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史殿杰 《理论界》2005,(1):183-184
对"一把手"的监督现在仍然是薄弱环节,存在很多问题.要强化依法监督、民主监督、党内监督和"一把手"接受监督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人,邓小平同志较早认识到对权力进行监督与制约的重要性,并着手构建中国特色的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为推动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并最终实现政治文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邓小平的权力监督与制约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坚持思想教育与制度制约相结合;竖持民主监督与法制制约相结合;坚持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十八大以来,组织监督、民主监督和同级监督三维一体的党内监督体系不断健全,但同级监督仍是党内各层级监督链条的薄弱环节.通过对7省169篇公开报道资料的分析可知,地方纪委以破解对同级党委监督难题为导向,不断推进实践创新,经历了起步阶段和规范化阶段,形成了以县级党政机构为主体、以制度建设为核心、监督范围逐渐拓展、监督运行机制多样化的发展路径,并在监督权赋予、纪委责任、职能定位、质量提升等方面形成了有效经验.作为党内监督薄弱环节的同级监督,需要更多的创新实践,也迫切需要更多面向实践的理论研究,从而在地方纪委创新实践的基础上,形成覆盖各级党政机构的党内同级监督的制度规范,以推动党内监督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4.
十八大以来,组织监督、民主监督和同级监督三维一体的党内监督体系不断健全,但同级监督仍是党内各层级监督链条的薄弱环节.通过对7省169篇公开报道资料的分析可知,地方纪委以破解对同级党委监督难题为导向,不断推进实践创新,经历了起步阶段和规范化阶段,形成了以县级党政机构为主体、以制度建设为核心、监督范围逐渐拓展、监督运行机制多样化的发展路径,并在监督权赋予、纪委责任、职能定位、质量提升等方面形成了有效经验.作为党内监督薄弱环节的同级监督,需要更多的创新实践,也迫切需要更多面向实践的理论研究,从而在地方纪委创新实践的基础上,形成覆盖各级党政机构的党内同级监督的制度规范,以推动党内监督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技术飞速发展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崭新渠道。大数据助推廉政监督工作具有全面、全方位、强时效的现实价值,具有预防、威慑、预警的功能作用,是新时代廉政监督手段和技术的现代化追求。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建设大数据党内监督平台、大数据监察平台,完善网络信息公开机制,建立网络监督举报平台,整合党内监督、国家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有利于形成监督合力,深入推进廉政监督制度化及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十八大以来,组织监督、民主监督和同级监督三维一体的党内监督体系不断健全,但同级监督仍是党内各层级监督链条的薄弱环节.通过对7省169篇公开报道资料的分析可知,地方纪委以破解对同级党委监督难题为导向,不断推进实践创新,经历了起步阶段和规范化阶段,形成了以县级党政机构为主体、以制度建设为核心、监督范围逐渐拓展、监督运行机制多样化的发展路径,并在监督权赋予、纪委责任、职能定位、质量提升等方面形成了有效经验.作为党内监督薄弱环节的同级监督,需要更多的创新实践,也迫切需要更多面向实践的理论研究,从而在地方纪委创新实践的基础上,形成覆盖各级党政机构的党内同级监督的制度规范,以推动党内监督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党内监督条例)的发布和实施,为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创新监督工作的方式方法,促进党内监督条例的贯彻落实,已成为当务之急.我们认为,运用信息网络技术,编制、研发党内监督程序,实施网络监督,不失为全面贯彻党内监督条例、提高党内监督水平的必要和有效之举.下面就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从整体上看,党内监督仍是党的建设的薄弱环节,需要不断改革创新一是自觉增强党内监督意识;二是完善党内监督制度;三是创新党内监督体制;四是加大惩处腐败力度;五是发挥各种监督力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光明 《云梦学刊》2010,31(3):70-74
以议会、竞选为主要方式的西方党际监督是以共同价值观为基础的体制内竞争性监督。民主监督是我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下的体制外合作性党际监督,加强民主监督要吸收国外党际监督的经验,积极探索法制化途径,加强民主监督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加强参政党建设,提升监督层次,实现民主监督与其它监督形式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
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是发展党内民主,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使我们党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要强化党员监督的主体地位、建立科学的党内监督领导体制、加强党内权力制约机制建设,要建立和完善公开监督机制,突出抓好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权力监督这个重点和核心,并把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对象是电视艺术活动,由此决定基本研究课题是电视艺术创作论、电视艺术接受论、电视艺术文本研究、电视艺术的源泉与影响问题。电视艺术学是电视研究与艺术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本身又包括电视艺术理论、电视艺术批评、电视艺术史、电视艺术理论史和电视艺术批评史等五个更小的下位学科。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历史文化中,文学史也许是一种最不真诚的历史现象。它通过对文学观念的泛化理解,努力把人类历史上的诸多文化现象或样式纳入文学史范畴。从而营造出一个被充分“放大”了的繁荣的文学历史,给世人虚拟了一个辉煌的文学史形象。如果从读者的角度(亦即社会文学生活的角度)去认识文学的历史形象,则不难看出,在人类文学的绝大部分历史过程中,人们的文学生活是贫乏和萧条的,社会的文学资源也是短缺的。所以,我们的文学史应当把文学的历史真相告诉读者,而不应当遮遮掩掩或虚构繁荣的景象。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走出危机管理误区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继红 《齐鲁学刊》2005,(2):154-158
对危机管理的认识误区是导致许多企业危机管理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危机管理能力的低下已成为 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阻力。危机管理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提高危机管理能力是提升企业核 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危机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与法制化是中国企业走出危机管理误区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在对现有研究企业性质的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传统理论只是从成本的角度对企业性质加以界定,而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间战略联盟以及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中人力资本作用的凸显等企业制度的创新趋势表明,只有从劳动分工和组织演进的角度出发,强调获利能力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对企业的性质作出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唐代舞蹈诗中的舞姬包括后宫善舞的妃嫔、士人家中的舞女姬妾以及从事歌舞表演的宫妓、营妓与市井乐妓。大多数舞蹈诗描写的舞姬,或是风情万种的尤物,或是地位卑贱的玩物,或是致祸夺宠的妖姬,或是令人同情的苦命女。此外,还有少数舞蹈诗塑造了天真欢乐的少女形象和技艺高超的艺术家形象。舞姬是唐代女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唐代女性的一种生活状态。从舞蹈诗对舞姬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唐人喜好纤柔细弱、欣赏风情愁怨的女性审美好尚。  相似文献   

