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隋唐以来,儒学式微,佛道呈上升趋势,北宋统治者急需一种强有力的理论以巩固王权专制。二程适应时代要求,以援佛入儒的方式,对异质文化的佛学进行了批判吸收和改造,建立了新儒学。这种新儒学含括了佛学的理论结构和论证方式,提高了传统儒学的哲理思辨性,使儒学这一思想体系更趋严谨和缜密。二程的援佛入儒,一方面显现了佛学的理论魅力,另一方面也充分证明了二程哲学与佛学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作为我国后期封建社会官方哲学——理学,它的演变和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的发展逻辑和批判继承关系。但归根结蒂是后期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物。这种特定的、占统治地位的哲学形态,具有区别于其他哲学形态以至先前儒学思维形态的特点: 一、理学是具有思辨性的儒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思辨性的哲学,除玄学以外,还有佛教哲学。然而先秦、汉唐以来的儒学,却基本上不具这种思辨性。理学则是以儒家的伦理礼法思想为核心,批判地吸收玄学和佛教的思辨哲学以及道家、道教的宇宙生成、万物化生的理论,来弥补原有儒家哲学学说的粗糙、浅陋和没有严密体系的缺陷,而建立起来的精致的、思辨的、圆滑的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 唐代儒学是我国古代儒学由魏晋南北朝的衰落时期向复兴时期转化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一时期的儒学,承前启后,有所创新,在魏晋南北朝儒、释,道初步融合的基础上,开始了“援佛入儒”的尝试,并成为宋代儒学新的思想形式的嚆矢。因而唐代儒学的复兴及其演变,是儒学发展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一) 儒学的演进是一种历史的选择过程。它与时代、政治、阶级紧密相连。唐代儒学的历史命运首先可以从春秋至唐这一历史过程中探讨。这段历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春秋至东汉、魏晋至隋唐阶段。不难发现,这两个阶段的历史过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它们都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即政治分裂时期(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短期统一时期(秦、隋)、大统一时期(汉、唐)。儒学盛衰的演变也经历了与之相应的发展过程。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时代造就了儒法道墨等流派及其思想家。但一个流派作为统治思想登上政治舞台是在秦,秦尚法家。它用暴力统一了六国,但在统一之后,仍坚  相似文献   

4.
理学是对我国公元10世纪到19世纪中叶哲学史上的重要学术体系。它肇端于唐中期的儒学复兴运动,主要的思想家集中于宋、明两代,理学思想一直绵延至清代中叶。宋明理学是立足于继承先秦儒学,整合儒、道、佛三教,为中国后期封建社会奠定新型意识形态的学说,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浅论隋唐儒学发展的历史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论隋唐儒学发展的历史趋势许凌云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隋唐两代颇似秦汉。秦汉是春秋战国列国纷争之后的一次大统一,隋唐则是魏晋南北朝乱离之后的又一次统一。汉唐的昌盛同儒学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如果说汉武帝的文化政策推进了西汉盛世的到来,那末,唐太宗的文化...  相似文献   

6.
中华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家的全体,其核心思想是儒家的政治儒学.儒学在政治统治的需求下,融合佛道思想于现世人生之中,采取自上而下即从统治阶层到民间的路径将儒学发展为政治儒学.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政治儒学.  相似文献   

7.
在二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里,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构成似乎只是儒、释、道三大学说在政治舞台上活动,以主张暴政的法家学说因其暴虐而臭名昭著从此销声匿迹,不再复出.历史的真相恰恰相反.这是因为,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儒、释、道(主要是儒学)虽然总是以官方的哲学表现在政治舞台上,但这仅仅是思想文化形态层面的一种表象,而在封建统治集团潜在的心灵深处,法家学说才是他们对付被统治者的政治底牌与精神武器."内法外儒"或"内法外佛"、"内法外道"政治无疑是中国封建统治思想最本质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文学与道教、儒学、佛教、任侠之间关系诸方面入手,对隋唐文学史现代研究成果作了综述.明确了该段文学史之前期之继承,即继承六朝思想学说之多元化;后期之变异,即反映了旧学向新儒学嬗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9.
张春茂 《东岳论丛》2019,40(11):112-119
以三教并举为特征的隋唐时代,佛、道二教彰显出极大的影响力,以致遮蔽了儒学的光芒。历来治隋唐思想史者多以佛学为重点,对此时期儒学的发展有所忽略,研究成果较为欠缺。但是事实上此时期的儒学有其自身特征,且从文中子"三教可一"说到韩昌黎"传道"说,构成了应对佛、道二教的儒学自身发展脉络。外之则与隋唐政治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内之则表明了从经学向子学过渡以及理论化趋向的儒学新形态的萌生。  相似文献   

