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入职场,我干劲十足,尽力展现自己的能力.上司吩咐下来的活,我总是第一时间完成,对于加班也毫无怨言,为了更快地成长,加几个小时的班算什么?前辈总是开玩笑地说:"别太拼命啊."除了本职工作外,对于同事问的求助,我也是有求必应.忙起来的感觉很好,我不想让自己闲着.  相似文献   

2.
暮虹 《伴侣(A版)》2018,(3):27-29
“国民大姐”撞上退休综合征 2015年4月30日,敬一丹主持完职场生涯的最后一期《焦点访谈》,依依不舍与同事合影告别,正式从工作了27年的央视退休.傍晚,王梓木赶到中央电视台接妻子回家.敬一丹将自己的书籍和办公用品放进车里,在办公大楼门口与同事轻轻挥手说再见.不知不觉间,泪水溢满她的眼眶.  相似文献   

3.
杨生文 《职业》2004,(7):12-14
[小故事]有一天,一名记者被领导找去谈话,领导告诉她,因为电台裁员,今天是她在这里工作的最后一天.一般的人遇到这种情况,可能已没心思干活,收拾一下东西就走人了.但这名记者没有这样做,她虽然非常不开心,但仍然坚持用最高的标准做完了那期节目,还为此加班到了晚上11点多钟.别人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她说,我今天还是电台的职员,就应该做好应该做的事,我要把最好的一面留给我的同事们.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见到李讷,是在1964年.那年,我从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工作.一个周末的上午,我和同事到瀛台散步回来,来到瀛台的桥上,从丰泽园走过来一位青年女子.同事告诉我:她是毛主席的女儿李讷,在北京大学历史系读书.  相似文献   

5.
坐在我旁边的同事陈Sir升职了,除了工资提高一级之外,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还为他一家四口解决了住房问题.综合计算来说,直接造成的每月经济效益达四位数之多.  相似文献   

6.
《职业》2008,(34)
身处职场,就必须与不同年龄的同事相处,年龄的差异造成的代沟成为职场中同事间交流的障碍,甚至还可能是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最新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职场员工更愿意与"同代"和"隔一代"的群体交流.在交流的内容上,"80后"的员工相对其他年代的员工会更加"公私分明":与特定群体交流工作问题,与其他群体交流生活问题或娱乐问题.  相似文献   

7.
Q:去年初,我应聘到某公司工作,签订了2年期的合同.进入公司不久,公司便开始实行"末位淘汰"制度,即对连续两个月考核处在最末位的3名员工予以解聘.上两个月,我虽然每月均完成了生产指标,还略有超额,但完成的产量属于车间里最少的一个,两次考评均在后3名之列.近日,公司给了我通知,说按"末位淘汰"制度规定,解除与我的劳动合同.请问,公司以"末位淘汰"为由解聘员工合法吗?  相似文献   

8.
王进宇 《老年世界》2013,(20):12-13
2011年,我从部队转业,分配到老干局工作。在我的理解中,老干局工作就是把老干部的离退休生活服务好。我来单位报到的第一天,同事让我帮忙分装信件,里面装的是对老干部们的调研材料。信件是事先打印好的,我按花名册写上每一个老干部的名字并分装好。这项工作既简单又单调。我用了一整天时间,分发了上千份信件,才算完成任务。  相似文献   

9.
王丽 《伴侣(A版)》2018,(3):18-20
首个进入瑞典皇家大剧院的中国人 赵立新1968年出生在郑州,因父亲在新华书店工作,他从小就接触到了大量书籍.大概从初中开始,他就阅读了徐志摩、北岛、舒婷等名家的不少作品,是个"特别文艺"的人. 读高中时,赵立新开始陶醉于自己的声音."当时谈不上接触戏剧,只是喜欢把莎士比亚作品里面特别华彩的段落背下来,然后录着自己听,学校的一些演出也会经常找我去朗诵,只是演点小戏,站在舞台上就特开心."  相似文献   