17.
完整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新文化运动包含两大相互依存的思想解放取向:一是"对传统求解放";二是"对西方求解放".但长期以来,人们只强调这场新文化运动对国人思想的解放,而"对西方求解放"则关注甚少,忽视了这一点,对于"五四"思想解放的理解则是不全面的.从总体上看,国人"对西方求解放"的新构想,主要呈现两种范式:一是呼吁打破对西方的盲从,重新审视中西文化关系;二是服膺马克思主义和转而"以俄为师".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在其展开的历史过程中,正是"对传统求解放"与"对西方求解放"这二者之间的张力与博击,构成了不断推进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深入发展的内驱力.在今天,理性地保持二者之间的此种张力与博击,仍为促进国人思想解放和永葆思想活力所必需.  相似文献   

18.
党的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保持党的纯洁性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优良传统;在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发展变化的今天,面对风险和挑战,保持党的纯洁性是应对法宝;要从信仰、思想、组织、作风方面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坚持从严治党。  相似文献   

19.
雷亚平 《齐鲁学刊》2006,(4):98-100
文革时期战争题材长篇小说在构思上存在着主题先行的历史局限,这一局限导致此类作品的主题和情节出现大面积重复和雷同。文革战争题材长篇小说的构思局限性所带来的不是文革文艺设计者所期待的振奋和昂扬的接受状态,而是一种被动、疲惫的审美状态。  相似文献   

20.
作为合同相对性原则的例外,第三人利益合同现已得到世界各国普遍的承认,其核心在于对第三人权利的认定.但我国<合同法>第64条对此问题的规定却相当模糊.不仅第三人能否取得合同上的权利未能明确,而且条文设计也过于简略,这不符合现代合同法的发展趋势.因此对第三人利益合同中受益第三人的权利进行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