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敖夏 《职业》2016,(35):4-6
为考察了解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中的成功经验,职业记者近期走访了嵊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该校全盘考量宏观产业发展背景,以扩大校企合作的精度、深度和维度为切入口,提出了"精准量度"的建设发展概念,在校企合作中大胆创新,取得了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
杭梅周会达 《职业》2015,(33):10-11
南京江宁中等专业学校坐落于南京市江宁区,作为全国首批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建校22年来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该校学生每年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其中80%以上的学生毕业后顺利进入舍弗勒集团、西门子集团、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就业。学生如此受大中型企业的青睐,与该校不断探索校企合作多元化模式分不开,  相似文献   

3.
吴家宏 《职业》2014,(18):18-19
从废报纸回收设计而成的立式台架到不锈钢铸造的飞机模型,学生创意作品琳琅满目;从美容美发T台秀到轻泥彩塑格子铺,学校特色专业风采各异;从动态称重仪到多功能智能鞋,校企合作科研产品别出心裁;从线下校企实体合作到线上校政企三方联动,校企直通车独具匠心…… 2014年5月13日,坐落于九峰山麓的黄岩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迎来2014年首场职教盛事,由台州市17所职业院校和36家当地龙头企业参与的台州市校企合作成果推介会暨校企直通车开通仪式在该校举行。这是继2012年台州市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工作推进会后的又一次大“阅兵”。  相似文献   

4.
苏和堂 《职业》2016,(3):28-29
本文以中德合作工业机械专业BSH项目为例,通过基于德国"双元制"的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提出实施校企合作"双元制"培养模式,有利于解决职业院校生源的质量和规模问题,有利于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有利于职业教育观念的改变,有利于与世界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接轨,有利于解决校企不衔接问题,有利于解决企业高技能人才缺乏问题.  相似文献   

5.
吴家宏 《职业》2013,(23):14-15
2013年6月13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场传来喜讯,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学生殷徐、万涛在南京赛场勇夺中职组化工设备维修项目金牌,6月28日在天津主赛场电气安装、机电一体化、化工分析三个项目再得三金!从2009年到2013年,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连续多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大显身手,共有45人次获得一等奖,被誉为浙江省的“夺金王”。  相似文献   

6.
杨巧玉  马立文 《职业》2016,(31):52-54
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本文介绍了兰州理工中等专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简称汽修专业)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通过有效开展引企入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践研究,形成了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创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汽修专业建设及校企合作运行新机制方面形成了特色,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吴家宏 《职业》2014,(6):18-19
日前,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牵手企业,相继成立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产学研工作室和中餐烹饪专业名师工作室。该校校长茅水虎认为,中职学校要实现服务地方产业的目标,关键要实现校企深度“融合”,“跳”出专业建设专业。构建工作室这一校企互动平台,是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深化专业建设、接轨地方经济的不二法宝。  相似文献   

