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认为利用外资具有两重性:合理地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能够加速本国经济现代化的实现;利用不好,就会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阻碍或破坏本国经济的发展。文章深刻地分析了波兰债务形成的过程和特点,波兰债务危机加深的原因及其阻碍波兰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文章最后提出我国应从波兰外债的教训中得到启示:防止外债失控,确定外债规模要适度,理顺外债结构,长、中、短期贷款结构要合理,利用外资要讲求效益,合理确定投资方向。  相似文献   

2.
外债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具有双重性,虽然通过借入资金可以达到增加投资的目的,但是如果借债规模过大或使用不当,就会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因此,确定外债适度规模,加强外债管理,是当前宏观调控中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_一、影响新疆外债规模的制约因素1.是否连续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利用外资吸收能力的大小与受资国是否具备连续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对于借用外债而言,稳定且相对连续的政治经济环境,是减少投资风险和稳定外资投资收益,从而也是有效吸收外资的基本条件。近几年来,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借用外债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和偿还能力,做到适度和高效,建立责权利统一的借、用、还管理体系。加强对外债运行的科学管理,才能做到借债适度、用债高效、还债及时,为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时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服务。一、加强宏观调控,保证借债适度借债,是外债运行的起点。加强对外债运行的科学管理,首先应把好借债这一关。(一)控制和调节到、债规模。外债规模,是指举借外债的数量。借用过多,不仅会降低外债资金利用的宏观经济效益,而且会导致难以承受的债务负担;借用过少,则难以解决国内…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本作用机制及其政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力资本与新经济增长理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源于以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为基础的动态经济学。它已经历了四大发展阶段(或形式),即资本决定论、技术进步决定论、一般的人力资本决定论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与劳动分工决定论。资本决定论增长理论的典型表达形式是哈罗德一多马模型。这一模型证明只要通过政府干预,就可以使经济获得长期稳定均衡增长,但它不能解释资本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带来资本利润下降与生产规模收益递增的矛盾。以索洛为代表的新古典“技术进步决定论”增长理论证明技术进步可以实现经济的长期均衡增长,但是它解释不了从…  相似文献   

5.
一、经济发展中外资适度规模的涵义及特点在经济发展中,一国可通过利用外资来缓解国内资本短缺的约束程度,填补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储蓄缺口、外汇缺口及要素缺口,从而加速其经济发展的进程。但是,在此过程中,外资规模的过大与过小均不利于经济发展,因为外资规模的过大要么制约于国内实际资本吸收能力而形成外资部分闲置或低效率使用的局面,要么制约于国内偿债能力而发生外债偿还困难,甚至会陷入相应的债务危机和困境;相反,外资规模的过小既不利于经济发展中缺口的有效填补,也不利于国内既有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我们不仅要研究…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所谓外债,是指国内外经济主体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而外债的运用过程,也就是债务经济的过程。所谓债务经济,是指与其他经济社会保持信用关系的信用经济。国际金融理论根据债务经济中外债的借入、使用、偿还以及外债总量上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外债周期假说。从一个债务经济的中长期动态发展看,外债周期假说提出了三个演变阶段:(1)不成熟债务国阶段。其特点是:贸易逆差,净资本流入,债务上升。(2)成熟债务国阶段。其特点是贸易逆差下降,开始有顺差,资本流入下降,还本付息和投资分红增加,债务上升速度递减。(3)…  相似文献   

7.
新古典增长理论以资本边际收益无限递减为基本分析框架,在解释经济增长事实方面遇到了困难.新增长理论认为其根源在于假定资本边际收益无限递减,并开始修改这种假定,形成了自身的分析框架,一是假定资本边际收益为一常数而非无限递减;二是将技术因子内生于经济系统,隐含假定资本边际递减地趋于一正数.资本边际收益的不同假定,使经济增长理论的逻辑性达到了内在统一,有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经济增长理论.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本存量计量的合理视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力资本是社会总资本的重要部分,一国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不仅是开展相关学术研究的重要基础数据,也是宏观管理决策不可或缺的信息依据.如何计量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学术界意见分歧极大,归集起来主要有教育存量法、未来收益法、累计成本法三大类.分析这三大类方法的优劣之处,本文主张借鉴累计成本法,从投资角度计量人力资本存量.从投资角度计量人力资本存量符合商品价值计量的一般原则,且体现与物质资本存量计量原则的一致,有利于资本信息的汇总和运用.  相似文献   

9.
经济增长、汇率变动与安全偿债率的对应及实证陶为群对外借款即外债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借债是以偿债为前提的,如果偿债负担超出偿债能力,就发生债务危机。把外债规模控制在一定的安全范围之内,是防止债务危机的重要保证。国际上衡量一国外债负担有多种指标,但...  相似文献   

