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有马克思本人及恩格斯后来修订过的两个不同版本,其文字表述尽管大都相同,但也存在着些微差异。学术界以前主要根据恩格斯的版本去解读《提纲》而对这种差异关注不够,加上人们对文本整体思想理解上的不透彻甚至断章取义,从而造成在《提纲》的理解上存在诸多问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对旧唯物主义内涵及其域限理解上的偏误;二是把《提纲》第二条仅局限于认识论领域,而无视其生成论、存在论的维度;三是把“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间的递进关系误认为是转折关系。  相似文献   

2.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标志着马克思"实践"理论框架的形成."实践"的存在论意蕴的开显为马克思的"社会"概念提供了崭新的思想地平和坚实的理论基础,立足于现实生活之上的实践哲学本身为我们认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只有领悟到"社会"意味着"实践","实践"是"社会"之根,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所说的"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这一重要论断.  相似文献   

3.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对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确立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篇著作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真正实现了“人的发现”.从人的主体性思想是新世界观诞生的必然要求、人的本质思想是新世界观形成的内在根据、人类解放思想是新世界观的价值追求三个方面对这篇著作渗透的人学思想进行文本解读,有利于进一步领悟和阐释马克思新世界观的人学底蕴.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许多学者把人的本质被归结为社会关系,其依据就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六条。《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的一次清算,第六条集中批判了费尔巴哈对人的直观理解,抽象地把宗教本质归结为为人的本质。同样,把社会关系归结为人的本质也是向经验主义的回归、向费尔巴哈的回归。马克思在这里并没有确切地规定人的本质,而是给出了探寻人的本质的思想理路,即从人的现实性出发,综合其全部社会关系。根据马克思其后的著作,我们认为,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样,我们才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共产主义是人的本质全面实现的运动,以实现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最高理想,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理解经历过一个从哲学共产主义到科学共产主义的演变。在《神圣家族》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仍停留在哲学共产主义的阶段,但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思路来证明他的哲学共产主义。《神圣家族》展示了一种“去主体性”的证成思路,放弃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本Ⅲ中的“人的主体性”,转向了社会唯物主义(群众史观和环境决定论)。然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唯物主义环境决定论作了“自我清算”,重新回到了“人的主体性”,并且基于“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改变的统一”这一哲学命题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必然性。尽管《神圣家族》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共产主义仍然不是科学共产主义,但通过“环境与人的关系”这一理论中介,马克思在探索历史动力机制的尝试中又向前迈了一大步,并且最终得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生产力和交往关系”的矛盾运动作为历史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6.
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说:“马克思加深和发展了哲学唯物主义,使它成为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 列宁的这段话时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作了精辟的概括。但是对这段话的理解,当前却存在着重大的分歧。分歧的焦点集中在马克思把什么样的对自然界的认识,即自然观,“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这个问题上面。有的同志以为列宁所指的“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是旧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那也就是说,马克思在建立历史唯物主义之前并没有建立起唯物主义的辩证的自然观。如吴国光同志在《论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之关系》一文中认为,“这里,列宁并没有说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推广,而是说,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在人类社会领域里的推广;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与基础并非辩证唯物主义,而是唯物主义——即哲学史上的‘一般唯物主义’,确切地说,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前的‘旧’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的中心论点在于 ,我们对于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的学习研究 ,应该坚持与时俱进的态度 ,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同当今时代特征相结合。我们既要看到 ,从人类社会发展趋势来看 ,马克思的科学预测是正确的 ,又要懂得 ,教条式地拘泥于导师书本中的个别论断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资本论》不是“生意经”,它为我们提供的是“批判的武器”,可以帮助我们预测人类历史的发展前途 ,增强历史的主动性 ,对中国的经济文化转型起着重要的思想保证和社会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8.
构建了系统分析模型,利用系统分析模型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三个部分篇章结构说,并突出系统分析和整体把握原著本真含义。在继承传统教学对原著本真含义理解的基础上,认为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第二条至第十条是从具体内容上批判了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的哲学范式,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范式;认为第十一条,与第一条相呼应,指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实践性、阶级性、革命性以及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通过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系统研究,提出了高等院校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教与学几点建议,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马克思提出了两种唯物主义的区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从主观方面去理解”的唯物主义。前一种唯物主义,马克思称之为旧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第十一条在学界引发了诸多争论, 其焦点在于如何理解 “哲 学家们” 的指涉对象、 马克思是否放弃 “解释世界” 的理论诉求以及 “解释世界” 与 “改变世界” 之间存 在何种关系的问题。 在笔者看来, 探讨 “哲学家们” 的指涉对象理应自觉置于马克思创作 《关于费尔巴哈 的提纲》 的学术背景和时代环境进行考察, 马克思视域中的 “哲学家们” 实际上具体指向某一类人; 在是 否放弃 “解释世界” 的诉求上, 马克思确实舍弃了哲学性质维度的 “解释世界”, 但并没有完全放弃哲学认 知意义上的 “解释世界”; 在 “解释世界” 与 “改变世界” 的关系上, 要结合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进程以及哲 学观变革的意义予以整体审视。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重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第十一条, 对继承与发 扬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精神及其价值旨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确立了实践概念和现实关系的主导线索从而使其与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线。其中第一条与第六条密切联系,不可割裂开来,革命的实践是新唯物主义萌芽的关键。《德意志意识形态》正是由此出发,指认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解决吃穿住用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因此从实践概念过渡到生产概念,从而建构起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基本构架,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而当代西方学者用制度层次的分析排挤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矛盾的分析,放弃对历史发展过程及其本质的内在矛盾的研究无疑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2.
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重要文本——《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存在着马克思的原始稿和恩格斯的修订稿两个稿本,学术界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观点;而这两种观点,都未能恰如其分地认识《提纲》的本真内容,也未能正确判断马克思、恩格斯之间的关系。以MEGA2中《提纲》德文的两个稿本为依据,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关系的具体分析与重新阐发,发现两份稿本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在思想、脉络根本一致的前提下,恩格斯对文本进行了细致的加工,这体现了恩格斯精神与其独特的历史作用。同时,两个稿本的两处细微差异(第三条、第十一条),说明今天重新研究马克思原始稿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3.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把实践观引入了认识论和本体论,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提出了无产阶级哲学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它是唯物史观创立的基本标志,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无疑具有特殊而深远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4.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划清界限的重要"文件",标志着新旧唯物主义已经划清界限,所以研究旧唯物主义的所属领地是有必要的。"提纲"中"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是什么关系?如果等同,那么在何种意义上等同?又在多大程度上等同?论证这个尺度将纠正把"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完全等同于马克思所说的旧唯物主义的误区,对研究"唯物主义哲学史"和新唯物主义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正> 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恩格斯最初属于青年黑格尔派,在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一书的推动下,走上了唯物主义道路。但是,他们没有停留在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水平之上,而是越过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在这个创造过程中,科学的实践观的提出是重大的一步。恩格斯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09页)。正是在这个文件里,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把实践作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从实践观出发解释社会历史现象,冲破了旧唯物主义的机械论和唯心史观,包含了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马克思恩格斯把“共产主义”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8页)列宁认为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列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之前的旧唯物主义把自然和社会历史割裂开来,以抽象化的、纯粹的自然界为立脚点,无论如何也实现不了唯物主义向上的发展。而马克思改变了传统哲学(包括旧唯物主义)把自然和历史截然二分的前提本身,站在人类社会的立场上,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来研究整个世界,从而建构起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以此为基础,马克思把哲学的聚焦点从整个世界转向了现存世界,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类世界,从而使哲学的主体也发生了彻底的转换。  相似文献   

