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农业经营组织的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农业经营组织的变迁 ,发现有效的经营组织形式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同样的资源禀赋、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下 ,农业生产经营状况如何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安排是否合理 ,在此基础上 ,回顾了中国农业经营体制的变迁 ,分析了双层经营和深化改革的任务 ,探讨了农业经营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一种交易费用理论的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制度经济学意义上认识和理解转型期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本质有利于更加深刻理解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变迁轨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一种"长期的契约关系的组合";农业的弱质产业特性需要有效率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因此,通过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自身的集约化机制,可以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禀赋,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国情、民情会对合作组织的变迁产生怎样的影响?会导致怎样的路径选择?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美、日两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变迁的差异加以分析,挖掘其变迁深层次的制度原因,以期为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变迁和政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研究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既有研究可分两大块:一是关于农业集体化时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历史变迁及其成败得失;二是关于改革开放后农业双层经营体制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改革与完善.尽管现有研究成果丰硕,但亦存在诸如法学视角的分析较为欠缺,未对新时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内涵、功能定位和法律形态等加以清晰界定和系统审视等问题.对此,须加强法学视角的研究,在系统审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历史变迁及其法制建设状况的基础上,围绕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完善,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内涵、功能定位及其法律形态等加以系统思考,提出全局性的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5.
农业生产资金不足一直制约着我国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传统以农村合作组织为核心的资金互助模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户生产资金不足问题.文章分析当前农村合作组织"内部"资金互助和"内部+外部"信用合作两种典型融资模式存在的不足,从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视角提出以联合体内各经营主体之间商业信用为核心、以农产品订单未来收益权质押和应收账款质押为媒介的新型农业供应链融资模式,并对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业生产资金不足一直制约着我国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传统以农村合作组织为核心的资金互助模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户生产资金不足问题.文章分析当前农村合作组织"内部"资金互助和"内部+外部"信用合作两种典型融资模式存在的不足,从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视角提出以联合体内各经营主体之间商业信用为核心、以农产品订单未来收益权质押和应收账款质押为媒介的新型农业供应链融资模式,并对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对英国近代早期的农业发展问题的研究从研究方法和着重点上看可分为两种观点:一是马克思主义史学观,运用宏观分析方法,把土地所有权关系的变革作为农业变迁的核心内容.二是资产阶级史学观,多采用微观、个案研究,把近代早期英国农业发展、农业革命的中心内容局限在耕作方法和生产技术的变化上.借鉴两种观点,将会进一步深化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农业产业化是继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又一次农业产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的创新.在推进贵州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最有效的组织形式.文章通过对我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分析,提出了要推进贵州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快建设合作经济组织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制度变迁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制度变迁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构建包括市场化程度、非国有化率、产业合理化程度、对外开放程度及城镇化率等五个指标在内的制度变迁评价体系,通过熵值法测算制度水平,并借助MS-VAR模型就制度变迁对我国农业经济影响的非线性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制度变迁条件下,我国农业经济运行存在明显的状态转换和阶段性特征,其在平缓和剧烈两种波动状态下频繁转换,运行区间可划分为五个阶段,即1979-1981年、1982-1986年、1987-1991年、1992-1996年和1997-2015年;制度变迁对农业经济具有长期影响,且该影响在两种状态下呈现出差异性,剧烈波动状态下农业经济所受影响较平缓波动状态更大;制度变迁对种植业经济的冲击影响总体表现为负,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经济所受影响为正;渔业经济所受影响最大,其次为林业和畜牧业经济,种植业经济受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土地制度演变及其绩效创造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论述了我国土地制度的发展过程,阐明了土地制度的变迁是农业经济生产效益的释放过程,同时对土地制度变迁产生的绩效进行了评析,指出在农业经济活动中由于农业本身的产业弱势,政策颁布与执行中存在一个博弈,只有博弈结果是有利于农户收益提高时政策才会有效推行。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农业基础组织要素的缺损,使农业持续发展的组织支撑非常脆弱。