途。文章从经济学视域出发,进行青少年犯罪心理的探讨,为预防我国青少年犯罪,减少犯罪案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转型期犯罪率明显增长的社会分层探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同时在社会转型期犯罪率也有明显增长 ,尤其是 1 988年以来 ,犯罪率持续大幅度上升 ,其增长幅度已超过美国自 1 960年以来犯罪率增长的最大幅度。① 当代中国社会犯罪率的明显增长 ,是一个需要深刻解析的社会现象。社会犯罪现象② 有其深刻的社会结构根源 ,本文仅择影响犯罪率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分层及作为其基底的制度规范 ,对当代中国社会犯罪率明显增长的原因作一具体的剖析。一、理论架构犯罪原因是犯罪学研究中最为根本却又极为复杂的问题。但是 ,复杂并不意味着不可知。犯罪…  相似文献   

15.
留守儿童的核心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不同学科均有涉及,但依然存在不足之处。笔者认为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应该抓住留守儿童的主要矛盾。本文从探讨留守儿童核心问题的必要性入手,提出留守儿童的核心问题即其亲情的缺失,并从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下降、学习动力不足和诱发青少年犯罪等方面进行论证,最后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提高父母认识,强化亲情培养;整合社会力量,弥补亲情缺失;鼓励社工进驻,实施情感“充权”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犯罪心理学的高速发展和影响力让我们看到了它对分析犯罪行为和预测社会安全度的显著作用。在司法实践中,一个犯罪行为被定性后,犯罪主体心理的剖析研究不仅可以起到定罪量刑的重要作用,还可以验证客观证据的合法可采性。在学术领域中,学者们通过探索与研究犯罪人的目的和心理,并结合实际来归纳犯罪类型,分析犯罪形式、预测犯罪趋势、纠正社会不良风气,达到控制社会犯罪率的目的。因此,犯罪的研究早已离不开对个体心理的分析。笔者通过动机心理学中的核心解释,结合当下中国的犯罪论体系进行说明,分析一个动机演化成为犯罪心理并付诸犯罪行动的过程,构建相应的犯罪倾向图形模型,对犯罪行为的产生的机率进行趋势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所指的外因是指一切能引起青少年犯罪的存在于犯罪者外部的原因;内因则主要是指引起青少年犯罪的主观思想、意识。那些生理和心理的某些现象,特征,品质,过程,本人并不认为是引起青少年犯罪的内部原因。这是因为,生理现象包括身高、体重、骨骼、肌肉、心脏和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方面的素质。它只提供心理现象的物质基础并不和犯罪有关,所以不能称之为引起犯罪的原因。心理现象较为复杂,它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特征和心理品质等。在心理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民工进城务工,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青少年。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和观察的方法,首先阐释了农村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发展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农村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从社会工作的角度阐述了社会工作在农村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方面的发展,其中主要包括青少年社会工作在农村发展的现状与期望,对未来农村留守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期望通过此次研究吸引更多的人关注留守青少年。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以流动人口为主体,分析了大量的流动人口流入城市,给城市带来的城市病之一犯罪率的升高为切入点,针对流动人口这一群体,着重分析了,流动人口犯罪的情况,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以及流动人口提升城市犯罪率高的原因,从而发现,流动人口犯罪越来越呈现出团伙化、低龄化、多为暴力型犯罪和财产类犯罪、偶然性、随机性、流窜性等特点。同时也分析了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和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心理、生理、社会环境对青少年行为的影响──30例犯罪少年的调查分析张炳全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相当复杂,有个体心理、生理的关系,也有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国行为科学学会医学行为科学学会1990年组织上海市少年管教所、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市心理学会一些专家、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