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巩固率是当今众多中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在班级管理中引入企业班组考核模式,能有效减控学生流失.本文将着重介绍企业班组考核模式对防控学生流失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企业班组是企业最基层的单位,技工学校培养的学生进入企业后,是企业班组的主力军.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技工学校通过课题研究,引入企业班组文化,对学生班级进行管理,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量化学生管理,即运用数量标准来衡量一个学生或一个班级的综合素质,学校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来推荐学生就业,根据班级的综合素质来考核班级、考核班主任的工作业绩。 我校试行的量化管理的办法主要分两大块:一块是学校量化考核班级和班主任,一块是班主任量化考核学生。 首先,谈谈学校这一级的量化考核工作。学校为考核班级和班主任,制定了《班主任月工作量考核方案》和《学生班集体考评细则》。班主任月工作量是依据班级月考核得分而定,每月考核一次;班集体考核每学期考评一次。 班主任月工作量的考核分为两大方面:一方面是月基本…  相似文献   

4.
屠志恋 《职业》2014,(9):40-41
中职毕业生的职业综合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应该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最基本的单位——班级的管理入手。把企业管理"搬"进学校,"搬"进班级,借鉴企业管理的模式和方式来管理班级,模拟在企业里的各种情境,从细微处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逐步地增强责任感。这样可让学生在学校就能了解企业的要求,感受到企业的氛围,而不再单单以分数论英雄。  相似文献   

5.
严红艳  沈耀星 《职业》2017,(16):97-98
技工院校担负着为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线工作培养合格劳动者的任务,促进学生向职业人转换,是实现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本文提出,在班级管理中进行创新,引入企业化的管理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使学生快速成长为企业员工,满足现代企业的要求,真正做到学校与企业的全方位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6.
施琦 《职业》2017,(33):97-98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有必要把中职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思想品德教育不仅在中职学生思想教育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更对中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择业观的形成起着非常大的影响作用.而班级是中职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基本单位,班级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职学校教育工作的成败.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德育管理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就班级管理中中职学生的德育管理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吴伦华 《职业》2013,(14):57-58
责任来源于使命、压力和危机;兴趣产生于内在心理的驱动,它们都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并且二者是能够相互转化的.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是学生的教育者、引导者,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和学校培养模式决定了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的特点和难度.如果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巧妙地应用这两种杠杆作用,就能达到最佳的教育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关于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引入企业化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是与市场经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一种教育类型.如何与市场需求接轨,培养出"适销对路"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已经成为决定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笔者认为,班级管理应借鉴企业管理中的先进理念,引入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即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管理规范、企业竞争机制、企业质量管理、企业文化氛围等,创造和模拟企业情境,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真正做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最终通过班级企业化的管理来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前,技工学校的班级管理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以单个班级为单位,管理者为一名班主任;另一种是将相同或相近专业的几个班级组合,由一名辅导员管理.前一种模式下,班主任通常为兼职,由专职教师或行政教辅人员兼任;后一种模式中,辅导员通常为专职,一人管理120-200名学生.辅导员治理班级时,主抓"三育",首抓德育,同步助推专业学习,并行渗透就业思想指导.  相似文献   

10.
胡宏 《职业》2015,(6):106
在目前技工院校实习教学管理中,班级的管理主要依靠带班教师一人,学生人数多的班级,容易出现班级实习管理难度大、管理不能全面到位的情况。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高课堂教学管理的效果,改变以教师管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管理的局面,本文引入了企业管理生产车间班组长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实行实习班级学生班组长领班管理的模式,把教师的权力下放给学生,变为教师垂直管理,学生直接管理学生的管理方法,延伸了教师对学生管理的空间和范围,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一体化培养模式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实现了实际工作与学习交替进行,它最大的特点是学生在校期间既学习又进行与普通职业人一样的工作,这作为学校专业培养计划的一部分,除了接受企业的常规管理外,学校还要有严格的过程管理和考核.一体化培养模式是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职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更适合当前职业教育使用的一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阵营,目前高校内许多班级在管理工作开展中不尽完善。为了提高班级管理工作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利用起互联网这一媒介来丰富并提高班级管理体系模式,让班级学生可以得到更好的管理将教育工作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3.
邬郑华 《职业》2014,(12):52-53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来要到幼儿园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学校在班级中推行仿真企业管理模式,严格执行7S管理。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正确关爱学生,对班级管理努力实行制度化、科学化,使班级成为和谐的大家庭,提升学生的各种素质,将其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通过在学校期间的教育教学实践,使学生掌握学前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教学能力,减少学生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行为,促进学前教师的成长。  相似文献   

14.
职业学校的班主任,是学生走上职业岗位的引路人,因此班主任必须设身处地从学生未来职业角度考虑,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置身于企业的管理环境中,帮助、引导学生加强职业技能学习和岗位能力的培养,以助学生能就业、就好业、能创业.笔者所在学院针对企业实际和市场化需求,根据自身条件创造性地提出了"班级企业化管理"的教育理念和工作思路,并在全校所有班级实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和职教领域的示范效应.班级管理工作具体实施如下.  相似文献   

15.
袁洪妍 《职业》2013,(24):45-45
班级管理在技工院校教育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不仅必要而且可行,本文主要从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必要性和要求进行论述,以求切实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促进学生、班级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田悦妍  隋强 《职业》2016,(5):48
班级小团体的管理是每位班主任都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有区别于普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殊性.本文就此进行探讨,并提出了解决中职学校班级小团体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班级作为学校进行教育的基本单位,是每个学生成长、学习的地方,并且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一般来说,高职学校的每个班级都拥有一个铺导员,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辅导员占据了主导地位,并且在管理过程中通常运用批评艺术的教育方法。因此,本文以高职班级管理运用批评艺术的重要性为出发点,通过分析运用批评艺术的注意要点,提出了在高职班级管理中运用批评艺术的具体情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谭文珍 《职业》2016,(8):58-60
本文提出在旅游专业班级文化建设中,引进企业文化、融合校园文化,建立职业化班级管理方式,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班级.转变学生思想,纠正行为习惯,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职业能力,从而实现班级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9.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一个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不仅包括学校领导对班级的管理和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还包括学生自己的参与管理,这其中主要还是班主任的管理。文中主要讲述的是农牧区学校的班级管理。  相似文献   

20.
班级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园地,是学生个性发展、完善自我的舞台.班级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感受与参与度,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影响到学校的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班级管理艺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实,科学的管理艺术就应该如同一篇耐人寻味的好文章.写文章需要用各类标点符号来表达思想感情,管理艺术也应该有跌宕起伏,抑扬顿挫……作为班主任,用好班级管理的"标点符号",对于增强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实现和谐民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