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王宏宇 《学术交流》2007,1(5):15-19
完整准确地认识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离开康德哲学是不可能的,理解马克思哲学变革的视角之一就是在与康德哲学的继承与批判的对话中彰显。康德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如人是什么、本体论的解构与重建、颠覆一切的批判精神等对马克思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探求康德与马克思思想之间的联系,走出从黑格尔到马克思这条理解马克思思想发展的传统方式,更好地理解作为近代哲学最高峰的德国古典哲学对马克思的作用,拓展对马克思思想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2.
康德的历史哲学是康德批判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以自然目的论为出发点,论述了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其中,历史发展的动力是"非社会的社会性";历史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走向永久和平;而康德历史哲学的目的则是从自然到自由的人,从而得出了"人是目的"的结论.正是在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中,康德建立了他的历史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历史发展"合力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对历史发展"合力论"的表述存在历史局限和内在矛盾,但这并不是说这种历史局限和内在矛盾是历史发展"合力论"本身所固有的.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有关论述的修改和调整,这种历史局限和内在矛盾是可以克服和消除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发展"合力论"思想批判继承了维柯、斯密、康德和黑格尔等人思想中的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4.
李远杰 《江右论坛》2007,8(7):57-58
"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与"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及其辩证关系,构成了马克思"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客.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存在于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不断实现的过程中,伴随着这个进程的加深,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两种自由发展"的思想,为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5.
全面与单向——马克思与马尔库塞关于人的发展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主要体现着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一种长远历史设想与基本描述,马尔库塞则针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对人的异化作用进行了批判,集中体现于"单向度的人"的理论观点.通过对于马克思与马尔库塞关于人的发展理论探析,丰富了我们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思维,拓宽了我们的理论视野,使我们能以此回应当代社会现实的挑战并能更好地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二重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是价值取向与科学认识二重维度的统一。通过对人的发展理论提出和展开过程的梳理可见,在价值取向上,马克思确定了人类活动的基本价值目标,将人的发展主体定位于个人,揭示了人的发展自由全面的特征;在认识上,马克思科学地界定了人的发展主体,阐明了实现人的发展的条件和途径。对人的发展理论二重维度的反思表明:在当代,推进人的发展理论研究,应关注时代和实践特征,从分析现实问题入手;应以深化价值取向、探究价值取向与科学认识的关系为主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7.
为了避免陷入乌托邦,马克思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描述是慎之又慎的,只是在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作鲜明对比的时候,才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些基本原则。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给共产主义下过什么精确的定义,也没有详细地描绘过这个社会的蓝图,但是他们曾经用这样一句名言来精练地概括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那就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从马克思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出发,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得发展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设想的价值核心和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人永远是哲学关注的中心,而自由恰恰是人的内在本性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部哲学史就是有限的人不断追求无限、追求自由的历史。康德在人是目的的理论中,耗尽毕生精力致力于探索实现人的自由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问题,马克思更是早在学生时代就确立了实现人类自由的理想。马克思与康德一样,将追求人的自由作为哲学的最高价值指向,将实践作为实现自由的根本途径,将自由王国的实现看作是历史的过程。但另一方面,马克思在哲学的出发点上,将哲学的阿基米德点从天国拉回尘世,在现实生活世界中理解人,实现了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的转变;在实践内涵上,将康德割断的生产实践和道德实践统一起来,实现了从道德实践到社会实践的扩展;在哲学的价值指向上,实现了从道德目的王国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自由王国的转变,使哲学不再追求彼岸世界的乌托邦,而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将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连接了起来,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找到了现实途径。通过这种转变,马克思完成了从康德开始的新的哲学思维方式的革命。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社会关系解释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志山 《学习与探索》2005,1(1):164-167
着眼于社会关系来考察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根本特色和深刻之处。无论是马克思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缘由、出发点和理论基础,还是对人的发展学说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和实现过程的论述,都是以社会关系为考察视域的。马克思人的发展学说的社会关系解释模式,旨在破除个人与社会关系理解上的原子个人主义和绝对整体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崇高理想之一就是追求人类的解放,这一解放的基本内容就是人类获得自由。马克思年轻时代曾提出“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概念,后又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中重申这一概念。但其内涵却发生了重要转变。本文历史地分析了马克思在其理论发展不同阶段上对“人的自由”概念的规定,并且对马克思怎样从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两个层次来把握“人的自由”,对马克思所指出的获得“人的自由”的条件和途径也作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11.
15岁从福建跑去少林寺练武功,20岁掘得人生第一桶金,24岁财富化为乌有,只好从零开始。现在他钟爱阿玛尼男装,是四家公司的股东,青岛的集美整形医院也已经开业。吴鸣的人生,颇有点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12.
廖国庚 《社会》2003,(2):10-12
我国每年有一大批转业军官(包括文职干部)退出现役,回归地方就业。退出现役的军官回归地方后,必须经过一个由职业角色转换的过程。那么,转业军官是如何完成这一角色转换过程的呢?他们的职业角色转换的情况如何?他们在职业角色转换过程中有哪些困难?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在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的支持下,采取分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02年4月至7月对1996年至2000年转业到长沙市及驻长沙的省直单位的转业军官进行了调查,共发放调  相似文献   

