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针对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变动论质疑,提出以下观点:(1)模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自然劳动时间的区别,撇开劳动的质,单纯谈论同一劳动时间内创造的总价值不变是不恰当的;(2)用"单位时间内生产使用价值的数量"这一衡量标准,作为"劳动生产率是使用价值的生产效率"的论据至少是不严密、不充分的;(3)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使用价值和价值都在增长,二者之间并没有发生什么反向运动。继而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重作定义且论证了这一新的认识的理论影响。  相似文献   

2.
语法是使用某种语言的人民群众的社会习惯。是人民群众语言实践的概括和总结。一切真正的语法规律,必然是从人民群众的语言实践中总结出来,经过人民群众的语言实践的检验,符合客观实际的,否则,就不是真正的语法规律,应该通过实践的检验来修正它.关于语法规范化的标准,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中早已明确规定;现代汉语“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里所说的“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现在主要是指  相似文献   

3.
西汉究竟有没有生产麻纸?这是古代造纸史上举世瞩目的头等大事。最近潘吉星同志在他的《中国造纸技术史稿》(1979年文物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史稿》)的巨著中,肯定了西汉麻纸的存在。但是我们在阅读分析以后,对潘同志所提到的一些问题,有不同的意见。为了着重科学的考古实践,彻底弄清事实真相起见,对几个主要关键问题,提出以下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就正于潘吉星同志。  相似文献   

4.
介词用法甚广,有的可以互相换用,有的意义相反,有的意义相近,但在用法上有细微差别。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介词的用法是很重要的。“有比较才有鉴别。”下面只就某些表示时间的介词的用法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5.
关于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问的第一要义是学会问.怀疑是获取知识的钥匙,没有怀疑就没有创新、没有科学和社会的发展.要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为此要鼓励学生向教师、向书本、向现实存在的事物质疑.  相似文献   

6.
ЧТО在某些主从复合句中的用法巴晓岩,山青语言作为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得到不断地完善、发展。人们为了表达更为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完善交际功能而使用了复合句。其中大部分复合句前后部分是由连接词或关联同连结的。不同的连接词或关联词可以表达不...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语言学质疑──与申小龙同志商榷方文惠当代科学发展趋势是各学科互相交叉,形成了许多边缘的、内容相互渗透的新学科,也就是从微观的分析走向宏观的综合研究。就语言学而论,人们已经打破了索绪尔当年提出的"在语言本身之中研究语言和为语言而研究语言"[1]...  相似文献   

8.
依据和效力是区分法律推定与事实推定的标准,依据影响效力,但有时依据范围的划定也受效力的指引.以依据的非司法解释性和效力的“强制”适用性为基本特征的所谓准法律推定,不具有成为法律推定与事实推定之外的独立推定种类的适当性和必要性,将其纳入法律推定的范畴予以创制和规制应当成为当下我们相对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人本信息观否定了自然信息的客观存在,无视真理性信息问题,混淆了信息与消息,用"消息"替换了"信息"范畴,走向了唯我论。哲学的解释力表明哲学理论应可以解释科学概念。虽然人本信息观在为"人本"方法争取领地,实则伤害了信息的哲学与科学价值及其作用,有害于"以人为本"理念,在理论上也是立不起来的。  相似文献   