合作组织制度对于家庭经营和农业市场运行的基础性贡献,决定它是我国农业组织体系中极其重要的基础组织资源。作为一种内生的组织制度变迁,合作组织制度补充到农业经营中去的关键是要完善合作组织制度创新的环境,增加组织创新的收益和降低组织创新的成本。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业制度变革的根源与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度安排是任何社会得以存在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同样资源禀赋、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下,农业生产经营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安排是否合理.农业经营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从根本上说属于制度安排.本文首先回顾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变迁,并分析了双层经营和深化改革的任务和讨论农业经营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农产品在不同经济发展时期的商品属性和消费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农产品的商品属性和消费特点主要以三阶段的显著变化为主,而且在三阶段的变化中会存在两次重大调整,一次是变革式的、一次是过渡式的。本文同时还揭示了反映农产品经济指标的两个关键变量—产量P和质量Q的权重系数的变化规律,从而提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实质是经营能力的调整,调整的基础是农业生产组织向农业经济组织的转变,调整应遵循利益驱动和市场导向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土地制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对土地的投入热情,进而对粮食生产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依据我国相关历史资料和统计数据,运用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全面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制度对粮食产量有着显著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粮食的增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粮食增产也发挥了积极贡献.课题组在陕西省开展调研发现:土地流转制度为规模生产和集约经营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农户增加农业生产投入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陕西省在实行土地流转制度之后,农业劳动力投入产出比和粮食单产都显著提高.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应进一步完善土地制度,加快推进土地确权,支持发展家庭农场,创建多元补贴机制,推进土地制度创新,使土地“宜粮则粮,宜经则经”,保证粮食产量稳定增长,促进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氏族组织是我国最早的农业生产组织,其后演变为以奴隶主或封建领主占有土地为单位的生产组织,与此相适应的是"公有共耕"和"公有私耕"的经营形式;当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广泛运用于农业后,生产组织演变到最小单位--家庭个体,成为此后数千年农业生产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但传统农业生产的类型特征并未得到根本变化,致使农业长期以来停留在经济发展弱质产业的状态.随着以经济贸易一体化为内涵的全球化和以工业化为核心的城市化进程的稳健推进,我国原本就存在的"三农"(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以及由此所造成的经济发展"瓶颈"日益突显,已经成为目前理论界的热点问题.本文尝试运用"新制度经济学派"有关"产权和制度变迁"的理论,对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引起学术界对此问题更加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对改革开放40年来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研究表明,市场需求诱致性变迁与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协同发展、共同作用是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农业机械化取得辉煌成就的关键原因。展望未来,“增机减人”的趋势不可逆转,国家仍将加大对农机化发展的支持力度并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依循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思路,当前推进农机化发展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聚焦绿色发展,加强“两个融合”,强化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8.
农业合作组织在农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农业合作组织的进化博弈模型能很好地解释建国后中国农业合作组织的变迁历史。潜在利润的大小、潜在利润被发现的难易程度,以及模仿对象的多少是影响农业合作组织进化和达到稳定均衡的关键因素。在我国现阶段农业合作组织推进的过程中,应坚定贯彻“自愿互利”的原则;应克服“一蹴而就”的思想,鼓励试点,因地制宜,积极推广成功经验;应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传播市场经济的先进理念;应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应加快相关法律措施的出台;并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进行制度移植,减少变迁成本。  相似文献   

19.
农业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公共政策制定的重点领域.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 业政策文本进行考察,可以清晰地描绘农业政策变迁的政策图谱.基于政策文本的量化研 究方法,运用文本分析工具 Nvivo11和 RostContentMining6.0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层 面颁布的669份农业政策进行量化研究,探析农业政策变迁的注意力分布与阶段性特征. 通过对农业政策变迁四个阶段的总体趋势、高频议题和注意力分布进行描述性统计和文本 分析后发现,农业政策变迁蕴含着以下深层逻辑:国家与农民利益的不断调整,政府主导下 的渐进式变迁,以及政策环境、理念和政策主体的合力推进.基于对当代中国农业政策变迁 注意力分布及其逻辑的初步阐释,为农业发展乃至乡村振兴的理论与实践提供政策变迁视 角的知识积累.  相似文献   

20.
农业技术进步因区域要素禀赋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变迁路径.采用单要素生产率方法构造技术偏向指数测度我国主要产区玉米技术变迁方向,结果表明:资源禀赋差异构成了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深刻影响玉米生产格局的演变;要素价格变动推动了生产成本结构变化,进而导致要素使用量和投入结构的调整,进一步通过单产水平变动速率的差别塑造出玉米生产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