13.
在普通如我等的眼里,关于"男性专科"第一印象可能伴随着隐私、下流、色情,而周健作为曙光医院的"住持",我们在他的睑上却丝亳看不至尴尬。或者说.他其实是个参透人生的智者,总能早一步洞悉世事的精妙,从我们普通人想像的"下流"中看到智慧。下流和智慧在很多时候互为表里互为依存,就像禁忌总伴随着快感。周健迅速领受名利的魅力、流言蜚语与溢美之词,但他从来没有迷失过。话题离不开男人的那些事,这是他的领域。因为他在掌控着全局,就像一个老涑的操盘手,从未失手。  相似文献   

14.
15.
经济人、理性人假设的辨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旭昆 《浙江学刊》2001,1(2):67-75
本文首先强调研究人的行为动机的重要性,进而区分了人的行为动机的两个层次,提出了根本动机的超制度性和具体动机的依制度性,指出了行为动机的多维性、可序性、互补性和互斥性.在此基础上,对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进行了论证,提出了精致的有限理性的广义经济人假设,指出了它的两种表现型利己主导型和利他主导型.同时,对理性概念进行了分析,区分并定义了两种理性目标理性和手段理性,指出了手段理性的两种表现慎行和验行,还指出了理性行为和非理性行为各自的适用范围,提出了对这两种行为方式的选择同样是理性的,从而为理性人假设进行了辩护.最后,文章指出了从精致的有限理性的广义经济人假设可以推出的若干命题,尤其是交易能力差异性命题和好人可能干坏事命题,指出了这些命题在解释经济和社会现象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试论欧阳修的人道、官道和文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中胜 《学术交流》2003,(9):160-163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学者,名臣,文坛领袖,这一切都以他高尚的人格为基石。欧阳修为人求知务道,见义敢为;为官清廉公正,刚直不阿;为文道以充文,穷而后工。三者相得益彰,成就了他不凡的一生和后世的英名。  相似文献   

17.
满文军,现在是一个烫手的名字,因为在妻子生日派对上聚众吸毒,满文军和妻子被分开拘留。据《广州日报》报道说,有明星透露,平时歌星们私下聚会,也和百姓一样有个发起人,多数是圈里的大腕或大牌经纪  相似文献   

18.
19.
王青林 《学术交流》2003,4(9):46-49
在私有财产和私有观念产生后,必然产生人的主观性法律因素。主观性法律因素的实质性内容是人们的公平正义观念和自由观念。当统治者把人的法律因素和客观规律相结合并加以抽象,法律才得以产生。法律是人的主观性法律因素的外化表现。人们尊重自己的主观性法律因素,才会有守法行为。依法治国应是发现和利用人的法律因素的过程,所以依法治国必须防止形式上的法治,而要实现实质的,真正意义上的法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