8.
王燕 《职业》2016,(33):24-25
本文从非遗技艺传承和非遗技能人才培养的角度,探索了南京云锦焕新发展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前景.又从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培养非遗技能人才的丰厚经验出发,探讨了南京云锦和莫愁中专校企合作具备的优势.作者希望能探索出一条培养既具有完备知识体系又能熟练掌握和应用云锦织造工艺的云锦制作与修复人才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9.
殷瑛 《职业》2017,(30):20-21
为抓好教育质量,跟上时代的步伐,笔者学校不断尝试与社会上各大企业展开合作的方式.校企合作是存在于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目的在于培养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更为全面的技术人员,为企业源源不断输送新鲜的血液.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主要是为了实现学校和企业资源的共享,从而达到"双赢"局面.本文以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工厂为例,就校企合作的实践及成果进行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建立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本文就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的问题与对策进行阐述,提出中职学校要探索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提高学生操作技能,为学生全面成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当前许多学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成效不显著,根本原因在于长效机制缺失。合作博弈强调团队理性,追求效率、公平、公正,十分契合校企合作各方的长期"共事"方式。高校应分析掌握各方的利益诉求,探索和构建出以"合作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约束监督机制"为基础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张银昆 《职业》2016,(4):28-29
校企合作是国内外培训技能人才的通用做法.但是,在我国,校企合作却一直存在着"学校热情、企业冷淡"的现象.近年来,为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如何落实这些利好政策,是摆在校企双方面前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郑涛 《职业》2017,(17):42-43
校企合作、走进企业是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缩短学校与企业距离的一种办学模式.在新形势下,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是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校企双方只有建立机制,密切合作,才能共赢发展.本文就校企合作、共赢发展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王京伟 《职业》2017,(9):32-33
人社部在《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里,明确指出技工学校要"增强技工教育特色,坚持校企合作特色".在我国,校企合作一直是技工学校的基本办学制度,是行业、企业,并为行业、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依据,是技工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本文就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校企合作的实践进行分析阐述,提出技工学校应该"立足行业,依托企业"开展职业教育,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不断探索、实践多种校企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5.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正处于深刻变革阶段,项目课程是这场变革的重要主导理念。对于中职学校而言,开发和实施项目课程会对校企合作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分析了当前中职校企合作的现状,指出中职学校实施项目课程有利于校企合作的发展,并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6.
万亮斌  沈柏民  周彦兵 《职业》2017,(15):24-26
本文以合作创新理念统领校企合作,系统分析与研究了校企合作创新体的功能定位、合作平台、共同要素和内涵特征,从校企合作创新体功能定位框架设计、合作平台框架设计、构建措施创新设计、校企合作路径设计、合作运行机制设计等5个方面探究了校企合作创新体建设模式.立足学校特色和优势资源,基于学校内涵发展与专业发展需求,通过合作主体选择创新、合作运行机制创新、合作育人机制创新等创新实践来构建校企合作创新体,即实施名企驻校、项目管理、企师引领,极大地激发了企业与学校开展合作的积极性,助推了校企共生共长;探索了校企合作创新体建设的发展路径,即开展从育人联盟、研发联盟到文化联盟三个合作层次的校企合作,使校企合作从单向变成多向、从浅层迈向深层、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平行轨道走向螺旋上升,形成了"三层次合作?双螺旋推进"校企合作发展路径,有效激发企业参与合作的内生动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校企文化共融.校企合作创新体建设引发了教学组织方式、育人机制的颠覆性变革,增加了教学选择性,构建了"四段四步、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五多"教学体系和"六双"育人机制,使学校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社会对专业认同度显著提升,有效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刘江华  陈东升 《职业》2017,(32):88-89
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德国经济腾飞的重要武器,是领先世界的职业教育模式,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引进了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但始终没有达到目的.南京江宁中等专业学校通过深入研究"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以服务本地经济为目的,与德国舍弗勒公司合作办学进行"双元制"本土化探索与实践,破解了"双元制"水土不服的难题,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舒玲玲 《职业》2012,(35):10
一场学生技能成果展引来万千观众驻足观赏,他们近距离感受不断发展中的台州职业教育,褒奖之音绕梁不绝;一个校企合作工作推进会掀开技能人才培养的新序幕,面对面交流如何更好地推进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思考之问振聋发聩。2012年11月20日,在椒江市民广场举行的台州市中职学校学生技能成果展,于三门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召开的台州市中职  相似文献   

19.
何耀明 《职业时空》2008,4(10):47-47
目前,全国各类高职院校都在不同程度地开展校企合作,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乐观。一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一些企业缺乏与学校合作的热情,学校也难以在实训方面与企业实现共享。企业作为一个自负盈亏的经济单位,追求利润和自身发展是其第一目标,很难拿出足够的实践场地给学生进行生产实践。二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周期(2—3年),明显滞后于企业产品生产周期和企业人才需求变化。三是职业院校依照的行业标准不明确,企业对教学过程不熟悉,导致“订单式”培养流于形式;校企双方虽然在人才培养的岗位数量上达成协议,但多数企业未能深入到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与修改、课程开发、课程教学、实训实习、技能鉴定、教学评价过程中,校企优势互补,难以落到实处。鉴于此,益阳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吸收借鉴国内外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产业实际与学校发展实际,以政府为主导,积极联系相关企业、知名高校,充分发挥自身在湖南职教城中的核心作用,不断加强以区域产业群为依托的“校企深度融通,工学有机对接”的合作办学。  相似文献   

20.
招广文 《职业》2014,(35):25-26
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由来已久,但长期以来,校企合作都是学校热、企业冷,学校为自身的发展往往主动寻求合作企业,举步维艰。然而,真正的合作应是双方自愿、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本文通过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长期的校企合作实践,总结出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