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一个时期以来,政府官员因为工作不力或失职而公开向公众道歉的现象屡见不鲜,从突发灾难、特大事故,到民众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通过媒体神态凝重地向公众公开道歉,成为官场生态中一大热点。一声道歉,表明了政府官员们已经从思想和态度上充分认知了公仆的服务意识,确立了“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的权力观,是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从2004年春天开始,就接连有政府官员面对媒体真诚地向公众道歉,较早的是因为一场意外大火。2004年2月15日,吉林市共有五层的中百商厦发生特大火灾事故,53人死亡、70人受伤。事后,当时的吉…  相似文献   

2.
汉语道歉言语行为的性别差异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向别人道歉;女性更易于选择"直接表达道歉"的道歉策略,使用正式、得体的道歉语;而男性道歉策略的选择则受到社会因素如社会距离、社会权利等的影响;女性更爱使用程度副词,如"真"、"十分"等。  相似文献   

3.
正公关学者分析指出,那些从来不知道公关为何物的明星和其背后的团队,遇到危机之后只能束手就擒、坐以待毙,或是做困兽之斗,换来的是媒体、公众更大程度上的口诛笔伐张艺谋终于接受采访并道歉了!不过这迟来的道歉似乎并没有挽回多少超生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此之前,他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个神一样的人物,有文艺理想,有社会担当,不臣服于商业炒作,不向世俗低头。而这一次,他却狠狠地摔了一跤,昔日光环散落一地。  相似文献   

4.
高校社会捐赠作为一种特殊的现代慈善部类,实质上是高校利益相关者通过捐赠方式参与供给高等教育产品的合作行为。基于理性"社会人"的成本-收益分析,高校及其基金会、政府部门、企业、校友、师生员工、公众媒体等主体以不同的角色、携带不同的资源、怀着不同的意愿诉求,加入高等教育产品供给的"合作圈"。高校对合作收益的创设性生产,高校基金会对合作交易成本的降低,政府部门对合作制度平台的搭建,公众和媒体对慈善合作文化氛围的营造等是扩大"合作剩余"、保持高校社会捐赠"合作圈"长久维系、促进合作者之间实现良性互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刘元旭  勇涛 《21世纪》2013,(9):49-50
核心提示:云南腾冲县"盗版《新华字典》事件"还没淡出公众视线,广东、海南等地竟又发生违反教育部规定顶风调整中小学教材的事件。此类无视学生根本利益的行为令人惊诧,而事件背后的肆意妄为尤须引起足够警醒。  相似文献   

6.
娱乐的变态与变态的娱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日趋多元化和媒介市场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一些媒介为单纯吸引受众眼球和追求利益最大化,在社会事件传播中严重偏离正常轨道和价值标准,有意无意地过滤了事件本身的启发性及严肃性,使社会事件高度娱乐化,或者将其包装成彻底的极端娱乐事件,甚至对一些社会变态行为和事件过度追逐并放大为极端娱乐事件的现象层出不穷,使娱乐变态泛滥。与此同时,部分公众对媒介制造的一些极端娱乐事件和话题不仅不表示反感,反而以一种狂欢的心态去追逐和消费,从而表现为变态的娱乐。娱乐的变态和变态的娱乐这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需要从国家法律法规约束、媒介行业自律,以及公众媒介素养培养等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微信因具备交互性、非线性、强关系等圈群化传播特征,容易成为热点事件极端信息传播的温床,造成负面情绪的圈群化感染和传播.根据对2019年"国内年度十大社会热点事件"及百度沸点APP发布的"百度国人搜索榜单(年度国内事件)"中排列前5的社会热点事件和政治热点事件的内容分析,研究发现:热点事件中的公众号文章情绪与评论情绪具有一致性,且自媒体公众号呈现的情绪表达一致性高于官方媒体;公众号通过煽情化叙事进行情感动员,表现出明显的煽情倾向;政治类议题中正向表达的公众号文章对激发公众正向情绪有明显影响.因此,本文提出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公众号要打造渗透型圈层传播结构、积极设置正能量议题等传播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8.
ln语     
萝卜招聘"萝卜招聘"是网友对"量身定制"招聘干部的一种形象比喻。主角多为年轻的应聘干部,有权的官员父母。如福建屏南县财政局"量身定制"招聘事件就非常典型。相关人等既道歉又遭免职,自食欺骗公正的苦果,让人拍手称快。最近,一则《江苏否认事业单位招聘为副市长侄女"量身定制"》的新闻,又将此类事件推至风口浪尖,让人们又重温了一次"萝卜招聘"的闹剧。  相似文献   

9.
聊贵族     
正"会所"是近年在内地悄然出现的新世相,其特征在于它的私密性,区别于只要有钞票就可进的高档宾馆酒楼,是权贵小圈子显示身份与地位的聚会场所。2011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北京故宫十重门事件(瞒报古籍善本丢失、展品被盗、锦旗错字等十宗重大事故)之一,就有将故宫博物院内建福宫改建为富豪私人会所之嫌。2013年2月25日《北京晚报》记者暗访报道:此类会所要"先缴纳数十万元的会员费",并要求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和身份"才  相似文献   

