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红乐 《国际公关》2015,(1):34-36
为贯彻落实由民政部、中央编办、发展改革委等多单位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行业协会商会诚信自律建设工作的意见》,2014年12月9日,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CIPRA)举办主题为"公共关系行业未来诚信体系建设"的座谈会。会议由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大力主持,来自公关学术界、公关公司和企业的代表参加座谈并发表了建议。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郭惠民,协会副秘书长章兰、同享、徐润东出席座谈。与会代表认为,行业协会诚信自律建设,对于加强和改进行业协会管理,提高行业协会公信力,推进行业自律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会上,大家发表了各自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和行业发展的强劲势头促进了公关业的繁荣与发展的同时,也向行业的自律约束提出了新要求。因此,一部旨在规范公共关系服务行为、推动中国公共关系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行业公约——《公关服务行业自律公约》日前在京问世。  相似文献   

3.
要闻     
《国际公关》2014,(5):24-25
正香港公共关系专业人员协会会长张一心访问CIPRA7月25日,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CIPRA)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大力在北京会见了香港公共关系专业人员协会(PRPA)张一心会长。会谈中,赵大力感谢PR PA为促进两岸三地公共关系行业交流所做的贡献,并感谢PR PA积极参与CIPR A2014年国际公关大会及第11届最佳公关案例大赛。赵大力表示,香港公共关系发展较成熟且国际化水平较高,对内地公共关系行业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赵大力希望香港公关专业人员协会在张会长的领导下,未来继续加强与内地公共关系行业的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4.
徐静 《国际公关》2011,(1):13-13
日前,锐博集团(Racepoint Group)通过收购博凡诺公共关系公司大中华(下称"博凡诺大中华")来拓展其亚洲区业务。完成并购后的博凡诺大中华更名为锐博集团亚洲。其总部位于香港,分公司遍及北京、上海及新加坡。锐博集团中国区总经理胡睿雄(Ross Hughes)先生近日作客《国际公关》"对话"栏目,诠释公关咨询行业内的并购现象。  相似文献   

5.
潘飞 《国际公关》2011,(1):66-66
进入公共关系行业马上就到第10个年头了,这10年之中最大的感悟就是,这个行业不是"人"做的。因为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公关人,必须成为"超人"。所谓"超人",就是首先要有超强的心理素质。公关做到最后就是修炼心态,心里能装下多大的事,事业就能做多大;其次就是要有超强的身体素质,能经受住黑夜的摧残;再者是要有理想,可以浮躁和世俗,但骨子里对理想的执着不能随岁月而消退。  相似文献   

6.
5月25日,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在京举行,国内外行业同仁齐聚一堂共商公共关系行业之机遇和挑战,俄罗斯公共关系协会会长斯坦尼斯拉夫·纳乌莫夫应邀参会。会议前夕,《国际公关》记者对纳乌莫夫会长就俄罗斯公共关系协会和行业的发展情况、中俄两国未来的合作可能、公关行业发展的大趋势等问题进行了采访,希望这些内容能对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7.
《国际公关》2012,(4):1-1
场面宏大、气氛热烈、观点新颖,汇集众多政府官员、中外公关行业高管、资深专家学者,以及公关从业人员参加的2012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日前隆重举办,并取得圆满成功。行业内外对此次大会做了高度评价。今年国际公关大会的主题是创新推动文化产业。这—主题的设置及时、精准、到位,体现了主办方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对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而大会产生的影响和达到的效果,也证明了公关从业人员对创新的认同和追求。众所周知,中国公共关系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20多年来,政府机构、社会各界对公关的认识正在逐步加深,对公关的误解正在逐渐减少,对公共关系在树立国家形象、打造企业品牌、进行市场营销,以及城市和旅游推广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视。这给行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8.
2014年是公共关系进入中国整整30年,中国的公共事业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一重要时间节点,由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已经拉开帷幕。30年对中国公关行业意味着什么?案例大赛对于中国公关事业的发展意义何在?《国际公关》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大力。  相似文献   

9.
2011年4月7日,《中国公共关系业2010年度调查报告》在北京发布。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莱秘书长赵大力先生接受了《国际公关》杂志记者的专访,他回顾了过去一年中国公关行业取得的长足进步,并对未来行业发展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0.
《国际公关》2009,(1):5-5
1月11日晚.由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公关公司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公关网、《国际公关》杂志协办,信诺传播顾问集团承办的中国公共关系行业年会——2009年中国公关嘉年华活动在北京临空皇冠假日酒店盛大举办。活动围绕“IPRIPARTY(爱公关,爱派对)“主题.由鸡尾酒会、焰火表演、委员入场式、领导致辞、主任委员交接、年度奖项颁发.  相似文献   

