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年前,一个因家境贫寒而面临辍学绝境的土家族小女孩得到了希望工程的援助,远在千里之外的刘生华老师与她结成救助对子,并将她接到新疆读书,无私地资助她修习学业;6年后,当这个随着希望工程一道成长的小女孩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永顺民族师范学校,从而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之后,她义无反顾地回到了贫穷落后的家乡.她立志要把自己的满腔赤诚献给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让家乡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沐浴到知识的阳光,都能享受到知识的温暖.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境内黄河成“凹”形围绕的就是著名的鄂尔多斯高原,下面我要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这片贫瘠而又令人神往的高原上。大凡世上的事物,它的机遇与缘份都与其本身的发轫不无关系,有一位南方的汉族干部与这个常年迷漫着风沙的鄂尔多斯高原上一个蒙古族小女孩结下了不解的缘份。小女孩名叫孟根图海,她年纪虽小,却要承受生活的重担,然而她没有失去希望,如同沙暴中苦苦挣扎的小草一般,通过努力,她艰难而又顽强地继续着求知之路。时光不断流逝,他们之间的情谊却越结越深,了解到这一切后,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出于对小女孩的喜爱之情,也为了更好地从助…  相似文献   

3.
一条项链     
美国的一家首饰店,店主正坐在店里眼望窗外。一个大约8 岁的小女孩走过来,整张脸都贴在橱窗玻璃上,出神地盯着那条蓝宝石项链。她说:“我想买给我姐姐。您能包装得漂漂亮亮的吗?”店主狐疑地打量着小女孩:“你有多少钱?”小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手帕,小心翼翼地解开所有的结,然后摊在柜台上,兴奋地说:“这些可以吗?”其实,她拿出来的不过是几枚硬币而已。接着她又说:“今天是姐姐的生日,我想把它当做礼物送给她。自从妈妈去世以后,她就像妈妈一样照顾我们,我相信她一定会喜欢这条项链的,这项链的颜色就像她的眼睛一样。”店主拿出了那条项链…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跨越半个地球的温情故事。血脉相承的炎黄子孙为了一个不幸的小女孩,同携双手,共献爱心,使这个在世上仅仅走过1350多天的短暂生命幸运地感受到了人间真情……病魔与天使同降人间1994年9月12日,小帅婷出生在沈阳市的一所妇产科医院,她圆圆的小脸上镶着一对双眼皮的大眼睛,像个可爱的小天使。父母亲精心地照料着她,盼望这棵稚嫩的小苗快点长大。可谁也没想到,厄运会悄然降至在这个家,降至在小帅婷身上。  相似文献   

5.
她,选择辞去大都市工作毅然回家乡支教;她,放下个人情感把全部的爱献给学生。她就是湖北恩施鹤峰县中营乡高原小学副校长邓丽。2014年9月,在国务院第六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邓丽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证书,激动地说:"习总书记亲自给我颁奖,我感到非常自豪,能为家乡、为湖北争光,心情振奋。"  相似文献   

6.
北京是我的家乡。人对于自己的家乡总是有着一种莫名的怀念。但我对北京的感情,却不是因为她是我的家乡,而是因为她是我们美丽可爱的祖国的心脏-首都。我从儿童时代就跟随着家庭到处搬迁,所以我的"家乡观念"也就一天天的淡薄下去了。自从一九五六年起,我的"家乡观念"却又年复一年地浓厚起来,"思乡"之情日甚一日。然而我所怀念的"家乡",  相似文献   

7.
2000年元月,世纪钟声刚刚响过,太行山麓一家医院产房里传出的一声啼哭,宣告了一个可爱女婴的诞生。当孩子的父亲——河北省涞源县桃木疙瘩小学校长张胜利,获准进屋看望母女二人时,他激动地把脸贴在妻子脸上,又抱起襁褓中的女儿,一遍遍地柔声喊道:“希望,希望!” 张胜利,这位昔日贫困乡村的失学少年,是中国“希望工程”的第一位受助者。还在妻子怀孕之时,张胜利就跟她商量好了,不论生男还是生女,他们的爱情结晶都起名叫“希望”。是的,张胜利要让他的孩子记住”希望工程”:没有天底下那么多好心人,就没有我们的一切啊……  相似文献   

8.
张宗友是我国第一个由希望工程资助而考取大学的人,也是第一个由希望工程资助而考取研究生的人。他成功的动因一方面是他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地拼搏,另一方面是希望工程在他一次次面临失学危机时为其点燃了希望之火。张宗友不仅给贫困学生树立了榜样,也给贫困地区的人们带来了希望,更给希望工程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9.
不少人对家乡总有一份深深的爱,深深的依恋,即使家乡是那么偏僻,那么贫穷,那么落后,相连的血脉也无法割断,就算血脉断了,灵魂也会隔三差五地跑回去搜寻往昔的足迹。而我,落胎于一个美丽妖娆的地方,就更没有理由不爱她,不深切地眷恋她了。  相似文献   

10.
陈真 《民族论坛》2005,(5):34-36
深圳知名音乐家袁文莉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走进当年红军长征所经过的红原草原采风时,一个很特别的小女孩误撞入了她的镜头,并因此而使她成为了全国摄影大赛特等奖获得者。为了感谢这位成就她灵感的小女孩,袁文莉决定将5万元奖金捐给小女孩,于是,音乐家踏上了漫漫寻访之路……红色采风,高原天使成就音乐家摄影大奖袁文莉是深圳市著名的音乐才女,她创作的歌曲《永远的小平》曾被100集文献巨片《邓小平的故事》选为主题歌;音乐作品《亲亲祖国》作为国庆献礼歌曲曾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播放……袁文莉不仅有才而且有德,她是“深圳关爱行动”的重要…  相似文献   

