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在民国时期的南京期间,赛珍珠和约翰·洛辛·布克共同经历不幸福的婚姻,照顾残障女儿,并从事文学事业。她在这个时期的小说和回忆录里,开始描写一系列婚姻,对有别于西方和她的传教士家庭的中国的性道德观念的认知方式在《结发妻及其他故事》中的许多作品都直接和间接地有所反映,她处理了跨文化婚姻不美满的问题,有时则通过再现中国妇女的困境来投射她对自己婚姻的关切。  相似文献   

2.
彭羚嫁给香港商业电台的名嘴林海峰了。似乎香港艺人之间婚姻的成数不是很高,女明星嫁给大款的新闻倒听得更多些。彭羚真的像“民间”传说得那样健康、单纯? 在彭羚远赴新疆,作为“光明大使”献爱心的前夕,她出现在广州。面前的彭羚看上去贤淑端庄,比电视上漂亮许多,讲话很有条理。外型颇符合她以往的歌路——抒情并略带忧郁。 与林海峰相恋多年终于成婚,彭羚说目前家庭很好,让她每日都有新鲜感和继续唱歌的动力。不过婚后生活与婚前不太相同。因为以前拍拖时各人都是独立的,自己做回自己就好了,而现在两人为了家庭更美满,就要合二为一,多从家庭利益考虑。因为两个人都很忙,还没有计划要孩子,尽管她非常喜欢小孩子。她认为孩子生下来丢给加别人带,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彭羚希望以后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3.
拖着行李出门的时候,柳絮就没打算再回来。确切地说,是没打算再回到这个婚姻中来。八年的婚姻,已经是那种僵死的状态,这样的婚姻,不疼,不痒,却可置人于死地。三十三岁的柳絮,虽然经历了八年婚姻的琐碎磨蚀,却依然带有理想主义的气质,始终保持着对理想婚姻的诗意憧憬,那好像一幅美好的画面,不管她和石如坚怎样不堪,那幅画面从来没有幻灭过。正因为如此,她才下决心改变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资讯广角     
2006年5月,互联网上忽然爆出央视最有人气的女主持人王小丫曾在成都有过一次婚姻,这让人在惊讶之余,不禁要问一句:这是真的吗?为了探访事情的真相,最近记者赶赴成都,几经周折找到了王小丫在成都的一位密友。这位女士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但是她见证了王小丫第一次婚姻的起起落落。  相似文献   

5.
婚姻三境界     
婚姻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结婚。第二重境界: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及他(她)的习惯结婚。第三重境界: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及他(她)的习惯,还有他(她)的背景结婚。 处在第一重境界的夫妻,婚姻相对稳固;处在第二重境界的夫妻,婚姻比较  相似文献   

6.
小醉 《可乐》2010,(6):65-65
女友为一件事心神不宁。一次采访,她邂逅一个大款。大款对女友颇有好感,三番两次明示暗示,想同她进一步发展。大款常说,正在开发的某小区环境不错,六七十平方米的房子,很适合她这样的女子居住;某汽车公司刚出产一款紫罗兰色小车,价格适中,很漂亮……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访背量:2004年8月,一本心灵作品《再坚持一会儿》出版了,作者苏菁的名字开始被大众关注。正如书中展现。这个外表纤弱的女性,也曾遭遇到了采自婚姻中的种种危机,然而,最后她还是开始了漫长而痛苦的自我拯救,并最终成功地挽救了自己的婚姻。  相似文献   

8.
儿不嫌母丑,一部《我的丑娘》让观众泪湿衣襟。72岁的“妈妈专业户”张少华走进人们的视野,她在影视作品中诠释了无数母亲、婆婆的角色,但是她的家庭鲜为人知。她到底有一个怎样的婚姻,有一个怎样的家庭?2009年5月的一天,记者与她在北京的一个小胡同口侃侃而谈,听她讲述丈夫一生的默默支持,听她讲述与儿子的“战争”……她说:“是这个家庭给予了我动力与支持,  相似文献   

9.
有道是:夫妻恩爱苦也甜。可是,本文主人公丁茵却因为手头拮据感受不到恩爱夫妻的那种甜蜜。瞧准一个机会,她冲出围城傍上大款,在省城过上了阔太太的生活。把一个本来幸福的家活活地拆散了。然而一年之后,她才发觉自己是个可悲的受骗者。走投无路之际,她又回到了前夫刘福中身边,可这时刘福中正准备建立自己的新家……  相似文献   

