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钢 《科学咨询》2009,(14):I0002-I0002
国家在批准重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之后,2009年2月又出台<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批准重庆设立内陆开放示范区、保税港区,研究设立重庆"两江新区".  相似文献   

2.
《决策探索》2008,(21):82-83
2007年的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都、重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项战略布部署要求两地"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国家批准重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重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314战略部署,促进一圈两翼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新举措。十七大报告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了精辟的阐述,并提出了科学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要点  相似文献   

4.
伍源德 《科学咨询》2008,(19):I0002-I0002
国家批准重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重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314”战略部署,促进“一圈两翼”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新举措。  相似文献   

5.
《科学咨询》2007,(11):4-4
批准重庆作为我国唯一一个以省为单位的改革试验区,是中央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和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部署 重庆破解城乡统筹难题有了重要政策保障,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有了重大战略平台  相似文献   

6.
继成为"全国城乡统筹综合试验区"后,重庆最近被商务部批准作为全国唯一"城乡商贸统筹综合试点区"。据悉,商务部同意重庆作为试点区,目  相似文献   

7.
《科学咨询》2007,(11):6-6
重庆城乡统筹必须在两大方面取得突破;全市产业统一规划,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就业、教育、医疗、保险等公共服务均等化。 重庆市第三次党代会已确立了“一圈两翼”的城乡一体化产业发展道路;而在公共服务方面,今年5月,重庆九龙坡区被市政府批准成为”全市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先行示范区”,成为全市首个率先试点城乡统筹区。  相似文献   

8.
《领导决策信息》2008,(34):22-22
自2007年6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为统筹城乡综改实验区后,重庆一直在摸索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激活农村土地市场。去年7月1日,重庆市工商局出台《关于服务重庆城乡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允许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入股,  相似文献   

9.
《决策导刊》2007,(11):1-1
继今年6月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重庆市相继迎来三大利好: 一是8月6日召开的重庆市城乡商贸统筹发展工作会议透露,经商务部批准,重庆市已成为首个全国城乡商贸统筹发展试点区,旨在通过重庆的先行先试,实现重点突破,从而示范带动全国商贸流通改革。  相似文献   

10.
关注重庆发展,反思城乡教育统筹工作中的认识误区,探索城乡基础教育统筹途径,推进城乡基础教育统筹又好又快地发展,是每一位重庆人的责任.本文结合"十二五"规划,浅析重庆0基础教育城乡统筹发展,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科学咨询》2007,(13):1-1
十年前,随着重庆直辖市的设立,重庆因此成为中国东西部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十年后,在胡锦涛总书记的导航定向下,重庆又成为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的试验基点。  相似文献   

12.
重庆被确立为全国城乡统筹教育综合改革配套的实验区,其政策空间为重庆基础教育城乡统筹工作带来巨大机遇和挑战。通过重庆特色的凸显来冲破城乡基础教育各类瓶颈的制约,是新实验区基础教育城乡统筹发  相似文献   

13.
今年6月重庆市被批准成为全国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后,在城乡统筹改革试验方面第一个大动作就是"农地流转"。7月1日,重庆市工商局出台《关于服务重庆城乡统筹发展的实  相似文献   

14.
贾如兴 《决策导刊》2007,(10):14-15
国务院批准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为新阶段重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纪检监察工作如何服务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笔者认为应切实从“突出主线、构建体系、优化环境”方面加以努力。  相似文献   

15.
臧学运 《科学咨询》2007,(19):16-18
2007年9月25日,重庆市在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配套改革实验区不久,再次成为先行先试的探索者,这一次是在信息化领域。经信息产业部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批准,重庆成为了全国第一个统筹城乡信息化实验区。在重庆进行统筹城乡信息化实验,是我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建设西部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直辖市的战略目标,探索消除“数字鸿沟”新路子,推平城乡“高墙”,让信息化成果惠及全社会,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郑勇 《决策导刊》2007,(11):33-34
市委市政府的“1小时经济圈”战略决策,国务院批准设立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渝经济区顺利纳入国家区域规划编制,为地处川渝经济结合部、成渝经济走廊上的潼南县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也为潼南县立足区位优势,抢抓直辖十年后新一轮历史发展机遇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2007年6月,重庆市被批准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市、区县及各乡镇相继成立了农地流转工作领导机构。乡镇随后还成立了类似于土地交易市场的农地流转服务中心,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速度明显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是重庆统筹城乡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促进重庆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国家经济发展规划,随着产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重庆更具两大优势:一是党中央、国务院特别关注库区的建设和发展,二是直辖10周年之际,重庆成为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进入了一个"求突破,上台阶,大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9.
重庆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改革成果和经验,对全国统筹城乡发展与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从重庆发展情况来看,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很多问题如土地流转、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社会保障以及基层组织的功能重塑等,都需要加以解决.统筹城乡发展,关键要在制度层面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基于以上判断,本项目首先通过对重庆市城乡统筹先行示范区的个案调查与分析,总结"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体制和机制中的关键因子,从而找出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屏障.在此基础上,抛开传统的发展思路和路径选择,围绕急待突破的实质性问题,从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土地管理与使用制度、公共财政与农村金融制度、行政体制与乡村治理机制等制度层面进行创新,并提出改革的方案设计;根据重庆统筹城乡的制度改革方案进行总体的综合配套改革的方案设计和路径选择,为全面推进我国城乡统筹提供全新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20.
陈军 《科学咨询》2007,(16):6-7
重庆获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为全市破解城乡统筹难题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也为进一步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在永川打造成渝经济区统筹城乡发展样板城市的实践中,教育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工程,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文化中心的重要一极,必须着眼加快发展的要求,把握发展大势,创新发展举措,率先探索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