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侯冲 《学术探索》2004,(4):88-91
作者以新近刊布的大理明代碑刻文献为主要依据 ,对《南诏通纪》一书的作者、卷数、影响以及对该书的评价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哈密自古以来是西域通往祖国内地的交通要地,素有“西域襟喉”、“新疆门户”之称。自汉至清,历代中央王朝经营西域,必先取得哈密。因而,在这里遗留下许多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碑刻。这些碑刻有的补充了文献资料的不足,有的是重大历史事件的佐证。本文试结合有关资料,对哈密已发现和现存的汉、唐、清重要碑刻略作述评。一、汉碑新疆迄今已发现的汉朝碑刻有《任尚碑》、《裴岑碑》、《焕彩沟汉碑)、《刘平国碑》,均属东汉时期的遗物,其中前三块均发现于哈密地区。1.任尚碑:此碑原在巴里坤县松树塘北200米处,1957年8月自治区文管会…  相似文献   

3.
贾使君碑     
<正>贾使君碑,又名贾思伯碑。北魏神龟二年(519)刻。碑高215厘米,宽84厘米,厚20厘米。原存兖州,宋绍圣三年(1096)、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两度湮而复出,1951年移入曲阜孔庙。额饰浮雕龙纹,题"魏兖州贾使君之碑",正文记贾思伯兖州任内政绩,笔法高古,结构精绝,为著名北魏碑刻之一。现存于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  相似文献   

4.
张猛龙碑     
<正>《张猛龙碑》全称《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碑》。北魏正光三年(522年)刻,现存于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碑高2.24米,宽0.9米,厚0.24米。碑文26行,行46字,其内容为颂扬魏鲁郡太守张猛龙兴学事迹。碑阴刻立碑官吏名计十列。其书法精美端丽,劲健雄俊,为著名北魏碑刻之一。  相似文献   

5.
乙瑛碑     
<正>《乙瑛碑》全称《汉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又名《孔庙置守庙百石卒史碑》。东汉永兴元年(153年)刻,现存于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该碑刻隶书十八行,行四十字。其内容为记鲁相乙瑛请求为孔庙设置百石卒史,以掌管礼器庙祀之事。碑文"骨肉匀适,情文流畅",为汉碑中不可多得的珍品,与《礼器碑》、《史晨碑》并称"孔庙三碑",为历代书家所重。  相似文献   

6.
见证汉、藏两族历史友谊的“唐蕃会盟碑”,至今已存一千一百多年,但碑刻的铭文已缺失严重,无法识读。清代地方志中保存了两份“唐蕃会盟碑”文本,是时人据碑刻西面右半部分盟约的汉文而录。这两份文本虽有缺陷,但对解读今天弥漫不清的碑文仍有重要的价值,对研究中国民族史和边疆史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湖北荆门市的道教名胜白云观,有不少碑刻留存,其中《三皇殿吕仙洞修建碑记》《续修白云楼序》《新修白云楼序》三通碑记载了白云观的修建过程,是重要文献资料,保存和传播这些古人留下的文化遗产是文化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今人对白云观的这三通碑刻或重新复制,或收入文集出版,这无疑是重要的保护和传播手段。在这一工作中如果没有审慎的态度,不注重文献校勘,就会出现错误,这些错误如不加以纠正,不仅会贻误后人,对以后的文物保护也会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九七七年三月,昆明师范学院副院长王云同志因事路过大理,在县文化馆看到几块元碑,经探问,知为一九七二年拆除五华楼时所出,且得悉新出的碑为数颇不少,大半用以砌修了球场的看台,部分流散在民间。当即跟踪迫寻到球场,得见看台最下面两层垫作阶梯的石碑有的表面所涂水泥已经剥落,显露出字迹,多有元朝年号,约有十来块,根据情况判  相似文献   

9.
云南古代著名碑刻《龙颜碑》,立于刘宋大明二年(公元458年)。碑主龙颜历经晋末宋初二代,是当时的宁州霸主,南中“大姓”。碑阳撰文凡九百余字,至今除少数残损外,其余仍清晰可辨,它是今存的晋宋时期最富有学术价值的珍贵文物之一。碑的研究工作,始于清代嘉庆年间,许多学者通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不少极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碑的  相似文献   

10.
图碑是碑刻文献中的特殊类别。其形式图文相配,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城坊、建筑、水利、医药等方面,对于研究我国通史及文化史、科技史等专门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图碑产生时代、现存状况,举例介绍了天文碑、地理碑、水利碑、谱系碑、典礼碑等各类图碑,为研究图碑文献提供了重要资料,并提示研究门径。  相似文献   