17.
对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追本溯源,有利于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通过对马克思早期《博士论文》《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说明马克思提出的“每人自由发展组成自由发展的联合体,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这一核心线索始终贯穿其思想体系。这不仅对寻找出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真正起点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人的解放思想的系统研究和认识到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为包含着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目光。《提纲》第一条作为全文的总论,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变革;第二条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革命性变革的成果,同时具有重要的历史观意义;第三条探讨了人与环境、教育的相互关系;第四至十条可以看做是对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论述和对费尔巴哈哲学的彻底批判;第十一条彰显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和马克思人生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六条完整地表明了马克思哲学革命之改变世界的要义,对第六条引用的"疏漏",导致了理解第六条本身及其与整个提纲、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思想整体的关系等造成了种种不必要的迷误和困惑。重新关注这个引用"疏漏",并对第六条重新解读,既有利于破解以上种种迷误和困惑,澄清其本应有的重要意义和地位,又有利于更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的要义及其理论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新世界观是以感性活动为原则的新唯物主义。一方面,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哲学的批判达到了感性原则和活动原则的统一,既坚持了费尔巴哈的感性优先性,又批判地拯救了黑格尔的"活动"的本体论意义。另一方面,站在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这个立脚点上,从人的感性关系存在出发,感性活动就势必进入马克思的理论视域。同时,改变世界的理论诉求本质地要求感性活动原则的出场,因为只有感性活动原则才能把握历史自身的历史性和自我批判本质。改变世界的诉求与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觉醒是一致的。新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