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贤亮一生中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作品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他的小说大都以男主人公为主要描写对象,并且他自始至终都以男性意识来关照其作品中的人物,张扬男子汉的雄性意识.  相似文献   

2.
穆青同志既是党的新闻战线上德高望重的老领导,又是在人民群众中享有盛誉的名记者。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把自己的全部身心奉献给了党的新闻事业并作出了重大贡献。党的新闻史上许多具有重大影响的著名报道都是与他的名字紧紧相连。作为新闻工作者,我有幸为新华社工作十八个春秋,其间我有机会拜读穆青同志的新闻作品,所思、所感、所悟无不为他作品中所反映的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高昂激越的人世间的真善美,感人肺腑的赤子之情所感动。尤其是作品中显现出的全局意识、精品意识、群众意识、创新意识所达到非凡境界更令我虽无能至之,却心向往之。作为后生之辈,本文试图通过赏析穆青作品中的“四种意识”,借以与同行们探求其作品的光芒所在,以期受到教益。  相似文献   

3.
柳宗元作品的悲剧意识及其有限消解丁光清,孟修祥柳宗元作品的悲剧意识源于他的现实人生悲剧。自“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从政治中心贬入南荒僻州。《新唐书》本传说他在那里“自放山泽间,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因而,他被贬南荒以后所有诗文创作是我们认识柳宗元...  相似文献   

4.
海明威是个善于描写死亡的作家。本文以他不平凡的生平和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为切入口,通过他生活和创作的两相观照,剖析了他对死亡的理解和认识,认为他的死亡意识中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都得到了充分发展,许多文人名士都以谈佛论道为时尚,并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江淹亦有以佛道思想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从这些作品来看,江淹的生命意识中在很大程度上以追求一种隐逸生活为旨趣,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佛教和道教的理解,是研究南朝文士生命意识的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6.
范成大在徽州期间心情较为苦闷,其作品渗透着浓烈的悲剧意识,主要体现在个体孤独感、价值空没感、生命无奈感上,这些种种的愁绪抑郁相互交织让他倍感失望,心情极度沮丧。但此时的他也找到了许多消解方式如通过游赏山水、参禅悟道、借酒浇愁等让心中的悲剧意识得到了很大程度地排遣,并未因此走上消沉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路遥小说中的道德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家的意识世界有着十分广泛的内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政治观、历史观、文化观、文艺观、审美观……以至对万事万物的看法和感应,等等,无不包容其中。这些.可以通过他日常生活的言行和论著、日记等予以表露。路遥是一个对文学艺术、社会人生有他独待看法的作家,绝不类同于某些人云亦云、平庸浅薄之辈.他早有见地的认识,不一定都见之于作品,他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较深,十分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常以理性制约着情感和意识,故而他的小说中的意识世界,不是泛滥的洪水,而是沿堤岸流淌的江河,有波涛用滚之势,…  相似文献   

8.
地理意识与诗歌创作以及诗学思想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刘禹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不仅具有浓厚的地理意识,而且明显地渗透到他的诗文作品中,对他的诗学思想特点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对地理历史沿革、地域民风以及地方歌谣的充分重视,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的文学创作及其诗学思想特点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山丁是东北沦陷区的一位乡土作家,也是“乡土文学”的倡导者。强烈的民族意识使山丁的创作始终保持着文化抗争斗士的风格,他的作品充溢着对殖民者掠夺的反抗意识。他以对乡土的热爱、对抗争的坚持、对希望的执著赢得了沦陷区作者的尊严。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张承志在文坛似乎逐渐沉寂。事实上,张承志的作品尤其是散文,展示着他作为学者型作家的独特艺术魅力。他的自由精神、民族情怀、生态和谐意识以及诗人气质,都熔铸于其文化散文当中。这使得张承志虽然与大众文化疏离有别,但是,其清高坚守与精英化倾向也使得张承志在知识阶层得到了更多更深的认同与共鸣。  相似文献   