11.
1.分析所用的材料与视点明代中期以后,在北京与南京这两座京都,科派于商工业者的“铺户之役”(为官府筹措必要的物料之役)所引起的弊害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①。即使在与江南的经济城市苏州相邻的县城常熟,情况亦然。1959年出版的《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与1981年刊行的《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收集了关于常熟县各行业铺户之役的21件碑刻(参照常熟县当官碑刻一览表)②。这些碑文,在很多情况下对铺户之役使用了“当官”或“当行”一语。本文将这些碑刻概括称为“当官碑刻”。两碑刻资料集所收之当官碑文,虽不仅限于常熟…  相似文献   

12.
<正> 汉代,是我国书法发展史上的一个极盛时代,亦即隶书书体八分(亦称汉隶)成熟、定型的时代。这一时代的书法遗产,除了竹简之外,主要是依赖碑刻传留后世。汉代的碑刻,全国以山东收藏为最多。在历代金石著作中有记述的名碑在山东就有四十多种(还不包括西汉鲁六年的《北陛石》)。近几十年来又有新的发现:这些有的还没公开发表;已公开发表的也大都作为出土文物只给予简单的说明;个别的作为书法遗产专题介绍过,但见仁见智,评价不一。魏碑,主要是指北魏时期(也包括东魏、西魏)的碑刻。作为书法概念,则是指誉为“隶楷错变、无体不备”极具时代特色的一种楷书书体,魏碑书法继承、发展了汉代隶书的传统,又开隋唐楷法之先河,其书法价值可媲美汉碑而凌驾唐碑之上。但一提到魏碑时,人  相似文献   

13.
<正>大乘寺造像碑,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立石。碑高1.87米,宽0.70米,厚0.23米。碑文上方横书"奉为圣文神武皇帝"字样,前署"陇西李士强撰"。此碑为佛教碑刻,其形制及内容均甚特异。碑头雕群山、屋宇、飞天、坐佛、神仙骑兽等,雕镂精细,造型奇特,是一件难得的艺术品。现存曲阜汉魏  相似文献   

14.
好太王碑发现于吉林省集安市,此碑建于公元414年.其地另有毋丘俭纪功残石传世,约刻于公元245年前后,金毓黻《辽东文献征略》记作“毋丘俭丸都纪功碑”(卷3),是东北亚最早的碑刻.  相似文献   

15.
<正>敕建端木堂记碑,元至正十年(1350)立。碑高254cm,宽80cm,厚17.5cm。记敕建端木堂之事,碑阴有题名。1956年发现于曲阜城东旧县村,1964年移入孔庙,现存于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  相似文献   

16.
<正>北齐夫子庙碑,北齐乾明元年(560)刻。碑高1.76米,宽0.95米,厚0.25米。有额,额部为等腰三角形;有穿,穿径12厘米。额刻篆书"夫子之碑"。碑文为隶书,19行,行24字,剥蚀严重。此碑书法严谨,虽存字不多,但仍可窥见其书法特色。现存于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  相似文献   

17.
侯冲 《学术探索》2001,(5):85-88
文章根据大理地区碑刻铭文及云南古代地方史料全面考察了<白古通记>一书的称名,认为<白古通玄峰年运志>是该书本名;<白史>、<郡志>、<旧志>也是<白古通记>的称名之一.弄清<白古通记>的称名,有助于全面搜集相关资料,从总体上把握<白古通记>,深化<白古通记>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解题此碑立于拉萨西城,布达拉山对面,方柱形,俗称“外碑”,藏语称为“雪·多仁乞玛”(zhol-rdo-rings phyj-ma),是与布达拉宫山脚下,宫内的另一座无字碑相对而言,该碑称为“内碑”,藏语称为“多仁囊玛”(rdo-rings-nang-ma)。根据碑文内容,习惯上称为“达札路恭纪功碑”。碑立于赤松德赞赞普(755——797)在位期间,就碑文涉及达札路恭率众侵唐,深入京师一事来看,应在广德元年(763)后不久。在现存吐蕃碑刻之中以此碑最早。赤松德赞唐代  相似文献   

19.
文宣王记碑     
<正>文宣王记碑,宋淳化二年(991)四月立。碑高1.42米,宽0.7米,厚0.15米。碑文为隶书,记给事中徐休复奉宋太宗之命祭拜孔庙之事。现存于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施地活动在河洛地区直到近代转型时期仍普遍存在,不同主体出于不同动机分别向各类寺庙、祠堂和村社组织捐施土地。施地作为一种不动产赠予行为,整个过程要完成地权的转移。乡民在将土地捐施后,仍负有监督权利,甚至直接参与地产的管理。清政府以法规形式要求公产组织勒石报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施地碑的繁荣。施地碑刻还反映了近代转型时期人们的捐助意识和财产观念。施地碑对于人们有着多重意义,既是纪功碑,也是确权碑,又是纪史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