10.
资本深化是当代经济发展过程的趋势特征,但资本结构、质量如何决定和影响经济增长效率仍是一个缺乏充分量化分析研究的问题。基于此,有必要研究资本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其中资本结构指公有资本与私有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的比例;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公有资本和私有资本各具优势,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否存在一个合理的最优结构,是一个缺乏讨论的问题。基于数理模型和实证分析可以研究资本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测算2002—2020年中国的公有资本存量和私有资本存量,构建资本结构这一指标,以此来分析资本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当私有资本大约是公有资本两倍时的资本结构最优;其次考虑资本结构的边际影响,我们发现私有资本份额对经济增长的边际影响呈现“倒U型”,公有资本份额对经济增长的边际影响呈现“U型”。  相似文献   

11.
论外债规模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研究外债规模:1、外债的必要规模。即考察一个国家在不考虑外债能否偿还时的外资需求数额; 2、外债的安全规模。即考察一个国家借用外债在超过了一个什么额度时就会出现偿债困难;3、外债的适度规模。即考察一个国家的外债规模在保持一个什么水平时,就会既满足国内经济增长的客观需要,又不会导致偿债危机。  相似文献   

12.
边际收益是指生产中增加一单位投入所获得的收益增加量。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要素相结合生产一种产品时,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如果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固定不变,仅仅不断增加某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最终将达到某一点,在这一点之后,追加投入的该要素对总产量的增加以及收益是递减的,这叫做边际收益递减。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说法,边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我国地方融资平台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融资的债务规模也开始急剧扩张,地方政府债务日益膨胀。各方面对由此引发的债务风险乃至可能出现的严重的系统性风险颇为关注。当前,我国地方投融资平台债务正处于拐点的状态,即介于风险与危机之间的位置,因而必须通过建立控制和预警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存量、政府和银行联合规避风险、拓宽地方融资市场渠道以及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综合治理路径来有效治理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机制充分起作用的情况下,每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生产单位只根据个别边际收益的大小来决定资源投入量和资源投入方向.假定政府没有对资源配置的调节,那么在资源投入的社会边际收益小于个别边际收益的经济活动领域内,生产单位的资源投入肯定是不足的.至于在资源投入的社会边际收益等于个别边际收益,或在资源投入的社会边际收益大于个别边际收益的经济活动领域内,虽然生产单位会有资源投入,但后者所着眼的仍然是个别边际收益的大小,或首先是个别边际收益的大小,而并非社会边际收益的大小,因此这  相似文献   

15.
债务重组这一会计准则的出台是中国会计准则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它适应了当前规范会计核算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证券市场发展的需要。对于债务重组涉及的企业非经营性收益,准则要求将债务重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或当期损失,从而避免了非经营收益对企业利润的歪曲。这种设定对优化企业债务重组意义深  相似文献   

16.
一、外汇债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十年来,我国利用外资发展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外汇债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却是值得思索的。 (一)外债管理混乱,借、用、还脱节。十年前,我国的外债量很少且大权属中央。改革开放以后,中央将一部份权限下放给地  相似文献   

17.
新疆农业资本存量不断提高,农业资本积累迅速,农业人均资本存量不断上升,农业资本不断深化。虽然新疆农业资本深化不断加深,长期对农业的投资在一定程度对农业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是农业资本深化速率与农业经济增长速率呈负相关关系。新疆农业资本要素已处于边际效益递减阶段,资本深化的速度对农业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开始减弱。  相似文献   

18.
中国几十年来的发展实践表明,人力资源存量的稀缺,成为了制约全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仅靠增加资本与劳动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仅收益甚少,而且使稀缺资源大量浪费,丧失了经济效益。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来看,只有优先发展人力资源,使全国的发展步入以人力资源为依托的经济发展轨道,才能逐步克服社  相似文献   

19.
70年代孕育,80年代初爆发的国际债务危机震动了国际社会,几年来,国家债务始终象一把剑高挂在世界经济的上空,债务的危机阴云久久不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形成当代国际关系的一大死结。正在演变中的这场旷日持久的国际债务危机引起的发展中国家的高度警觉。一国外债利用的得失,关系到一国在国际社会的兴衰荣辱,如何避免重蹈复辙,吸引外债利用的成败得失,是每一个后来者必须警醒的。本文试图从国际债务的一般理论分析,通过国际债务的国别比较分析,抽象出国际债务的一般经验与教训,并结合中国外债现状,提出中国外债政策构想。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中国首笔航空外债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冷伟 《天府新论》2005,(4):111-114
近代中国首笔航空外债诞生于北洋军阀时期,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残破,国家财政空虚,政府运行和实业发展长期仰赖外债恶性积累的结果。首笔航空外债以建立空军为主要动机,兼及民用航空的兴办,符合中国近代化的需要。本次借款所购飞机及设备,为飞行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好的物质条件,为民航运输航线的开辟准备了物质基础。但是,不顾实力的滥借外债,债务难以清偿,增加了财政负担,货物价款虚高,余款用途不明,飞机多次被军阀瓜分,主要用于军阀内战。因此,首笔航空外债成为近代外债史上之又一“恶”债,它再次揭示了只有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政治稳定才能真正“利用外资”强国富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