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构建工业化、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测度中西部地区2004—2016年间工业化与信息化发展水平,利用协同模型评价中西部地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信息化、工业化水平发展较快,增长势头强劲,二者的融合水平在不断提升;中西部地区整体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发展能力低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能力;两化融合水平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性,中部地区明显优于西部地区,湖北、内蒙古、山西居于前三,而甘肃、青海等省份排名靠后。基于此,从全面推进智慧制造试点示范行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区域之间的统筹协调与交流,深化信息网络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等方面提出了中西部地区两化融合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2.
一国或经济体在中等收入阶段需转换经济增长动能成为理论共识,但对数字经济动能转换的机制尚缺乏深入探讨.本文以基于技术效率思想的两化融合刻画数字经济,构建数字经济动能转换的理论模型,研究表明:在低收入低融合和高收入高融合情形下,两化融合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显著的,但在中等收入中融合情形下,两化融合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说明经济体在中等收入阶段增长动能会出现结构失灵现象.本文基于55个国家或经济体的面板数据,实证显示存在这种动能结构失灵现象.据此,提出中等收入陷阱发生机制的"技术效率转轨"假说,并构建数字经济动能转换理论,认为中国在中等收入阶段需要从以信息化带动路径为主的技术效率转变为工业化促进路径与信息化带动路径并行的技术效率,通过实施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并举、应用性创新与探索性创新互补的复合式创新战略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本研究为数字经济动能转换、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理论视角和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3.
新型工业化既批判继承了发达国家和中国传统工业化路径的经验,又是对国内外经验发展路径的全面创新。它的本质内容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互动与融合,根本特征是循环经济。它有着独特的微观运行机制。文章据此探讨了新型工业化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4.
在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条件下,从长期看来,资源充分流动,没有沉淀成本,依靠价格机制会实现帕累托最优,看不到任何动态调整过程.即便是交易成本经济学、新产业组织理论和实物期权经济学等也假设,从短期看来,外生沉淀成本和完全信息(概率风险)并存,当事人在事前就可以进行投资收益大于投资成本的理性选择,仅仅强调比较静态分析,看不到根本不确定性对优化行为的冲击,进而看不到内生沉淀成本的产生及其对经济体系动态调整的影响.因此,在根本不确定性的条件下,我们运用内生沉淀成本概念研究经济体系的动态调整过程,摆脱比较静态分析,为动态调整的经济绩效与制度选择提供一种独特的思考方式,也为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提供了新的指导原则,在于加强内生沉淀成本和根本不确定性管理,提升经济动态调整的适应性效率.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新区是以高科技产业化的方式来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具有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加快高新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加快高新区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高新区转变发展方式和工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在高新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政府作用不到位,导致融合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创新环境不足,导致融合缺乏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体制机制滞后,导致信息化与工业化缺乏相互促进的融合机制;环境支持乏力,导致融合缺乏环境支持等。因此,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提供深度融合所需的制度保障;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深度融合的源动力;积极调整体制机制,增强深度融合的拉动力;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深度融合所需的环境支持。惟其如此,才能在新的发展阶段实现高新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6.
农村地区的社会现状决定西方消费理论很难找到能够完全解释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中国解”.本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均表明,受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并不平滑,而是具有明显的“短视性”、“阶段性”和“谨慎性”特征,这些特征共同作用致使农村居民的消费路径呈现出“锯齿状”.这一消费路径可以更好地解释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为进一步制定行之有效的启动农村市场的政策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7.
在将改变增长方式、产业升级和增加附加值作为下一轮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共识中, 如何在目前普遍具有的成本优势基础上建立有独特意义的创新来实现这一目标却是更为切实和具有理论价值的命题.本文以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案例, 探讨其企业价值增值的路径, 总结其企业价值增值模式与驱动因素, 以此揭示出中国企业在从成本、效率、质量到创新的增值路径中, 应根植于中国本土的比较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 进而建立紧密结合差异化战略的创新导向的企业增值方式, 逐步向国际产业链高端位置转移.论文认为这是一条充分尊重中国企业发展的路径依赖特征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统合型治理作为地方与基层治理研究领域广泛流行的概念,学界对其还缺乏基本的理论共识。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目前统合型治理研究主要存在规范分析下的理论演绎与实证分析下的经验归纳两条路径,二者对统合型治理的主体与目标等有着共性认识,但在统合型治理的内涵、过程、机制与组织结构等方面存在不同认知。基于此,文章尝试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的循环对话中,提出统合型治理的研究视角、分析框架、理论内涵与概念特征等,以推动学界研究共识的达成。文章还简要讨论了统合型治理的分析范畴、理论定位与现实意义等。  相似文献   