10.
楚云 《今日南国》2007,(12):30-31
从骄傲清高到“折价处理”,过了30岁的周巧云急于把自己嫁出去,于是和德光相识才数月,就仓促结婚。然而,婚后婆家人对她百般欺负,让她一度想自杀,懦弱的丈夫也帮不了她。她对婚姻失望透顶,却碍于面子,不敢离婚。这篇文章,是她对痛苦婚姻的倾诉。  相似文献   

11.
婚姻三境界     
《北方人》2008,(9)
婚姻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结婚。第二重境界: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及他(她)的习惯结婚。第三重境界: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及他(她)的习惯,还有他(她)的背景结婚。处在第一重境界的夫妻,婚姻相对  相似文献   

12.
《北方人》2006,(1)
和所有恋爱的人一样,经历了一番轰轰烈烈的爱情以后,她和他终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可是和他结婚了以后,她就觉得自己婚后的生活和想象的相去甚远。婚姻不像爱情,往往是多了琐碎和枯燥,少了激情与浪漫。当她不得不每天都面对这样单调而又乏味的生活时,她感觉自己的心在一点点磨平,生活如同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婚后他  相似文献   

13.
和他结婚前夕,她便知道自己的婚姻很不被婆婆认可。她有想过,如果他不是对她死缠烂打,如果她的内心不是对他存有一份好感,那么这样的一份感情真是不要也罢。只是偏偏,他对她死缠烂打了,她也应着那份好感对他萌生了爱意,于是两个人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便成了彼此相爱的最好归宿。  相似文献   

14.
菊贝 《社区》2010,(36):61-61
从一开始,她对自己的婚姻就是不满意的。他是个中学教师,老实憨厚,在市中心有一套四居室,薪水也不错。第一次约会,在清静优雅的咖啡厅,她看着他穿着崭新笔挺的西服,打着整整齐齐的领结,却是那般局促不安,还没开口说话,脸已经红了。借着灯光,她甚至看得见他额头上细密的汗珠。这个男人,和她想像中那种洒脱不羁天马行空的男人,完全不是一种类型。  相似文献   

15.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在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向读者讲述了几对男女青年的婚姻,利用小说中各位男女主人公的表述,作者借机表达了自己对婚姻的看法和态度:只重视金钱、财产的婚姻最终结局一定是不幸福的,但是结婚完全不考虑金钱和财产也是脱离现实生活、盲目不可取的;没有爱情可千万不要涉足婚姻的殿堂,因为没有爱情的婚姻无幸福可言,完美的婚姻都是建立在爱情基础之上的。故此她突显了自己的婚姻观---爱情与金钱并重。这种婚姻观即使是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并且很大程度上可以为即将步入婚姻的年轻人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保健短平快     
细细想来,自从步入婚姻的殿堂,她自己其实藏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变成了盆景,被婚姻这把翦刀修翦得没有了个牲,缺少了裢角……  相似文献   

17.
黑丁  霜凌 《百姓生活》2012,(9):13-14
2011年12月25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诈骗案。一女子为钓“金龟婿”,编造了公务员身份:为了保住表面光鲜的婚姻,不惜铤而走险诈骗闺密。案发后,不仅闺密与她对簿公堂,就连她引以为傲的丈夫也向法庭举证她的诈骗行径。她费尽心机设下的“连环套”,未能保住婚姻,反而“套”住了自己……  相似文献   

18.
魏新 《社区》2013,(32):10-10
一个人无意中进入诗并不难,难的是进入一首名诗。最重要的,肯定是机缘。比方说过去,有一名弹琵琶的歌女,在行业内部,也曾名噪一时,年纪老大后,只好草草嫁给一个没文化的土大款,婚姻也不幸福。偶然的一个秋夜,老公出去经商,自己在船上弹琴,  相似文献   

19.
常理 《今日南国》2008,(21):16-17
简单一句“我喜欢尝试新的东西”,道尽了李崇基十余年的职场人生。李崇基一贯都是行色匆匆。要不是她那个稍显硬朗的名字,记者很难把眼前这位操着吴侬软语的典型江南女子与那个在业界大名鼎鼎的女强人划上等号。她的名字是为了纪念母亲的母校——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而取的。小时候她一度觉得这个名字太男性化了,长大以后,她才逐渐欣赏起自己这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名字。  相似文献   

20.
不是所有的伤害都可以挽回,不是所有过错都有资格被原谅。她在单亲家庭中长大,从小自卑又敏感。成年后的第一场婚姻又仓促破裂,并不肯耐心分析缘由,只是一任自己渐渐变得苛责狭隘,将所有不快随时发泄,不善待自己,更不愿意善待他人。她像长满刺的刺猬,只要醒来,便要对这个世界竖起满身仇恨的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