10.
陆游《夜读兵书》诗"耻复守妻孥";《晚泊松滋渡口》诗"江回徙倚忽逢山"及"未满百年均是客,不须数日待东还";《蟠龙瀑布》诗"古来贤达士,初亦愿躬耕.意气或感激,邂逅成功名";《太息》诗"冰霜迫残岁";《闻虏乱有感》诗"头颅自揣已可知";《晓叹》诗"幽并从古多烈士,悒悒可令长失职"等章句的文本解读存在一些问题,故游国恩、李易先生《陆游诗选》,朱东润先生《陆游选集》等权威注本的注释及解说,有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来报刊媒介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大规模公众舆论的形成,对清政府应对边疆危机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为应对边疆危机事件的舆论影响,清政府逐步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对涉及内政、外交和军事的相关内容进行管控。但在这一过程中,清政府的信息治理体系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以1910年英兵侵占片马为例,消息传出后,《申报》《大公报》等报刊分别从时空维度、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应对、民众的参与等方面,对事件进行全面分析和追踪报道,构成了"片马事件"的叙事要素,扩大了片马事件的社会影响。为消解舆论压力,清政府采取了诸如严控信息源、禁止报刊登载片马交涉信息以及取缔民众抵制英货活动等防堵措施。然而,注重"防堵"忽略"疏导",使最终的效果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2.
突发公共事件危及社会公共安全,具有很大的破坏性。能否及时应对事件,化解矛盾,实现公众知情权,直接考验着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公信力,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事实说明,坚持信息公开是迅速平息事件的关键。但在实践中,面对突发公共事件,一些政府部门和领导公开事件信息存在困难。文章认为,消解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中政府信息公开的障碍,必须将制度、文化建设和行为改进相结合,发挥政府、媒体、民间组织和广大社会公众的合力。  相似文献   

13.
医患谷底     
家属"拒签",是医患关系恶化的一种极端反映"这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在我参加医疗工作30多年里第一次见到,"在"拒签"事件发生后,朝阳医院一名医生说道。但是,它已经足以成为中国医患关系失调的一个典型案例。肖志军"拒签"后,许多人都在总结其原因,医改专家、法律学者、医生、记者、事件目睹者,还有无数的网络评论者。无论"丈夫的愚昧"、"医院的失职"还是"《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33条需要修改",都自有其逻辑,死者的亲属已经宣布将此事诉诸法律。  相似文献   

14.
环境群体性事件进入高位运行的凸显期,是公众以环境利益受损或预期受损为直接诉因,综合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利益矛盾的整体反映。在公众环境忧虑普遍的情况下,环境群体性事件给社会治安带来较大压力,不利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综合分析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动因,解决环境恶化、经济与环境对立、公众环境权利不足、生态文化滞后、人与人不和谐等问题,不断调适公众利益需求,有效化解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社会风险,促进经济发展、生态良好和社会安定。  相似文献   

15.
曾亚波 《中华魂》2012,(7):30-31
在我们所见到的种种重大事故报道中,公众探寻真相好像总是那样艰难曲折,一些政府工作人员似乎总在和公众玩"猫和老鼠"的游戏:当事官员使劲捂,事故处理百般拖;官方调查无人信媒体曝光处处闻。其实,在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重大事故的发生都是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6.
在山西"黑砖窑事件"中,新闻媒介对事件的发展和处理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在事件的报道过程中,电视、网络、报纸等各种媒介之间取长补短、积极互动,形成了整合与共荣的局面。新闻媒介在专业主义的规范下介入社会重大事件,确立了媒介的"社会公器"角色和"为公众服务"的立场,新闻专业主义在该事件的报道中得到了具体呈现。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PX项目为例,基于全国1028份公众调查的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SEM),研究了影响公众态度的关键因素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风险感知、政府信任分别对公众态度产生直接的负向和正向影响;程序公正虽然没有对公众态度产生直接影响,却通过影响风险感知和政府信任间接影响公众态度。公正合理的选址程序会降低风险感知、提升政府信任,从而增加公众对邻避设施的接受度。文章认为,在大部分邻避事件中公众表现出来的"不安全"、"不信任"担忧最终可以归结为对"不公正"的抗议。基于此发现,文章讨论了改进选址决策程序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前,社会对于公众的道德实践水平的评价存在一定的偏差,即不恰当地拔高了公众的道德水平,从而造成了民众在很多社会事件面前的集体冷漠和广泛的道德"伪善"。究其原因,则是主流文化对大众的道德实践水平定位过高,使得普通民众难以企及。本文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反思和探究,提出我们应该把社会道德实践的水平建立在社会公德这个层面,重视比较低的强制性或者半强制性的层面,培育大众的社会公德。  相似文献   

19.
1919年11月16日,日本驻福州领事馆组织日人围殴中国青年学生引发冲突,造成中国一名警察死亡多名市民与学生受伤。随后中日双方展开交涉,迟滞一年方得以解决,史称福州事件。中日双方围绕此事进行多次谈判协商,最终日本军舰撤离福建并道歉赔偿。日本《时事新报》《福冈日日新闻》《大阪每日新闻》《东京朝日新闻》等报纸对此均有报道,都认为此事的爆发源于中国排日运动,将中日交涉期间造成交涉停顿的原因归结为中国所为,并未如常关注日方的错误及日本才是此次事件爆发主因这一问题。日本国内报纸有意渲染放大中国排日运动、抵制日货的后果,主张日本政府对华强硬,而并无关于日本道歉赔偿的报道。由此可见其报纸报道的选择性,以及作为宣传媒介的日本新闻媒体已经成为日本政府对外侵略政策的帮凶。  相似文献   

20.
政府形象修复是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化媒体的普及,政府"官微"为其形象修复活动提供了新的场景和工具。但是,在面对一些偶发性公共危机事件时,"官微"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以天津"8·12"重大事故为例,从危机情境到策略选择的视角切入,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不难看出:"官微"对政府形象修复尚存在着修复意识有待加强、修复能力存在欠缺等典型问题,需要政府官员卸下"官本位"思想的包袱和"面子"心理,与公众进行更加平等和开诚布公的沟通,使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中实现更亲密的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