11.
《国际公关》2015,(1):1
1月23日,以"回归·未来"为主题的2015年中国公关嘉年华在京隆重举行。回顾过去,展望未来,2015年中国公共关系行业面临机遇与挑战。中国公关业还是蛮拼的。2014年,恰逢公共关系进入中国30年,经过从业人员的不懈努力,政府对公共关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企业对公共关系的需求越来越多,公众对公共关系的误解越来越少。30年来,国际公司纷纷进入中国,中国公司专业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化、专业化成为中国公关传播行业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2.
公共关系道德早巳不是一个新话题,但随着新世纪以来公关行业的繁荣和进步,道德建设较之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重要。既有的建设方案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自律和他律,然而道德自身亦存在合法性问题,倘若一种道德主张只欲施加约束,而忽略对整体、个体利益的深切关心和长久滋养,终将沦为虚妄或语言的暴力。因此,我们有必要走向历史深处,在现代公关百年的发展进路中清理道德遗产。正是这些遗产,  相似文献   

13.
一入公关深似海,再回首已百年身;公关抛却了光鲜亮丽的外衣后,行业人的疲态立显。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逃离……未入行的人员迫不及待地寻找开启大门的钥匙,而公关业内的人员却期待着能够逃离这个围城,公关你怎么了?在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发布的2012年度行业调查报告当中,人才问题一如既往地成为了公关行业面临的首  相似文献   

14.
公关行业发展到现在,人才问题,公司内部管理问题,创新问题,都面临挑战,如何将挑战转化为机遇,需要公关人的群体智慧与努力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表现为一批外商独资或合资企业在深圳设立公共关系部,不过当时围绕企业品牌宣传的公关活动并未大范围地实施与推广,公关仍停留在认知推广阶  相似文献   

15.
据媒体报道,从1998年到2004年,一家美国著名公关公司洛杉矶分公司采取虚报、账目含糊等手段从其客户洛杉矶市政府水电部赚取了420万美元的代理费用;美国教育部通过一家跨国公关公司向一名有影响力的电视评论员提供资金,帮助宣传政府的教育法规。这些丑闻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强烈反响,严重损害了公共关系业的形象和信誉。中国公共关系业经过20年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服务各类组织中发挥了应有的专业作用,行业发展的主流是健康的。但我们也看到,快速发展的公关行业仍不时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据了解,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公关公司工作委员会继2003年起草《公关咨询业服务规范》(指导意见)后,目前正着手起草一份行业自律声明。为此,5月26日,本刊特邀三位资深公关从业人员高鹏、梁启春、沈激聚首北京东三环一家茶馆,在小桥流水丝竹萦耳的轻松氛围中,就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等问题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16.
《国际公关》2013,(1):1-1
2013年,中国公共关系行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开始。纵观2012年公共关系行业的发展,有两个方面值得一提,一是中国本土公关公司在专业化、规范化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它们发挥各自的优势,在为政府和城市塑造形象、企业打造品牌等方面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和开拓。2012年中国公关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了望公关最后一天成功上市算是给行业发展提供了最好的证明。  相似文献   

17.
消息     
2009年中国公关嘉年华在京举办1月11日晚,由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公关公司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公关网、《国际公关》杂志协办,信诺传播顾问集团承办的中国公共关系行业年会——2009年中国公关嘉年华活动在北京临空皇冠假日酒店盛大举办。活动围绕  相似文献   

18.
《国际公关》2012,(4):38-38
2012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在各个论坛上,与会专业人士围绕行业的现状和发展,结合本次大会的创新主题,畅所欲言,互动交流。以下摘选部分嘉宾的精彩言论,以飨读者。114际传播体湖协会会长舒俊乐:连续四年,全球最具增长前景的公共关系服务领域是数字和社交媒体、公共事务、危机和问题管理。在未来,英美两国对企业传播仍保持较高的需求。在英国,消费者/品牌营销公关占公关行业收入的1/3。在美国,这也是公关行业的—项主要收入来源。  相似文献   

19.
本期刊出了两篇重要的文章.一是关于公共关系行业资质的报道,二是有关网络公关实务的是与非。表面上是报道了两件不同的事情,但内容中却反映了一个共同的议题.就是公关行业在发展中如何规范,而回顾中国公关业的成长经历.即是在不断规范中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20.
30年,再出发     
《国际公关》2014,(2):1-1
正常言道:三十而立。1984年,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脚步,公共关系这一新鲜事物来到中国,至今已整整30年。回望过去,公共关系的理论和实践像一粒种子在中国落地、生根、发芽,在此期间,国际公关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国内公关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30年来,公共关系传播国家形象,促进社会创新,引导社会责任,树立企业品牌,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出了力、添了彩。而立之年的中国公共关系行业,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从行业最初被人误解,到行业发展的规范化、专业化,再到创新问题、人才问题、网络公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