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人》2006,(4):51-51
问:我应聘到某企业工作,合同期两年,并约定月薪1200元.企业不为我缴纳社会保险费。事后.我考虑到这样不妥,便向企业提出了为我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要求,但遭到拒绝。我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企业则以我“单方违约”为由,要求我支付违约金。请问我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吗?  相似文献   

2.
张某原为云岗百货员工。至本案发生张某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时,云岗百货仍在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但不发放工资。自1995年4月至2003年11月期间,北京乙公司聘用张某在某商场服装销售专柜担任导购,销售雪伦牌服装,由乙公司发放工资,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3.
章法 《职业》2008,(3):34-35
李先生是一家钢铁公司的职工。2004年1月13日,某冶金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成立,李先生是该公司股东。2006年10月16日,李先生至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要求冶金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支付其2006年7月工资及25%额外补偿金、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嗣后,仲裁委以请求事项已超过仲裁时效为由未予受理。李先生不服遂向法院起诉。  相似文献   

4.
杨学友 《职业》2011,(16):58-58
Q:2009年2月,汪先生成为某建筑安装公司职员,并于第二年又与公司签订5年期劳动合同,终止日期是2015年5月。2011年3月,王先生提出辞职,双方解除劳动合同。事后,王先生在向公司要求支付住房补贴未果后,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称其在原单位工作时,租住该单位住房。  相似文献   

5.
《职业》2009,(7):30-30
[案例] 2004年8月9日,江某应聘到某粮油工业公司担任仓库管理员,平时工作表现良好。2006年5月16日,用人单位发布了《员工奖惩管理办法》,对员工代打卡行为做记大过处分罚款500~1000元,并可视具体情况给予降级及降薪处理。2009年2月10日,用人单位又签发了《员工奖惩制度(试行)》,将员工代打卡行为作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之一进行处理。2009年2月22日早晨,江某请同事代打卡,公司知情后于2009年2月24日发出与江桌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江某不服,于2009年3月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部门提起了仲裁申请。  相似文献   

6.
鲁志峰 《职业》2005,(11):31
Q.我的一位朋友因与领导关系不合,向公司递交了辞职信。但尚未来得及办理完相关工作的交接手续,就忙着找工作了,他在离职的时候要求公司支付当月工资,公司以尚未办理完交接为由,拒绝支付当月工资,请问公司的理由是否有法律依据?广州JasonA.《劳动法》第31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你朋友递交了辞职信后,未过30天就忙着找工作,这显然不符合法律规定,单位有权不办理劳动合同解除手续。《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9条规定: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由于你朋友在递交辞职信后并未办理相关工作的交接手续,因此单位有权拒绝支付当月工资。  相似文献   

7.
邢新民 《职业》2003,(4):49
案例: 2000年3月,徐某被某广告公司招聘为业务经理,与该公司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合同约定徐某月薪为5500元。2001年11月,公司以徐某业绩不佳为由将其职务调整为设计人员,从当年12月份起,其月薪也降至3500元。2002年4月10日,公司与徐某协商一致解除了劳动合同。在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时,公司以徐某工作刚满两年为由,只支付两个月的补偿金。在计发标准上,该公司以2001年公司职工的平均工资3800元为标准,实际支付徐某7600元。徐某不服,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仲裁委员会裁决:该公司应按照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徐某的月平均工资支付其3个月的经济补偿金,总共为14000元。  相似文献   

8.
何莉 《安家》2006,(6):20-22
漫长的行政诉讼之路 2006年1月5日,北京摩根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北京摩根公司")向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北京摩根公司认为,国土局多次拒收摩根公司剩余的85%地价款,又以他们多次未能及时如期缴纳地价款为由而收回土地使用权是违法行政,请求撤销被告<关于解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通知>,并于2006年2月15日向北京市建委、市国土局、市发改委及市规委四部门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已于2006年1月6日根据该公司的请求立案,2006年2月22日,建设部政策法规司也对北京摩根投资公司下达了行政复议受理通知书.  相似文献   

9.
李迎春 《职业》2008,(1):31-31
Q:我从2005年9月至今在一家私人贸易公司上班,2005年11月份时公司给员工办理了社保并签订劳动合同,由于我那时工作未满三个月所以没办也没有签订合同。之后我曾多次与公司负责人沟通,他以各种理由回绝了。我也曾向相关部门咨询过此事,说要签订合同才可以办理社保。请问:我们事实存在着劳动关系,我能否向公司提出补缴2005年至今的社保及医保等费用的要求?如果想申请劳动仲裁的话,我又应该做哪些准备呢?  相似文献   

10.
[难题] James之前在B公司工作,2008年10月8日提出辞职,19日经公司批准后双方解除了劳动合同.2009年11月,James从两位前同事那里得知,公司支付了他们2008年度的年终奖,然而却从未通知自己领取,而且这两位同事是2008年9月先于他离职的.James找到原公司理论,但遭到拒绝,于是在2009年11月29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要求原东家按照公司相应的标准补发自己应得的2008年度年终奖18万元.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超过仲裁时效为由驳回了他的申诉.他又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  相似文献   