11.
著名作家沈从文(苗族)22岁离开家乡到北京谋求生存和发展,不管是穷途潦倒,倦屈于湘西会馆冰冷的楼梯间,还是后来功成名就,称誉文坛,都时时思念着自己的故乡。正如他所说的:“我的生命在这个环境中成长,因之和这一切都分不开。”“苦苦怀念我家乡那条沅水和水边的人们。”几十年来他对故土这种深深的眷恋,演绎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我们蒙古族有句俗语:“炒米不掺沙,老友无虚假”。我做为《民族团结》的一名老读者,掏心里话讲,我与《民族团结》的感情绝非一般,不然的话,怎么能同她结下不解之缘呢?十多个春秋我一直自费订阅这个刊物,她成了我朝夕相处的良师益友,也成了我精神上的支柱与食粮。回顾这些年的历程,我觉得自己的点滴长进,都与《民族团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六十年代初期,我从县城高中毕业后,回到家乡的坝上草原,当上了这里有史以来的第一名蒙古族小学教师。记得开学典礼那一天,县民委的一位老干部,从百里之外的县城驱马赶来祝贺,向我赠送了新出版发行的《民族团结》杂志,  相似文献   

13.
委内瑞拉3岁小女孩瓦伦蒂娜,在被洪水卷走30多个小时之后得救了,此事在当地传为佳话。去年12月17日,天还没有亮,住在巴尔加斯州科拉莱斯区17街的女佣埃斯塔瓦到后院去找衣服,忽然听到一个小女孩在唱歌。埃斯塔瓦便大声喊:“这里有个小女孩。”附近的居民都赶来抢救,大家七手八脚扒开压在女孩身上的杂物,用千斤顶将树干撑起来,女孩被救出来了。当天下午5时半,瓦伦蒂娜被送到了儿童医院。她已经在水中泡了30多个小时,身上多处被树枝和瓦砾碰伤。瓦伦蒂娜的父亲埃雷拉是一位记者,他向人们讲述了悲剧发生的经过:12月…  相似文献   

14.
一湖好水     
不少人对家乡总有一份深深的爱,深深的依恋,即使家乡是那么偏僻,那么贫穷,那么落后,相连的血脉也无法割断,就算血脉断了,灵魂也会隔三差五地跑回去搜寻往昔的足迹。而我,落胎于一个美丽妖娆的地方,就更没有理由不爱她,不深切地眷恋她了。  相似文献   

15.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 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骏马, 一呀一杆枪。……这首五十年代风靡全国的歌,使我们这个只有2000多人的小民族名扬全国。很久以来,我们鄂伦春族就以游猎为生。大兴安岭既是我们的家乡,又是我们的天然猎场。1954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们开始定居,到1958年,我们都住进了政府给我们盖  相似文献   

16.
1999年1月31日午夜,一个叫安娜的女孩绝望地徘徊在重庆街头,地把电话打进了重庆人民广播电台“静夜对您说”,倾诉了她对这个世界的伤心和绝望,她要在这个深夜离开世界,她的话通过电波传遍了都市的千家万户,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的心。  相似文献   

17.
正曾经,因为家庭贫困,土家姑娘黄晓雪年仅15岁便被迫辍学,离开家乡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高坪镇塘坝子村,随堂兄到河北打工,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企业销售高管。后来,她艰苦创业,凭借诚信品质获得支持,成为拥有数千万资产的女老板。她用山里人特有的质朴、勤奋、诚信完成了励志人生的华丽转身,成为家乡人的骄傲。如今,她怀着感恩的心回馈家乡,心系家乡老  相似文献   

18.
足迹     
我来到这个小镇,开始了我的初中生活.这里环境恶劣,几间瓦房,木格子窗.学校后面是一座土山,光秃秃的.每逢风起,沙尘从山上吹入教室,老师同学经常迷眼耽误功课.在土山下,有一间小木屋,黑沉沉的,不知谁住那儿.后来我发现几位老师神色不安,下课经常往木屋跑.一个星期后,学校开了追悼会.在棺前站着一位老妇人,白发苍苍,那裹着的小脚在颤抖.校长致悼词:"李老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从那以后,每到黄昏,都能看到她脚步蹒跚地向后山走.看来她不经常走动,干瘦的小脚不时颤动着.她上山时总是拿把小草,几株小苗,几个月来从不间断.渐渐地,山坡上留下了她那深而狭小的足迹,弯弯曲曲  相似文献   

19.
农民育种家     
新疆米泉县,有一个农民育种家。她就是东风公社上沙河沿大队回族老贫农田福的女儿——田淑珍。她为啥又叫农民育种家呢?说起来,这名字来得可不容易。一九五九年,田淑珍从昌吉种子训练班学习回来,公社党委就派她到下沙河沿大队育种场去搞种子繁育工作。田淑珍背着行李到那儿一看,这个育种场除有三十亩地以外,什么都没有。田淑珍可没有泄气,她想:这是党给我的任务,是  相似文献   

20.
有一位25岁的彝族姑娘,离开了家乡——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金牛村,辞去令人羡慕的职业,告别年迈守寡的母亲,千里迢迢到了一个穷困的壮族小山村落户。她就是邱凤英。凤英从小能歌善舞,8岁就登台演出,是乡业余文艺队的台柱。17岁时,她被附近化验乡卫生院招收为合同制护士。家乡人都说,凤英是彝家的一只金凤凰。 1980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凤英认识了在云南服役的壮族小伙子覃元珍。元珍在部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