10.
韩愈《柳州罗池庙碑》概述柳宗元在柳州的善政时,特别提到“大修孔子庙”,因为这是古代柳州的一件历史性大事。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太宗令天下郡县立孔庙,四时致祭,从此各地有了孔庙。作为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权威——儒学,在全国范围内确立起来了。唐太宗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强盛时期的统治阶层代表人物,对儒学如此推崇,决非偶然。孔子创立的儒学,经千年而成为封建社会的理论基础,它在封建社会上升时期所起的积极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1.
对传统文化发展脉络的系统梳理——《中华道统思想发展史》简评赵宗正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尤其在唐宋以来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上,道统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国社会与文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道统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宋代及现代新儒学,乃至中国封建社会后期...  相似文献   

12.
唐代佛道二教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唐代,佛、逾二教的发展臻于极盛。在统一、强大的集权政治体制和发达繁荣的经济、文化环境中,二者终于确立了从属和服务于现实统治体制的地位,其教化的、学术的、伦理的、审美的内容从而大为加强了,而信仰的方面则相应地淡化了。这样,佛、近二教演变为更具文化色彩的宗教,发展起丰富多彩的宗教文化。这也是这两个宗教在中土高度发达的文化环境中生存的必然结果。从此佛、道二教确立起与封建政权的更为协调的关系,成为现实统治体制的重要辅助力量;另一方面,佛、近二教的教理与作为封建统治理论基础的儒学进一步交融,在“三教”进一步“调和”的基础上,促成了宋代“新儒学”即理学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及其意识形态的主导思想。它本为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而产生,并形成其独特的内容,又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直到五四运动,儒学受到猛烈的批判,儒学在思想意识上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才宣告结束。儒学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发展起来的,是中国两千多年历史时期内民族精神的体现,这是不可否定的事实。正由于古代的中华民族有着这一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观念、共同的信仰,才能长久地凝聚在一起,保持长期的兴旺发达。所以毛泽东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  相似文献   

14.
儒学艺术精神与中国书法刘宗超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它自上而下地灌输、渗透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中国书法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民族艺术,也毫不例外地受到儒学艺术精神的重要影响。儒学艺术精神是中国书法创作和书法赏评的重要美学原则,从而...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与封建政权的关系可概括为所谓的"战略伙伴关系",两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同样,儒学作为封建政权的统治思想,也具有两面性,即作为农民的精神支柱的儒学以及作为农民怨愤对象的儒学,因为儒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政权的符号。这说明任何思想都不可能是超然于社会的独立存在。所以,中国的农民战争既尊孔尊儒又反孔反儒,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与时代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福建区域文化对河洛文化的承接与创新,顺应了中国古代社会于唐宋间由前期向后期过渡,政治、经济、文化重心由北方向南方转移的趋势。“吾道南矣”表明中华文化文脉的向南延伸;“道南理窟”的形成,表明以朱熹为代表的福建及南方诸省学者继往开来,以儒学为主干,吸收融汇佛、道思想,创新儒学,完成中国文化重心完整南移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7.
田照军  肖岚 《理论界》2007,1(4):182-183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的盛行和佛道影响的扩大,使儒学的独尊地位受到很大削弱。但由于儒学本质上是服务于现实政治和封建伦理道德的,其作为社会统治思想的正统地位并未动摇。  相似文献   

18.
典据是儒家思想发展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从儒学典据的变迁可以概见学术思想的更新与变异。在儒学独尊的思想背景下 ,由宗《五经》到宗《四书》的典据变迁 ,透露出中国封建社会前后期思想逐步精细化、深入化的个中消息。这个变化大体来说是由朱子完成的 ,而朱子所集成的这种转向与禅佛教的濡染又有着内在的关联。本文据此辩说这一转变及个中缘由  相似文献   

19.
一反传统的《诗经》研究,是指摆脱传统研究《诗经》的套路,如尊诗教,着重于考订训诂等,而单纯从文本出发,体味它的艺术审美特质。明代反传统的《诗经》研究与明代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有密切关系。程朱理学是末、元、明三代居于统治地位的思想。它作为封建社会后期兴起的新儒学,援佛入儒,重义理而轻事功,有很强的内省倾向,对封建文人的思想起着重大影响。到明正德年间,鉴于理学的末流已支离庸弱,不足以振起人心,王守仁提出“致良知”之说。他认为“心即理”,“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这就是心学。作为理学的分支,心学把一切都解决在纯主观的心理活动之中,认为“此心目太古,何必生唐虞;此者苟能明,何必多读书”  相似文献   

20.
<正> 中国第一部《经学辞典》(下简称《辞典》)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是黄开国、唐永进等一批青年学者历时二年、数易其稿的一部开拓之作。通览全书,可见以下几个特点。一、全而不泛,精而不漏。经学是儒家经典。儒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二千余年,对其经典训释者众多,内容丰富,著述浩繁,且随时势变化,不断有所演变。《辞典》编者力求全面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