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真实的共时化变形─—“狂人”典型的修辞论阐释王一川笔者曾在《走向修辞论美学》一文(《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中.提出90年代美学的“修辞论转向”问题,并就“修辞论美学”思路作了初步勾勒。这里正是想在对鲁迅《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典型的修辞...  相似文献   

2.
20世纪“诗缘情”阐释之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诗缘情”是中国传统诗论中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的理论范畴。它最早见于西晋陆机《文赋》之中 ,后来它超越了文体论范畴 ,成为继“诗言志”之后又一重要诗学范畴。近百年来学术界对其阐释 ,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诗缘情”与“诗言志”的比较、“诗缘情”的美学意义、“诗缘情”的诗学意义。对这一古老诗学命题 ,今后应从新的视角去分析它的内涵 ,挖掘其新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科学是随着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成就而前进的,这是著名科学家巴甫洛夫的一句名言。没有科学方法的发展,就没有现代科学的产生,没有社会的进步。现代科学方法论日新月异,继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之后,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又被人们称作“新三论”。“新三论”给人们增添了一种认识世界的崭新方法,它不仅对自然科学,而且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都起着重大的方法论作用。用它所提供的新的方法来认识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些问题,既有助于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也有助于在坚持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4.
继三上章的“主语废除论”之后,金谷武洋又提出了“主语抹杀论”。这与日语中主语省略之多不无关系。继本尼迪克特的“耻文化”一说之后,芳贺绥将日本文化类型总结为“内向、忍受、友好、顺应现实”的“凹型文化”。主语省略正是日语语言表达的特别之处,也可以说是日本凹型文化心理的极好表现。在其不直接言明的暧昧之间给听者及读者留下了细细品味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创立的新世界观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这一点正在越来越广泛的范围内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不同的人们对于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涵义所作解释又是各不相同的,过度膨胀它的实践方面的人,往往忽视或者贬低它的唯物主义的基础。继“实践本体论”、“实践一元论”之后,有人在最近提出的“实践超越论”,就是这个方面的又一实例。  相似文献   

6.
中西音乐美学史上,两个否定性命题——“声无哀乐”和“情感的表现不是音乐的内容”——把两个相距近一千六百年、分属中西文化区域的人物联系到了一起。嵇康与汉斯立克,“声无哀乐论”与“音乐自律论”似乎结下了不解之缘,愈来愈为人们所关注。本文在《声无哀乐论》与《论音乐的美》的比较研究中,偏重于同中求异,力图在貌似类同的命题和观点背后揭示出两种音乐美学思想的根本差异。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40年代始,绘画理论界和美学界对石涛的绘画美学著作《画语录》给予了充分的注意并投入研究,从文本的标点注解到美学意义的阐释分析,发展到不同观点的学术论争。其中最具学术意义的是关于“一画”论的研究、分歧和论争,总结起来,可分为“线”论、“道”论、“法”论、“禅”论、“自我”论、“统一”论等六种观点。  相似文献   

8.
改革尝试与学派的追求———评劳承万教授主编的《文艺学美学丛书》申家仁劳承万教授继《审美中介论》之后,接连推出了《审美的文化选择》、《人类审美深层结构论》、《诗性智慧》(节奏韵律论)、《美学文艺学逻辑体系探索》等卓有影响的著作,取得可观的学术成就。出...  相似文献   

9.
李长中 《天府新论》2018,(5):143-152
表述是一种再造主体性行为。由于“康巴”地域的异质性及其表述历史的晦暗不明,“他者”表述成为“康巴”形象/记忆建构的基本方式。以还原“真实的康巴”为修辞论目的的康巴文学,亦时常被纳入“地域文学”意义生成谱系框架加以研究。然而,当前学界以康巴文学地方性知识景观叙事性特征而将之纳入地域文学阐释逻辑,以其对地域性景观的真实性表述作为评价其成功与否的标志,其实误读了康巴作家群及其文学。康巴文学不是张扬“对抗的美学”,而是强调多元文化/族群“和解”的美学表述,预示了多民族文学发展某种新的可能。只是受制于后学理论话语影响,多民族文学的“和解”美学生产问题尚未引起研究者重视。  相似文献   

10.
李天道 《天府新论》1994,(6):96-96,F003
《禅学美学史稿》评介李天道禅宗美学,既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个独立的美学分支。由于种种原因,禅宗美学研究长期处于沉寂的状态。直到近几年才稍有转机,人们开始重视对禅宗与中国古代美学之关系的研究。最近,继其《静默的美学》之后,电子科技大...  相似文献   

