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想要具有特色,将意味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个性的鲜明性。开发校本课程的最终目标就是充分发掘学生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其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郑州旅游职业学院作为一所职业院校,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个性化,因此,本文意在研究培养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文化素养,以求更好地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2.
李亮 《职业》2012,(26):66
职业教育强调以技能为基础、德智体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体育教育是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重要内容之一.职业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着体育知识贫乏、体育活动量少的状况,重视体育教育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素质和性格修养,能促进智力开发和创造力,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和个性完善,因此,体育教育课程应当成为职业院校学生的必修课之一.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当前语文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贯彻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新理念,才能提高语文教学改革的境界。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说,应该以现代化教学理论为基础,结合传统阅读教学总结出的优秀教学经验,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实现个性化阅读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丁志刚 《职业》2012,(15):36-37
个性化教育就是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指导下,从学生的现实个性出发,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通过个性化和社会化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其个性自主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中提出"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等理念。如何将这些理念融入中学语文教学中呢?这就需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策略,实施个性化教学,可以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在教学中得到延展。本文主要从中学语文个性化教学实施的意义出发,对个性化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研究,从而达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之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李先让 《职业》2016,(12):154-155
体育课作为职业院校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具有增强学生体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作用,但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缺乏体育知识,体育活动较少。本文重点论述了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成长的作用。提出职业院校强调以技能为主,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重视体育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修养,有利于学生智力和能力的提高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个性化阅读教学应该提倡真自主,真体验,这样才能真课堂,才能让个性化阅读在语文课堂上流光溢彩。  相似文献   

8.
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当代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满足了个性化教与学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9.
胡恒庆 《职业》2013,(30):78-79
个性化的办学形成于个性化的学校文化,个性化的学校文化生成于个性化的师生和个性化的培养目标。个性化的培养目标又决定了个性化的课程体系,服务于学生的个性成长。  相似文献   

10.
师范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为培养师资服务的,因此,加强师范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意义重大。做好师范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需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特点,注意采用引导性激励性方法,善于利用活动式信息化手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最终实现因势利导,提高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11.
张建强 《职业》2011,(26):133-133
职业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包括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等项工作。要"管"好学生,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关键是对学生加强正确有效的引导。一、职业院校学生管理现状1.定位管理学生学生管理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自我发展的空间,削弱了学生自我管理的权利和主动性。过多的强制性检查和行为约束,使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2.
孟宪华 《现代交际》2010,(8):127-127
阅读兴趣的培养是培养阅读能力的核心,语文教学培养阅读能力要激发朗读兴趣,营造读书氛围,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尊重个性,实现学生个性化阅读,培养自读能力。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网络化、信息化时代,传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面临巨大冲击.职业院校作为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场所之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德育工作带来了挑战与机遇. 一、信息网络的发展给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带来挑战 1.许多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难以自拔 网络游戏满足了学生爱玩好斗的本能特性,他们存精彩刺激的网络游戏中流连忘返,完全忘却了自身在现实社会中的角色,面对责任时缺乏足够的勇气和毅力.  相似文献   

14.
李琛 《职业》2017,(11)
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而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化能力不足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本研究分析了造成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欠缺的成因,并提出了提升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水平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数字化图书馆个性服务的概念、特点及主要模式,分析了数字化图书馆实现个性化服务的技术路径,阐述了实现数字化图书馆个性服务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王倩 《职业》2015,(3):146-148
本文首先阐述了数字图书馆个性化资源推荐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然后依据软件工程的思想,设计出了图书馆个性化资源推荐系统。本系统主要运用了数据挖掘、关联规则等相关技术,为普通用户实现了资源检索、系统个性化推荐查看、资源定制、个人收藏夹等功能,为管理员实现了系统自动个性推荐、数据统计、数据备份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
张智辉  杨洋 《职业》2016,(11):92-93
职业院校是以"思行并重,德技双修"为培养目标的教育,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如何更有效地因材施教,以完成促进个性发展的育人目标?经实践与研究,本文提出分组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于广智  张玉秀  衣天民 《职业》2013,(15):56-56
职业院校肩负着为社会直接培养德、质、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劳动者的重大职责,上好体育课,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可以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证。本文从6个方面提出了职业院校体育课改革的构想。  相似文献   

19.
王宏奇  张宏 《职业》2023,(18):8-12
实践教学是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实施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机电类专业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设计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是提高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成为企业急需人才的重要抓手,对深化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机电类专业学生适应目前市场需求,促使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如何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符合职业院校教育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从根本上提高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专业技能,提升毕业生综合素质,是解决问题的核心所在。本文以实践教学改革为主题,以中原地区职业院校为例,通过考察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实际过程、不同类型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做法,试图寻求一种有效的方式,帮助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走出现有困境。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职业院校应依托自身职业教育这一基本校情,建设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师生关系。作为既传授知识又传授技能的职业院校教师,必须建立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教学相长型的师生关系;必须建立与学生之问的合作互助伙伴式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