11.
《职业》2010,(11):62-62
我在一家公司任业务员,最近公司向我提出希望解除劳动合同,经过协商我同意了公司的要求,公司向我支付了一笔8万元的经济补偿金。另外,公司还结算给我一笔加班费,这笔加班费被公司代扣了个税。请问,经济补偿金和加班工资是否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相似文献   

12.
《职业》2009,(9):33-33
2008年7月,刚刚毕业的李利被北京一家服装公司聘用,从事服装设计师工作。他在上班第一天就与该公司签订了一份书面劳动合同,约定合同期限为2年,其中试用期为3个月,并约定工资标准为:试用期3500元/月,正式录用后4000元/月。3个月后,李利有许多业务工作还不是很熟悉,还不能胜任工作,不过公司因缺人还是留下了他。又过了一个月后,公司以李利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书面通知李利解除劳动合同。李利与公司协商无果后,向当地劳动仲裁机构提起仲裁申请。  相似文献   

13.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企业破产法》最大的亮点是解决了被破产企业拖欠的职工工资及其他福利的清偿顺序问题。《企业破产法》明确规定,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要优先偿还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以及清偿除此之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所欠税款,其次才是普通破产债权。该法还规定,今后企业在破产时除向法院提交财产状况说明等文件外,还应当提交企业职工情况和安置预案,以及职工工资的支付和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情况。  相似文献   

14.
《现代交际》2005,(3):64-65
问:2004年7月毕业后我进入一家公司,并签署了劳动合同,试用期3个月.合同为期5年,违约金2000元/年。(进入公司的时候公司为我们办理了落户手续,档案迁移及档案挂靠手续,共花费2000多元。)2004年10月试用期结束并转正,经查,公司在11月才开始给我们办理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的缴纳,前面三个月试用期的社保金单位没有缴纳,这与劳动法明显相悖。向公司人事部询问,得到的回答是公司规定试用期不予缴纳三金。因为1O月才开始办。所以缴纳的三金系从11月开始。请问试用期内不缴纳三金是否违反劳动法?公司不予缴纳试用期的三金,员工是否有权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5.
周斌 《职业》2009,(5):28-29
2009年2月,上海市二中院对一起公司以员工在工作时间上网聊天为由解除劳动关系的纠纷作出判决,判定公司根据规章制度对李小姐作出辞退并无不当,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相似文献   

16.
《老年世界》2007,(21):40-40
离2008年1月1日实施《劳动合同法》尚有月余,但有些单位为了避免支付高额费用等原因,已经陆续做出了裁员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劳动合同法》成为不良企业的“紧箍咒”。为了逃脱法律制约,不良企业很可能在此前制造事端,出现一波裁员或制造借口与员工解约的高峰。专家指出,裁员必须符合单位经济情况,如果发生重大变化,必须向劳动部门报告,并与工会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也有专门规定,否则裁员或制造借口与员工解除合同都是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7.
庄言 《职业》2008,(8):27-27
休病假既是权利也有义务 2007年7月,某纺织厂挡车女工李某因手术向单位提交了医院出具的《疾病证明书》。该厂同意李某休病假,并按规定发放病假工资。2007年9月底,该厂发现李某在另一家纺织公司做工,原来李某想在拿病假工资的同时打工赚外快。该厂将李某带到医院复查,诊断结果为基本恢复正常,遂书面通知李某回单位安排适当工作,结果李某仍以患病为由拒绝上班。2007年10月,该厂以李某连续旷工15天为由,将其除名。李某不服,称其病假未到期,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仲裁委员会审理后,维持了纺织厂对李某作出的除名决定;  相似文献   

18.
唐付强 《职业》2011,(19):59-59
【案情】钱某与东家的约定是否有效?2007年,钱某进入上海一家咨询公司工作。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钱某辞职,应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司,在提出解除要求后应当继续工作满三十日后办理离职手续。经公司同意钱某可以一个月应得薪资支付给咨询公司以代替提前通知期。2009年7月29日,钱某向公司提出辞职,工作到2009年8月4日。  相似文献   

19.
周斌 《职业》2008,(1):32-33
2007年年底,就在《劳动合同法》即将实施之际,深圳华为公司又爆“新政”,所有工作满八年的华为员工,在2008年元旦之前都要办理主动辞职手续,再“竞业上岗”,重新与公司签订1-3年的劳动合同。从2007年9月开始,华为公司共计7000余名工作满8年的老职工相继向公司提交辞呈,他们可获得化为公司支付的赔偿,据了解总额高达10亿元。  相似文献   

20.
周斌 《职业》2007,(10):32
2006年12月31日,深圳"摘牌讨薪事件"突然发生戏剧性转折:经过深圳市劳动争议仲裁委的努力调解,甘肃民工张百宁终于拿到了原企业支付的6500元工资. 张百宁来自甘肃庆阳,2003年11月,他以电焊工的身份进入深圳市百分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2004年9月,张百宁向公司提出辞职,并要求结清当月的工资及退还押金.公司一拖再拖,避而不见,他只好去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信访办上访,而信访办则建议他到福田区仲裁委申请仲裁,尽管他当时提供的证据包括工作证和工资单,但福田区仲裁委仍以张百宁"未能提供有效的证据证明与被诉人存在劳动关系"为由不予受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