10.
今年早些时候,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的一位经理凯特·塔南特(Kate Riley Tennant)希望重新分配部分工程师的工作.但是,这些员工并不归她领导.她必须说服几千英里之外的同事决定此事.  相似文献   

11.
蓝月 《职业》2005,(6):40-41
在职场上奋斗,就像马拉松长跑,相互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有的人得到重用和提升,有的人在原地踏步或频繁跳槽,还有的甚至被同事们排挤、孤立.也许,大家的工作能力相差无几,只是有人给自己戴上了一副无形的"眼镜",以这种面目去为人处世,自然无法将职场看得清楚、明白.  相似文献   

12.
走出校门的第一份工作让我非常兴奋,也非常谨慎小心.在上班的第三天我已经清楚了自己负责的工作,但还没有具体实施,还处于熟悉阶段.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第一次做替罪羊,第一次面对冷漠的同事,第一次自己痛苦流涕.  相似文献   

13.
工作是完成任务的过程,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们经常要了解有关量的数据,并通过数据的大小、正负、分布来了解工作进程处于什么阶段、达到了什么状态.以定量、定性的方式了解工作进行的程度、发展的趋势及其规律,使以后的工作得以调整和把握,取得最佳成果.  相似文献   

14.
<正>在同事的眼里,我是个异类。身高1.70米的我有着漂亮的脸蛋,加上工作能力较强,我成了同事眼中的佼佼者。然而他们怎么也不明白:我这个佼佼者为什么身边迟迟没有男友?如果说条件不优秀的  相似文献   

15.
闫红 《现代交际》2006,(4):68-68
一个被工作搞得焦头烂额的人问他的同事,为什么我们在同一个公司做同样的工作,你却能显得这么从容轻松? 他的同事笑着反问这个人,你以为我天生聪颖过人?面对工作我也时常有想砸桌子的念头。你以为我有  相似文献   

16.
这天下午,肖伦和几位同事终于忙完了杭州出差的任务.辛苦了快半个月,大家都没空出去玩,同事们商量好了准备多呆两天,游览一下这个人间天堂一样的美丽城市. 肖伦犹豫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决定乘坐晚上的飞机赶回家,出来半个月了,他很想家,很想妻子小雪,想念她美丽的笑、炽热的唇、温软如玉的身体……说起来,他们也已经是结婚两年的夫妻了,可是他们的每一次美好性爱,都如同第一次的激情和浪漫.  相似文献   

17.
《职业》2004,(10):14
瑞典:带薪长假不是梦 抛开劳碌的工作,舒舒服服在家休养或者干脆外出旅游,逍遥自在的同时每个月还能拿工资……这样的美事绝非想入非非,而是瑞典政府准备从明年起实施的一项新就业政策——带薪休长假.  相似文献   

18.
正读者来信城市解封后,看到网上民政局预约离婚爆满的消息,我辗转反侧睡不着。因为我也有离婚的想法。我和老公以前是一个系统的,经同事介绍认识,现在女儿8岁了。我当初看中他人品不错,温和靠谱,能包容我的急脾气。现在结婚10年,我却觉得日子越过越没劲。一是他不求上进。我这几年一直进修、升职、涨  相似文献   

19.
在石首的两天里,记者每天都被关正世的事迹打动着.上级、下级、同事、朋友、下岗工人……他们口中的关正世让记者感觉到,老关是个血性男人,是个真实的男人,除了爱就业工作,爱事业,还爱百姓,爱家人.  相似文献   

20.
柔和的力量     
佚名 《现代交际》2006,(12):68-68
白天上班的时候,和同事为了一件工作上的事情而争论,我们谁也不让谁,最后两人闹得很不愉快。回到家里,我还生着她的气。吃过晚饭,我照例打开电脑。打开邮件时,我看到同事发过来的一封信。心想,我白天才和她闹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