9.
OEM企业转型升级是中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质量的内在要求.OEM企业应当合理制定技术升级策略,为技术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技术变迁具有路径演化特征,原有技术为企业带来稳定收益但面临路径“锁定”风险;具有更高增值的新技术长期来看会奠定企业的竞争优势,但其研发商业化的时机及其与原技术的初始关系决定着两类技术的路径演化形态.文章以路径依赖、路径创造理论为基础,运用演化博弈方法,观察原技术面临潜在或现实路径锁定威胁、原技术与新技术互补或相斥等情境下,两类技术的路径演化形态,进一步丰富路径理论的实践应用,为OEM企业升级过程中的技术策略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运输技术进步与出行环境变化,对路径选择模型的改进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以累积前景理论为基本分析框架,通过引入运输时间价值,构建广义出行成本函数,定义出行成本参照点,构建出行前景值的计算模型,通过算例表明,累积前景理论可以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计算方法中出行者“绝对理性”的缺陷,其对路径选择的描述较之数学期望方法更为接近现实情况.从该视角对运输时间价值与路径选择行为间的关系研究可以为交通规划和政策制定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结合现有的统计数据,应用丹尼尔·B·克雷默的偏离份额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来分析江苏制造业竞争力的现状,重新定位并提升其竞争力,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环境下, 调整和发展江苏制造业竞争力在于;(1)按比较优势调整江苏制造业的规模与结构;(2)加快推进制造业信息化进程;(3)加快区域整合,建构苏南、苏中和苏北制造业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村财务信息化是建设农业信息化的关键环节.村级财务信息化建设必须考虑到农村财务管理的特点,依托金农工程等现有农业信息化网络工程,开发基于SaaS(软件即服务)的专用性农村财务信息化系统,建立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农业行政部门管理为主导的集中财务管理模式,作为农村财务信息化路径选择模式.  相似文献   

13.
"四化同步"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推进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提供了理念支撑,结合"四化同步"发展理念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机遇,以新型城镇化为"四化同步"发展的突破点,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成为了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此,在阐述、厘清"四化同步"发展新型城镇化逻辑依据与核心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有限、城镇化与信息化融合不够、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联不紧等"四化同步"发展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困境,进而提出了"四化同步"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14.
路径依赖理论超越了传统的技术、制度变迁理论,强调历史的作用,这一理论的提出是对新古典范式的巨大冲击。文章提出了"路径偶然"的假设和利用"嵌入性理论"对"路径依赖"理论中的路径形成给予诠释,力求使"路径依赖"理论成为更具现实性、解释力的理论。同时,"路径偶然"假设和"嵌入性理论"也为"路径依赖"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了启示性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以新沂市域为研究对象,从工业化水平、工业化质量、工业化协调性与可持续性三个方面构建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新沂市新型工业化进行评价.新沂市新型工业化水平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存在工业化水平与质量相对较低、资源环境压力较大、工业化与社会发展不太协调、工业化保障条件不完善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培育产业集群、实施信息化战略、推进城市化进程、实施节约战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调整考核机制等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发展与融合,为物流业的现代化加入了新的元素,即带有了信息时代的元素。物流信息化成为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纽带。以分析物流信息化的内涵和研究现状为切入点,其次讨论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层次模型和融合模式,进而讨论物流信息化、工业化和信息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7.
组织结构变革中的路径依赖与路径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结构变革是组织管理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结构变革中的路径依赖形成与突破涉及不同层面的众多因素,现有研究中缺乏将组织微观动力机制与组织结构变革进行整体分析的视角。但研究发现,组织结构系统内生地蕴含着路径依赖和路径突破的特性。组织内部因组织结构惰性而导致的路径依赖具有两面性。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组织变革领导者必须认识到路径依赖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通过组织学习,突破行为惯性和管理认知惯性,充分发挥路径创造和路径突破方面的能动性,"有意识地偏离"组织原有的路径,积极进行路径突破和创造。  相似文献   

18.
在运用协同论浅析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内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两化"融合发展复合协同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基于隶属度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我国2005—2012年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进行考察和测度。研究发现,我国"两化"融合经历了"起步期-适应期-成长期"的发展阶段,"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和融合发展能力呈稳健上升趋势,融合发展水平从初级水平提升至高级水平,融合发展能力从中等成熟度过渡到较高成熟度,工业化、信息化子系统对"两化"融合发展具有显著的支撑作用,而融合发展能力与融合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且这种关系具有非同步性。  相似文献   

19.
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凉山森林康养的发展带来了供需两旺的重要历史机遇。同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原则高度上规范并调整着凉山森林康养发展的目标定向,使其在充分享有政策利好的条件下,更好地服务于乡村建设、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内在价值和主体地位的重塑。在发展路径的选择上,森林康养需要开辟一条与乡村振兴战略同频共振、协同一致的道路,这主要包括探索产业融合的创新发展路径、利益联结的共同发展路径、风险防控的稳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信息化的发展,在新的形势下,行业特色高校需要进一步凸显自身传统学科优势与特色效应,从而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功能和支持力度,最终推动"两化"深度融合。本文分析了这种融合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可能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