11.
徐迎新 《江汉论坛》2004,(1):100-102
自哲学的语言论转向之后,人们已意识到“本质主义”的美学对艺术理解的多样性的遮蔽。作为“本质主义”的一种表现,“自我充足”的美学更是无视美与艺术形态的地域性、差异性与复杂性。本文着重强调比较美学研究对这一问题的意义。文章从对“比较”的理解入手,以现代中国学人的中西比较美学观为例,阐发了比较美学的内涵,并进一步揭示出比较美学研究对美学学科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于茀 《北方论丛》2010,(4):41-43
在西方美学史上,继柏拉图的艺术否定论之后,黑格尔的艺术解体论又是一桩令人费解的公案.一般认为,黑格尔的艺术解体论是黑格尔体系的结果.但是,事实上,在黑格尔<美学>中,还指出了更具体更深刻的现实原因,那就是"偏重理智"的时代不利于文学艺术的发展,在这样的时代里,文学艺术也沾染上"抽象思考"的风气,文学艺术与科学争夺同一块领地,是文学艺术衰退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13.
姚鼐,字姬传,是继方苞、刘大櫆之后,“桐城派”古文运动鼎足而三的另一位大师。《清史稿·文苑传》称,鼐“所为文高简深古”,“辞近于方,理深于刘”。这个评价大抵是公允的。姚鼐不独诗文创作风格卓荦,自成家数,且饶有理论勇气和美学眼光。在风格问题上,姚鼐在我国古代文艺理论和美学理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提出以“阳刚美”和“阴  相似文献   

14.
马一浮把诗学中的修辞行为视为人们“穷理尽性”的实践活动,是道德、心性修养的载体。其主要特点是:注重思与情的辩证统一,注重情性的探索,注重修辞在儒学、美学、诗学等其他学科领域的融会贯通,注重语用及语用价值的实现。其中贯穿了一个基本精神和原则,就是美与善在德性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邹玲 《云梦学刊》2010,31(3):99-101
近日拜读陈诚在2009年第3期《学习与探索》中发表的一篇名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如何中国化,兼评“新实践美学论”》的文章,笔者对其中陈先生批评“新实践美学论”的观点颇多异议。  相似文献   

16.
形式美学之可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历来有从形式的角度阐发艺术规律的传统。早在古希腊罗马,艺术就被看作一种“技艺”,当时的许多美学和诗学著作,大多就是从形式、修辞或技巧等方面来谈论艺术的。这一传统从中世纪之后似乎发生了变……  相似文献   

17.
张晶教授的《审美之思》(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 0 0 2年 1月出版 )是一部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力作 ,其中有不少创新和突破之处。《审美之思》的第一部分全新观照中国古典美学 ,论述了中国古典美学或诗歌美学中的“偶然论”、“理”、“感物”、“体物”、“审美感兴论”、“透彻之悟”、“神理”、“势”、“现量说”等诸多概念 ,把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放在中国文化、美学的广阔背景上进行考察 ,予以新观照。第二部分从绘画论的角度出发对“墨戏”、“远”、“逸”、“韵”以及宗炳绘画美学的审美范畴做出理性省思。作者竭力发掘更为丰富的意…  相似文献   

18.
李岩 《北方论丛》2015,(4):29-33
在当代文学批评语境下,如何较好地契合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文论的复杂关系。文章从当代理论重构的意识切入,分析“文气论”的现代话语范式,主要涉及“文气论”的哲学根源,指出“文气”之清浊决定了文章的审美价值,物之美恶;在“文气论”中,蕴含着作者与文本、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个人气质与后天学养、内容与形式等诸多辩证统一的关系,这无不彰显了中国文化传统的突出特点———浑融性。文章关注从哲学和科学上的气论哲学到文学批评话语上的“文气论”这一生命美学范畴对现代话语范式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对比西方传统美学中崇高与美的审美范畴对立,阐释“文气论”的普适性价值及其合理性,使其现代阐释及美学重构成为可能,并为建立跨文化的美学理论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走向修辞论美学──90年代中国美学的修辞论转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走向修辞论美学──90年代中国美学的修辞论转向王一川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审美文化正在发生明显变化:与80年代崇尚理性批判、思想启蒙或语言纯洁性不同,转而注重语言的修饰、美化或调整,即修辞。大众文化凭借先进的大众传媒如电影电视语言、电脑语言、广告语言...  相似文献   

20.
历代美学家在汲取和继承先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和深化美学研究的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审美观念也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时代不同,审美标准和审美情趣各异。只有新的美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趣味和审美需求,这种审美意识的发展无疑取决于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新时代的美学观来源于新时代的现实,换言之,时代的发展和更新也意味着必将导致美学观念的更新。如今,已由经典美学体系转向具体的审美体系,《修辞论美学》正是这种转向的一部分,它代表了审美文化的新趋势,开辟了一条新的美学思路。我们可以从中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