10.
宗教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王中田同志提出宗教是与人类与生俱来的,是不会消亡的,这种观点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宗教不是与人类与生俱来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宗教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随着宗教赖以存在的历史条件的消失,宗教就必然走向消亡;不能把宗教精神与人类精神混为一谈,宗教的消亡不等于消灭;用行政的手段取缔宗教和断然否定宗教的消亡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1.
日复 《中华魂》2011,(8):50-51
《书屋》2010年2期刊登了刘再复近二万字的长文《社会性“造反有理”批判——〈水浒传〉小逻辑质疑》.文中虽然笼统地宣称作者并非否定一切造反、并非否定许多革命包括暴力革命的历史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学术界有的学者通过重释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一段著名论述,否定马克思提出过“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并提出四点具体观点作为支撑。其实,这种“重释”与马克思的原意是相悖的,它存在两个“概念混同”、三个“自相矛盾”,没有正确理解马克思的《手稿》和《序言》各自的含义及二者的相互关系。全面考察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形态理论的各种论述。我们不难发现,“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贯穿在马克思、恩格斯一切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中。而且,“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符合客观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3.
何向东同志在《演绎推理的新形式》一文中提出:“思维的形式,总是伴随着人类的进化及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着、完善着,作为专门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形式逻辑这门科学,应当不断总结人类思维的新成果。”这一倡议是富有价值的。从亚里士多德创建传统逻辑体系至今,已经二千五百年了,基本上没有什么重大的突破。真是“千年暗哑实可哀”。何向东同志身体力行,率先探索,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史论丛》1982年第一辑发表了朱纪敦同志《隆武遇害考辨》(以下简称《考辨》)一文,文章认为南明隆武帝朱聿键在隆武二年清军攻闽时并未遇害,在汀州被俘后押至福州杀害的是假隆武,真隆武潜逃至粤东平远,以五指山为据点,继续抗清。该杂志总第九辑又发表朱纪敦同志《再辨隆武入粤》(以下简称《再辨》)一文,进一步论证隆武入粤抗清。细读二文,觉得所论甚难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15.
邱文、杨昃同志《(隆中对)质疑》一文(以下简称《质疑》),对诸葛亮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是否有《隆中对》表示怀疑,又指出《隆中对》的几点“可疑之处”,最后得出《隆中对》系陈寿编造的结论。尽管邱、杨二同志旁征博引,反复论证,但该文值得商榷之处颇多。本文对《质疑》提出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6.
一般写作教材都把“后发生的事放在前面写”称为倒叙 ,而把“先发生的事放在后面写”称为顺叙。但后置部分与其后续部分都存在时间上的跳跃和情节上的断裂。其实倒叙既指前置部分 ,也指后置部分  相似文献   

17.
对于辩护律师是否有独立的上诉权,学界有不少赞同的观点,这些观点从"控、辩双方的人员组成","容易耽误了上诉期间,使上诉落空","会使一审法院在审判活动中尽量避免错案,认真履行审判职能","辩护律师的主体地位"和"国内外立法及结合我国实践"等多方面论证了辩护律师具有独立的上诉权.本文针对这些观点加以质疑和剖析,得出的结论却是相反的.赋予辩护律师以独立的上诉权还不可避免的带来诸多弊端.  相似文献   

18.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刊有骆小所先生《语言风格的分类和语言风格的形成》一文,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1年第12期全文复印。“表现风格”是文章重点论述的一个问题。骆先生视野开阔,基本观点明确,读后颇受教益,但也觉得有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一、关于语言表现风格的定义骆先生说道:“语言的表现风格是指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运用语言的方式和表现的方法不同,以及表达的效果的不同而形成的一种语言风貌和格调。”  相似文献   

19.
屈原法家思想质疑──兼与任国瑞先生商榷李金善屈原的思想一向被认为属于儒家体系,自刘安、王逸、朱熹到戴震都无异辞。近世学者游国恩先生也坚持这个观点。但到郭沫若先生便有些明显地变比,他在1942年撰写的《屈原研究》中说:“屈原的思想很明显地带有儒家的风貌...  相似文献   

20.
俞大絪主编的《英语》第五和第六册,目前仍为部分高校和成人高考采用的教材,并为许多自学者喜爱,在我国英语界具有一定的影响。为配合高校教学,满足自学者的需要,社会上出版了不少有关的辅导手册和课文译本,其中比较系统全面、译文水平较高的是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赵旭仁等主编的《大学英语辅导手册》。我在教学实践中,参考使用过该书,深受启发,但同时也发现其中有不少值得商榷的译句。本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