11.
张爱玲是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由于她特殊的情感经历及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许多女性主义批评者不认为其作品具有觉醒的女性意识。其实,张爱玲代表作《金锁记》对曹七巧被扭曲的女性的抵抗性生存状态的描述,就表述了其鲜明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2.
在普拉东诺夫作品中大量出现关于死亡的描写,这几乎成了他的一个写作规律。作家之所以孜孜以求于死亡境界的探索和描述,是由于潜藏于作家内心深处的死亡意识所致。死亡意识在作家内心深处,形成了作家深刻的悲悯心理和生命意识,当作家进行创作的时候,总是或隐或现地左右着作家。而死亡意识的产生缘于多方面原因,有社会文化的影响,也与普拉东诺夫个人独特的身世有关,诸种合力形成了普拉东诺夫与众不同的心理特质和审美情趣,这一切最终都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有力的表现,形成了普拉东诺夫的独特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13.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者,他坚持以民族利益为重,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毕生致力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其鲜明的主权意识不但具有时代特色,百余年来还深深地影响了许多志士仁人,时至今日仍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一、在强大的内外部压力面前,林则徐敢于坚定地维护国家主权,于原则问题上据理力争,寸步不让林则徐继承了古代爱国主义思想的传统,岳飞、李纲、文天祥、于谦等爱国者对他主权意识的形成都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现实的反侵略斗争直接促成和完善了他的主权意识。早在19世纪30年代,林则徐就对罪恶的…  相似文献   

14.
蒲松龄出生于农村、成长于农村,一辈子没离开过农村,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布衣终身的作家。他充分了解农民的思想,广泛反映农民生活,有强烈的为农民创作的意识。他的思想情怀及其作品都体现了强烈的农民情结。  相似文献   

15.
李丽 《江西社会科学》2008,3(3):115-119
在俄罗斯文学的影响下,瞿秋白的散文呈现出明显的政治散文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其散文作品中蕴涵着深沉的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审丑意识和忏悔意识.他的散文不仅为现代散文增添了深沉严肃的内容,更为其创作注入一种真诚严肃的品格,将散文表现自我、真实的特性推向更高境界.  相似文献   

16.
郭海荣 《中州学刊》2006,(5):259-263
刘呐鸥的小说充盈着现代都市意识,沉迷于都市文化的描写是他的创作最突出鲜明的特征。刘呐鸥以都市人的目光看待都市和都市中的人,作为主角的都市场景、摩登的都市人物和新奇的艺术手法都使他的作品呈现出全新的面貌。而刘呐鸥面对都市时的诸多矛盾心态,更进一步显现出当时的中国社会对于都市的复杂接受。  相似文献   

17.
"行动"指人从自由意识出发,作用于客观存在、并为之负责的一系列行为。"行动"是萨特"人的哲学"的核心思想,也是其戏剧作品的首要因素。从"行动"的角度,他的戏剧作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作品中的主人公正在行动着,而另一类作品中的主人公丧失了行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徐英瑾 《中国学术》2004,5(1):310-324
不少人提起维特根斯坦,只会想起两本书:一本是其早年作品《逻辑哲学论》(以下简称TLP),一本是其晚年作品《哲学研究》(以下简称PU)。通过对于这两本书的解读,我们在传统上都习惯于将维氏的思想分成两个时期:以TLP代表的“维特根斯坦I”与以PU代表的“维特根斯坦Ⅱ”。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那些TLP与PU以外的大量维氏遗稿(特别是他在思想转型期留下的思想材料)却在维特根斯坦研究中长期处于十分边缘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理论界》2015,(12)
索尔·贝娄是犹太裔作家,其特定的身份注定了他作品中的犹太品性,特别是犹太人意识中的弥赛亚救赎理想更是深入到作品当中,短篇小说《寻找格林先生》表现了对弥赛亚临近的期盼,长篇小说《赛姆勒先生的行星》则表现了对弥赛亚时代的呼唤。贝娄作品中的弥赛亚救赎理想是在荒诞现代社会中积极寻找终极意义,是以善良意志、自律来开创正义、公平、平等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20.
评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作家,海明威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他既塑造了被称之“硬汉子”的男性人物,同时又刻画了令人难忘的女性人物。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这些女性人物,不难发现海明威的女性意识。如同他作品中的男性人物一样,海明威笔下的女性人物有着复杂的个性特征,经常有着悲剧的命运,揭示出了海明威悲观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